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朱德傳 | 上頁 下頁 |
一〇三 |
|
紅軍總部在七月十日到達蘆花後,見四方面軍沒有跟上來,朱德和毛澤東、周恩來立刻致電張國燾,望他按照原定的「迅速北上原則」把部隊「速調、速進、勿再延遲,坐令敵占先機」。為了顧全大局,維護兩大主力紅軍的團結,中央政治局於七月十八日接受周恩來的提議,將周原任的紅軍總政委職務改由張國燾擔任。同日,中央軍委發出通知:仍以中央軍委主席朱德兼總司令,並任張國燾為總政治委員。「一、四方面軍會合後,一切軍隊均由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總政委直接統率指揮」。二十日,中央軍委又作出《關於一、四方面軍組織番號及幹部任命的決定》,將一方面軍一、三、五、九軍團分別改為一、三、五、三十二軍,原四方面軍四、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三軍番號不變;並決定組織前敵總指揮部,以徐向前兼前敵總指揮,陳昌浩兼政委,葉劍英任參謀長。 這時,張國燾才率領紅四方面軍到達蘆花。七月二十一日。二十二日兩天,中央政治局再次在蘆花開會,聽取關於四方面軍情況的彙報,並討論對四方面軍放棄鄂豫皖、通南巴根據地及組織西北聯邦政府等問題的看法。朱德在發言中認為,對四方面軍「應以正確的估量」,他肯定了四方面軍在創建革命根據地、擴大紅軍力量、多次打破敵人「圍剿」中取得的成績,也分析了在部隊政治工作、地方工作及戰略戰術配合等方面存在的缺點與不足,希望總結教訓加以改進。他沒有提出過於尖銳的批評,主張目前正處在行軍作戰期間,一切服從戰爭的勝利,暫緩討論軍事以外的問題。 但張國燾卻在暗地裡進行反中央的活動,他不區別遵義會議前後的不同,而對下面散佈「中央政治路線有問題」,「中央紅軍的損失應由中央負責」、「軍事指揮不統一」等流言蜚語。在中央和一方面軍中,有少數人指責四方面軍撤離鄂豫皖和退出通南巴是「逃跑主義」,錯誤地提出「軍閥主義」、「土匪作風」、「政治落後」等批評,還公開寫文章抨擊,這也引起了四方面軍一些幹部的反感,給了張國燾以挑撥的藉口。這些複雜的情況,使朱德對兩軍會合後的團結問題感到憂慮。 為了維護革命隊伍的團結,他同四方面軍指戰員接觸時,總是多講他們的長處,多說鼓勵的話,並推心置腹地以誠相待,因而受到四方面軍指戰員的擁戴。徐向前回顧當時的情況說:「那時我和總司令接觸最多,幾乎天天在一起核對敵情,調動隊伍。」「他認為紅四方面軍的幹部年青、有朝氣,部隊生龍活虎,紀律嚴明,是支難得的有戰鬥力的隊伍。他說一方面軍過去也是這樣的,但經過萬里轉戰,損失不小,十分疲勞,亟待休養生息,恢復元氣。他希望一、四方面軍指戰員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團結一心,渡過眼前的困難,爭取更大的發展。他的這些話,完全是顧大局的肺腑之言,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朱總司令作風樸實,寬厚大度,平易近人,為接近過他的幹部、戰士共同稱道。」徐向前從朱德那裡得知,一方面軍保存的幹部較多,兵員較少,便同陳昌浩商量,建議從一方面軍派些幹部到四方面軍工作,同時從四方面軍調幾團兵力補充一方面軍。經中央批准,原在一方面軍的張宗遜、陳伯鈞、彭紹輝、李天佑、李聚奎分別擔任紅四方面軍的四軍、九軍、三十軍、三十一軍參謀長或政治部主任,還調去一批政治工作幹部。這些幹部的調配,對加強四方面軍的軍事工作、政治工作,特別是後來對抵制張國燾的分裂活動,發揮了重要作用。 七月底,朱德和紅軍總部、中央機關到達毛兒蓋地區。這時,敵情已出現不利於紅軍的變化:蔣介石調往川北堵截紅軍北上的嫡系主力胡宗南部已在松潘集中,基本完成了堡壘線的構築,控制住經松潘北去的大道,原來擔負追擊任務的薛嶽部和川軍也從東南方向壓來。由於張國燾的拖延,時機貽誤,松潘戰役計劃已難以實施。八月初,中央軍委決定以紅軍主力西指阿壩,北進夏河地區,爭取在洮河流域消滅阻敵,進入甘南。三日,制定《夏(河)洮(河)戰役計劃》,決定將一、四方面軍混合組成左、右兩路軍北上。十幾天後對編組又作了一些調整,規定:左路軍由紅軍總司令部率領,轄五軍、九軍、三十一軍、三十二軍、三十三軍、軍委縱隊一部,以馬塘、卓克基為中心集結北進,首先佔領阿壩,再北進夏河;右路軍由中共中央、前敵總指揮部率領,轄一軍、三軍、四軍、三十軍、軍委縱隊一部、紅軍大學,以毛兒蓋為中心集結,首先佔領包座、班佑地區,再向夏河前進。 在準備北上時,中央政治局於八月四日至六日在毛兒蓋以南不遠的沙窩召開會議,討論一、四方面軍會合後的形勢與任務,作出決議,重申北上抗日、創建川陝甘革命根據地的方針是正確的,而加強一、四方面軍的團結是實現這個方針的基本條件,指出:「一切有意無意的破壞一、四方面軍團結一致的傾向,都是對於紅軍有害,對於敵人有利的」。同時強調必須在一、四方面軍中進一步加強党的絕對領導,反對過高地估計敵人力量、對革命前途悲觀失望的右傾動遙朱德在發言時指出:兩個紅軍主力會合後力量增強了,創造川陝甘蘇區是有把握的,要提高自信心,克服各種困難去戰勝敵人。對一、四方面軍,不能輕率地說誰好誰壞,存在缺點是可以改進的。 沙窩會議後,朱德和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率總部赴左路軍集結地卓克基。這以後,朱德同多年來一起並肩戰鬥的毛澤東、周恩來等暫時離別。要同張國燾共事,朱德深知,這「不是一件容易小事」。他後來曾回憶道:「張國燾這個人,在中央蘇區的時候,一般的還不知道他究竟是怎樣的人。有些老同志對他印象都不好,但也沒有誰說過他的壞話,因為他那時還是一個党的負責同志。也聽說到他是一個『機會主義』,但到什麼程度也不知道。兩河口去合後,在那兒革命軍事委員會、黨以及蘇維埃政府代表們都開了會議,討論了幾天,作下了決議要繼續北上。當面張國燾他並不提出反對,卻在背後去陰謀來反對這個決議,不執行這個決議——當時我們還不瞭解他素來就是反對中央的這種情形。他開過會回去以後馬上鼓動自己部下的隊伍來進行反對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