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袁隆平傳 | 上頁 下頁
四一


  科學的春天來到了,噩夢一夜之間終結了。他以後說話再不用左顧右盼了,行動再不用瞻前顧後了。人們都說,袁隆平活得更灑脫了,人也顯得更有朝氣了。

  科學的春天來到了,使得他能夠沉下心來研究雜交水稻。的確,袁隆平慶倖自己趕上了一個天翻地覆的時代。回首過去,踏遍泥濘的步履,雖然有時歪歪扭扭,但還是一步一個腳印地勇往直前的。

  袁隆平不想再追憶「文化大革命」中那些荒謬、恐怖以及使人痛苦的種種往事。因為,在他們這一代知識分子中,曾經有過類似經歷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但是,多年來,他常常會想起在不幸之中曾經感動過他,溫暖過他,給了他希望和勇氣的兩位助手尹華奇和李必湖,還有他那賢淑的妻子鄧哲,再就是從泥潭中把他拉上岸來的伯樂、國家科委九局局長趙石英。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對於有恩於他的人,他是不會忘記的。

  至於他曾經遭遇的暫時的不幸,他以為對自己也許是一劑良藥。他記得,美國的思想家愛默生說:

  「即使天才的光輝像是滔滔不絕的河流,倘若不經過一段時間的閉門思過,若不重新掌握自己,必將造成致命的危害。過度的順利,天才往往能成為天才的敵人。」

  父親生前也曾叮囑他:苦難和挫折是人生可貴的一筆財富。

  當年已經年逾四十的袁隆平似乎更加成熟了,似乎對人生有了更為透徹的頓悟。

  孔子曾對自己的一生作過很有意思的總結: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用這段話概括了一代聖人的偉大人生。

  「四十而不惑」,這裡的「不惑」是什麼意思呢?是對以後的一切都不再懷疑,不再迷惑;是對生命的一種頓悟,一種理解,一種明澈。

  看來40歲對孔子來講是一個關鍵,他達到了一種自由、神聖的境界;對袁隆平來說,也是一次轉折,在這改革開放的年代裡,他將充分地展露自己的才華,以自己的才能,服務于偉大的祖國,奉獻於偉大的時代。

  從全國科學大會回來,袁隆平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見了他的同事和助手,心裡總想笑。他不時說出一些令人捧腹的俏皮話,他那極俏皮、極幽默的語言,時時給他的助手們帶來極大的喜悅。他對雜交水稻事業的熱愛之情溢於言表。他說:

  「英國詩人拜倫說過這樣一段話:

  『將全世界女人的優點都集中到一個女人身上,然後,讓我去愛這個女人,讓我緊緊地擁抱她!』

  「那麼,現在我把詩人拜倫的話,這樣改動一下:『將全世界水稻的優點,都集中到一個雜交水稻品種身上,讓我們全力研製這種雜交水稻吧,讓我們緊緊地擁抱它吧!」

  迎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了,袁隆平被任命為這個研究中心的主任。雜交水稻科研隊伍日漸擴大,在袁隆平的率領下,這支隊伍上下一心,加快了雜交水稻研究的步伐。

  新的研究機構成立以後,袁隆平馳騁在廣闊的田地裡,一如既往地傾心於雜交水稻研究。回到那間斗室,他便專心讀書,幾乎閱讀了所有能找到的古今中外關於遺傳學的著作。他博學精思,結合豐富的實踐經驗,寫出了大量的學術論文和專著。1976年,農業出版社、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先後出版了袁隆平的專著《雜交水稻》和《雜交水稻簡明教程》(中英文對照)。1977年,《中國農業科學》雜誌發表了袁隆平的學術論文《雜交水稻培育的實踐與理論》。他在這篇論文中這樣寫道:

  雜交水稻應用工程技術的研究,現在已知始於20世紀
  50年代的日本和美國。在我國,由本人於60年代之初開始
  立意,1964年正式投入研究,1966年首次發表初步研究報
  告,提出設計思路,到1967年國家正式立項,以至全國的
  協作研究,至今業已16度春秋。現在,我們可以確定無疑
  地向世界宣告,這項工程技術已由我國先于世界正式完滿地
  研究成功,並同時先於世界投入實際應用。這是党和政府英
  明領導的結果,是党的陽光雨露哺育出來的祖國科技花苑中
  的一朵科技奇葩。

  研究雜交水稻應用工程的學術理論基礎,是經典的遺傳
  學說,即孟德爾一摩爾根的基因、染色體遺傳學理論體系。
  但是,處於同一理論體系中的學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對於
  某一研究也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對於雜交水稻研究來說,最
  有羈礙的理論,莫過於所謂「顯性學說」論者關於「自花授
  粉作物無雜種優勢」的錯誤論斷。

  植物有無雜種優勢,並不取決於它們固有的生殖方式,
  水稻和其他植物的雜種優勢,受共同的規律所支配。水稻有
  無雜種優勢或優勢大小,關鍵在於選配親本。這與異花授粉
  植物具有很大的共同性。

  在這篇論文中,袁隆平以流暢的語言、深刻的思想,認真總結了十幾年來研製雜交水稻良種的豐富經驗,從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上,闡明了雜交水稻研究中幾個重大的理論問題。他批駁了持「顯性學說」觀點的某些學者。與此同時,他也論述了選育雜交水稻「三系」的基本原則。他在文章中寫道: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