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朱德傳 | 上頁 下頁 |
一七九 |
|
回京後,他在給中央和毛澤東的報告中說:「過去上邊統得大死」,「我認為國營工商企業由中央各部和地方實行雙重領導最為合理。」在商業管理體制上,朱德主張放得更活一些。他向來認為國家在這方面不要管得過多過細,應該放開一些。他說:象蔬菜、水果這類東西,要放開,讓合作社去辦,可以養活很多人。經濟是國家的命脈,要流通。經濟流通了,國家才能發展。小商品的生產和經營,也應該讓合作社去搞,不能把什麼都收歸地方國營企業所有。否則,一方面國家要吃虧;另一方面對群眾也不方便。「社會主義不一定什麼都交給國家搞,合作社搞也是集體經濟。」一九五五年二月十五日,他還對上海市委書記柯慶施說:商業部門是管商業流通的,要多想生產發展的需要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不能光想贏利,不能說賺錢越多越好。 一九五六年四月二十五日,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發表了《論十大關係》的重要講話,全面總結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這個講話給了朱德很大的激勵。他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在八月間寫了《我對主席指示的十大關係的體會和想到的一些意見》(以下筒稱《意見》),對毛澤東在《論十大關係》中提出的思想作了許多重要發揮,並且再一次強調了財政上、工業上實行分級管理的問題。在談到四級財政體制問題時他認為:「起碼也應該先把中央和省(市)這兩級劃分清楚。至於省(市)以下的那兩級,可由省(市)量力而行,能劃分下去的就劃分下去,不能劃分下去的就由省(市)暫時包起來。」在談到工業體制問題時,計對那種認為地方上管不了、管不好的錯誤觀點說:「難道地方黨不管就可以搞好嗎?重要的問題在於把職權劃分清楚。」在談到商業體制問題時說:「如果全歸國家所有,一方面商業業務複雜,涉及面很廣,上至通都大邑,下至窮鄉僻壤,國營商業很不容易領導起來;另一方面在工資、福利、修建等問題上,也存在著很大困難……國家很難全部背起來;再一方面是失去了群眾的監督與關心,更容易產生官僚主義。」 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我國在經濟建設中優先發展重工業。這在當時是必要的,朱德對此是贊成的。同時,他也很強調發展輕工業。他在《意見》中說:「輕工業在我國是有基礎的,不僅可以積累資金,改善我國人民的生活,就是產幫助兄弟國家上,在對外貿易上也是很重要的。」「因此,應該適當地增加輕工業的投資,來改建、擴建或新建一部分輕工業工廠。對手工業工場,也應該在今後十年左右的時間內,使它逐步地由半機械化走向機械化,這也是發展輕工業中不可忽視的力量。」在工業建設中,朱德很重視利用我國原有的工業基矗廣東的絲織業是有著歷史傳統和良好基礎的。朱德在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一日寫信給中共中央,主張廣東應該多發展養蠶事業,適當提高蠶繭的收購價格,宣佈不增加桑田的農業稅,對在山坡上種桑的五年內免稅,並適當貸款,發放蠶種,加強技術指導。 朱德還比較早地提出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相結合的問題。並且多次建議中央考慮把軍工和民用工業的生產結合起來,說這是「社會主義建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他在一九五六年八月的《意見》中指出:「在這個時代,科學技術發展是很快的,舊的東西不斷為新的東西所代替、更換。因此,軍人裝備不宜大量生產,過多積壓,而要充分運用這些工廠的設備能力,進行多種生產,使之服務于經濟建設,並使投資有所效益。」朱德鑒於國際局勢的緩和,多次向中央提出要充分利用沿海工業的意見。他在《意見》中說:「過去對沿海工業的疏忽,主要是怕打仗,怕打爛。 當時這樣估計也是對的。」「但在國際局勢已經趨向緩和的情況下,充分地利用我國沿海工業的基礎是非常重要的。」「我國的財富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地區,沿海工業占全國工業的百分之七十。如能充分地發揮現有潛力,結合以合理地擴建或者改建,就能大大增加生產力量。同時,沿海工業還可以作為『母雞』來支援內地工業建設。內地工業的建設,如果不在設備上、技術上很好地利用沿海工業,而企圖完全靠國外來解決問題,就會是錯誤的作法。」朱德對總結社會主義建設經驗中的重要貢獻,在《中共中央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著重指出了兩點:一個是提出要注意發展農業多種經營的觀點;一個是提出要注意發展手工業的觀點。《決議》強調:這些觀點,在當時和以後都有重大的意義。 對發展農業多種經營的問題。朱德從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資源豐富、各地的自然條件差異很大等特點出發,一向主張因地制宜地發展農、林、牧、副、漁等多種經營。他認為,只有發展多種經營,農民才能致富,國民經濟才能發展得更快。 一九五五年十月八日,朱德在中共七屆六中全會上發言時,著重談的就是農業多種經營的問題。他說:「由於農業合作化的發展,勞動生產率必然大大地提高,在人多地少的地方,就可能發生勞動力相對剩餘的問題。對於這部分勞動力,必須預先計劃和安排,使之能有合理的出路。除了用到興修水利、開墾荒地、改良土壤、提高耕作等方面外,還應該根據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向多種經濟方面發展,使農業、林業、畜牧業、漁業、果木園藝,以及運輸、打獵、編制、種茶、養蠶、養豬、養雞、養鴨、養鵝、養蜂等副業密切結合起來……真正做到『靠山吃山養山,靠水吃水治水』,使人盡其力,地盡其利,物盡其用。」會議期間,朱德在同黑龍江省政協主席歐陽欽、中共吉林省委第一書記吳德談話時指出:東北人少地多,無霜期短,農田勞動有半年閑,可以把勞力轉到副業、林業生產上來,不要閑著。林木是積累資金的重要來源,拿出來就是錢。「農業必須向多種經營發展。」他在一九五六年八月所寫的《意見》中說:「當前在農業方面,除集中力量增加糧食、棉麻等生產外,對於蠶絲、茶葉、藥材、水果、咖啡、可可、植物油等多種多樣的生產,以及其他各種副業生產,也應該高度注意,這些產品不僅是國內的工業原料和為人民生活所需要的,而且還是出口物資,對換取外匯支援工業建設,是有很大作用的。」對注意發展手工業的問題,朱德在這個時期談得更多,抓得也更具體。 手工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建國初期,我國農村的生產資料百分之九十靠手工業,農民的生活資料百分之七十左右是手工業品,城市居民也需要手工業品,全國有五百多萬個體手工業者和一千二百萬兼營手工業的農民。發展手工業生產,對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關系重大。薄一波回憶說,朱德「一再要求我們要重視手工業的生產,並且多次提出書面意見。」一九五三年十一月至十二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第三次全國手工業生產合作會議。會前和會議期間,朱德多次聽取主持會議的中華全國合作社聯合總社主任程子華等人的彙報並作指示。程子華後來回憶當時的情況時說:朱德同志「有時叫我去,有時他就來,往往事前不通知,他就來了,在他面前,並無拘柬,可以暢所欲言。」十二月四日,朱德在會上講話中,針對有些人輕視手工業,認為敲敲打打,沒有發展前途的錯誤看法指出:「有的同志說:『國家工業發展了,手工業就不需要了。』這種看法是不對的。」「手工業生產在我國國民經濟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我國工業建設初期,輕工業還遠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手工業的重要性更為顯著。」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