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一野十大虎將傳奇 | 上頁 下頁 |
二 |
|
戰鬥最激烈的時候,許光達來到了17團。團長一見有些急了,緊忙跑過來:「司令員,你怎麼又來了?這裡太危險!」 話音剛落,一發炮彈在不遠處爆炸了,濺起的泥上落了他們一身。17團團長趕緊把許光達拉進團指揮所。 經過一晝夜激戰,清澗終被攻克,共殲滅國民黨軍8000餘人,其中生俘中將師長廖昂以下6600餘人。 許光達帶領指揮部進入城內,迎面碰上戰士們押著一隊俘虜走過來。許光達勒馬站在路邊查看,當他看到一名俘虜時,用手一指:「你抬起頭來!」 那名俘虜抬起頭,正是廖昂。 許光達怎麼能在俘虜群裡一眼就認出穿上了士兵服裝的廖昂呢?事後,許光達說:「儘管廖昂換上了士兵服,可是,黃埔軍官的氣質是掩飾不住的,我老遠就看出他了。」 廖昂被帶到指揮所,他站在許光達的面前,一言不發,沮喪中仍不乏傲氣。 許光達指著身旁的一個凳子:「坐!」 廖昂遲疑了一下,坐下來。 許光達掏出煙,自己點燃一支,也遞給廖昂一支,平靜地間:「我的信你看到沒有?」 「看到了。」 「那你為什麼還死守?」 「我沒料到你們這麼快。」 稍許,許光達又說:「我們好多年不見了!咱們走的路不同,不過你的路走錯了。」 廖昂不服氣地說:「你們的戰法不正規。」 許光達笑著問:「還有什麼原因?」 「如果援軍早到,就不會是這個結果了。」 許光達說:「你要是不服,我放你回去,你找胡宗南再要一個師來,咱們再較量。」 「不敢!不敢!」廖昂囁嚅地說。 「那好,你下去吧。」 廖昂向許光達敬了一個禮,被帶走了。 【2.紅軍醫院設備簡陋,無法取出許光達胸中的子彈,於是他被送到 蘇聯治療並學習。不幸的負傷,卻使許光達得到了一個去蘇聯學習的機會】 許光達原名許德華,1908年11月19日出生於湖南長沙縣東鄉蘿蔔沖,排列老五,小名又叫「五伢子」。許光達的父親許子貴含辛茹苦,勤勞儉樸,使家庭境況雖不富裕卻也能讓全家人吃飽穿暖。許光達的母親因病早逝,他10歲那年,家中來了繼母,在那個年代裡,這使得許光達忍受著人間的冷眼和心酸而默默地度過了他的童年。 湘鄉大地的人們歷來重仕,若不論歷史功過,曾國藩、郭嵩燾、左宗棠、譚嗣同、王船山等飽學之士皆聞名全國。故湘鄉的仕學氣氛甚濃,即使是貧寒之家,亦想方設法送自己的子弟進私塾讀上幾年書。許光達的父親雖然吝嗇,但也盡為人之父之責,把兒子送進了學堂。到許光達能讀書之時,已是辛亥革命之後,舊制廢除,新制確立,教育制度也隨之變化,各地設立了各種新式的學堂,這樣,許光達就進入了家鄉的鳳凰廟小學讀書。 特殊的社會和家庭環境,使許光達比同齡人成熟得多。讀書使他明理,他從書本裡知道了許多成人、立身、理事的道理,儘管許多理論尚顯膚淺。然而,吝嗇的父親認為許光達讀了幾年書,認得了一些字,這對一個農家子弟已經足夠了,沒有必要再花那麼多錢去讀書。當許光達讀完初小後,其父不想讓其再讀書了。許光達敢怒而不敢言,只有在心中生悶氣。難道自己就應該一輩子與泥土為伴嗎?為什麼自己不可以繼續讀書? 就在這時,許光達的大伯許長齡出面了。許長齡是個篾匠,整日裡挑著篾匠擔到各地做工,到過的地方多,接觸的人多,見過的事也多。遊歷做工的闖蕩,使他知道有學識的人才明理,有學識的人才能有出息。現在見弟弟不讓侄子讀書了,他很氣憤。五伢子是個很聰明的娃兒,讀書也用功,為什麼停了他的學?許長齡回到蘿蔔沖,責問許子貴: 「你這個摳煞鬼,伢子是去讀書,不是敗家,這點錢你也不願出?」 見弟弟固執己見,許長齡很生氣,拍著胸脯說:「好!你不給,我給。我送訝子去上學!」於是,許光達在大伯的資助下,得以繼續進入高小讀書了。 說不上許長齡有什麼長遠的目光,但他從現實的態度出發,覺得侄子將來如果有了出息,不就光宗耀祖了嗎!他的這番苦心和愛心,成就了許光達,為新中國輸送了一個將才,也為許家和蘿蔔沖的父老鄉親爭了光。 許光達百倍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他一頭紮進了知識的海洋,刻苦讀書探究,學習成績優異,1921年秋,許光達考取了長沙師範學校。 當時的長沙師範學校不收學費,只收膳宿費,每月十二三元。這一次,父親許子貴沒有再讓兒子犯愁,而是爽快地說,「五伢子,我家只有你考上了師範。那是個大學堂,你好好去讀書,錢嘛,我拿了。將來你能謀個一官半職,光宗耀祖,也就行了。」 聽了父親的這番話,許光達不知道是應該高興,還是應該心酸。在父親眼裡,讀書不是為了明理,更不是為了民族和大眾,而只看到了兒子將會有光宗耀祖的前程了。 父親是為了他自己的面子,為了許家的門面,才轉變了原來的態度。但少年的許光達這時也還沒有形成為民族和大眾而求知的信念,只是想為了做一個明理而有用的人。他點了點頭,算是回答了父親,然後開始了新的求學歷程。 20世紀20年代,長沙是個革命思潮風行和革命活動活躍的地方。毛澤東等中國共產黨最早的一批黨員,在長沙建立了黨的組織,展開了積極的革命活動。這對渴望新知的許光達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新的環境,新的大地,新的社會氣氛,使許光達不僅僅埋頭于書的海洋,而且走出了書齋,進入到火熱的社會生活中去。 在許光達的人生道路上,長沙師範學校的國文老師曹典琦是他重要的引路人。曹先生以其淵博的知識和先進的思想,啟發開導了許光達,使他對許多以往不解的社會問題有了理論上的認識。曹先生介紹許光達參加國事討論會,使他開始對一些社會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當他把目光由書齋轉向社會時,曹先生向他推薦了如《新青年》、《湘江評論》等革命刊物和書籍,使他開始接觸和吸取革命思想。 1923年3月,日本帝國主義拒不歸還租借期已滿的旅順口,全中國掀起了反日熱潮,長沙也成立了「湖南外交後援會」,抵制日貨,展開反日鬥爭。6月1日,一艘日本商船抵靠長沙兩湖碼頭,「後援會」即派人前往檢查,看是否有日貨下卸。長沙市民、學生數千人同時聚集碼頭,以示支持「後援會」檢查人員。日船拒絕檢查,導致衝突。押船的日本士兵向碼頭人群開槍射擊,打死學生2人,打傷數十人,製造了流血慘案。次日,憤怒的學生舉行集會,抬著被打死的學生屍體遊行示威。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