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朱德傳 | 上頁 下頁
一七二


  朱德還比較早地重視發展尖端武器的問題。他在一九五六年四月二十五日寫給中共中央的訪問蘇、波、捷、德、匈、羅、蒙七國報告中提出:現在世界已處在工業技術革新中,必須運用世界最新科技成就,提高技術,對此我們必須十分重視。在一九五七年八月二十日國務院討論第二個五年計劃和國務院體制的會議上,他提出要發展尖端武器、搞原子彈和導彈的主張。這個主張,當時得到周恩來的肯定,他說:「朱老總講得好。你有了兩彈(原子彈、導彈)人家對你就不同了。這對科學技術有好處,尖端和基礎是有密切關係的。」一九六〇年十月,朱德在中共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再次強調:「我們的軍隊一定要下決心用尖端技術武裝自己。如果我們的軍隊能在思想政治上武裝好,再加上先進的裝備,那就會成為天下無故的軍隊。這樣就有可能迫使帝國主義不敢侵略我們。」在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聶榮臻等的直接關懷下,我國決定集中人力物力,自力更生地研製原子彈和導彈。經過廣大科技工作者和解放軍指戰員的共同努力,終於在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成功地爆炸了自己設計和製造的原子彈,標誌著新中國的國防工業真正跨入了現代化的行列。

  對國防工業,朱德從一開始就倡導要實行「軍民結合,平戰結合。」早在新中國建立前夕,他就提出過軍工生產要統一領導,兵工要帶動民用工業。朝鮮戰爭停戰後,國際局勢趨向緩和,在這種情況下,朱德認為新的世界大戰短時間內打不起來,戰爭是可以避免的。他說:「國際形勢看來,十年八年打不起來。」因而,在工業建設的指導思想上,他認為「一開始就搞和平工業。光搞兵工恐怕有問題。」在一九五六年四月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討論毛澤東的《論十大關係》時,他提出了「經濟建設為主,國防建設為輔。

  國防工業建設應和民用工業結合」的主張。

  一九五七年,朱德視察湖北、廣西、廣東、雲南、四川、陝西、遼寧等地,發現許多國防工業的工廠,軍工生產任務不足,多餘的生產力沒有發揮出來,造成很大浪費;而民用工業又急需新建同類型的工廠。他認為解決這一矛盾的唯一正確辦法,是國防工業實行「軍民結合、平戰結合」的方針。

  他同薄一波、黃敬等分管經濟和國防工業生產的領導人談話時不只一次他講過「軍工要剪為和平工業」,「軍工要搞民用產品」。並先後向黨中央和毛主席寫過七八份報告。一九五七年四月十八日,他給黨中央和毛澤東的報告中說:「這次看到的最突出的問題,是兵工生產如何同民用生產相結合的問題。這個問題不僅在重慶、成都、雲南、廣州等地存在著,而且是一個全國性的問題。一般說來,兵工廠的特點是投資大、廠房好、職工多、設備新、技術水平高、生產能力大。這些廠去年就吃不飽,今年情況較去年更為嚴重。

  現在有些廠就到處攬活自尋門路,有些廠還沒有想到辦法,只得讓一部分設備和人員閑著。長此下去,損失很大。看來兵工生產在和平時期兼產一些民用物品同民用生產相結合的問題,遲早非解決不可,我認為這個問題要及早解決,否則損失更大。」他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兩個方案。一個是把當時管兵工生產的二機部同管民用生產的一機部、電機部合併,平時多生產民用產品,戰時主要生產軍用產品;另一個是把管兵工生產的二機部縮小,專搞原子武器的研製,其餘的生產能力分出來,轉向民用生產。國防工業走過的曲折道路的實踐證明:朱德一向倡導的國防工業要「軍民結合,平戰結合」的方針是正確的。

  現代化的戰爭離不開現代化的後勤保障。朱德及時地提出要建設現代化後勤工作的主張。一九五〇年十月五日,他在全軍各大軍區後勤部長會議上指出:「後勤是平時準備,戰時應用。能否打勝仗,後勤起一半作用。」「我們將來是打大仗,故後勤工作要以現代化戰爭著眼進行準備,後勤工作很要緊。」「我們爭取儘快地建設好現代化的軍隊,後勤工作的任務很大。首先是陸軍,要把它裝備成新軍隊。再者是空軍,現在已經有了,應當把飛機配起來,同時還要解決一連串的問題。」他為後勤學院題詞:「建立現代化的後方勤務工作,是鞏固國防,保衛我們偉大祖國的最重要的工作。」他要求後勤部門工作必須按照現代戰爭的要求,好好學習新的業務知識,改進自己的工作,再不能只靠過去的老經驗了。並為《後勤通訊》題詞:「發揚後勤工作的創造性與毅力,向正規化的後勤建設而邁進!」同時,他還再三叮囑從事後勤工作的幹部:軍隊的後勤工作要照顧大局,要根據國防經費辦事。要建立強有力的財政監督制度,大公小公要劃清,用款要有規定,要注意節約。

  朱德清醒地看到:現代戰爭是使用大量的現代化武器的戰爭。他再三強調,為了搞好現代化的後勤,平時就要做好準備。「若做不好,打了敗仗你們負責,打了勝仗你們有半個功。」經過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中國人民解放軍不僅完成了由單一兵種向諸軍兵種合成的轉變,並且在軍隊現代化建設的各個方面都邁出了新的步伐。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