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袁隆平傳 | 上頁 下頁
二七


  安江農校如同叢林中的一隻小麻雀,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生活在安江農校,讀書教學生,是一種享受;若是搞一些科研課題,則感到一種超然的樂趣。但面對這五臟俱全的小麻雀,袁隆平有時卻感到很累。在這種背景下,有些人熱衷於製造或傳播流言,其傳播速度快得驚人。稍不加小心,便會落在某些人設置的陷阱裡。

  5月19日是一個星期日。袁隆平惦記著他的試驗田。早飯後,他吻別了可愛的五一,又吻了五二,而後騎一輛單車急匆匆直奔他的試驗田——

  慘不忍睹的一幕再次發生了,昨晚還是好端端的試驗田,一夜之間,變得一片狼藉,秧苗被橫掃一光,不知去向,留在試驗田裡的是七扭八歪的腳印。

  那一棵棵流淌著他的汗水、浸透著他的心血的秧苗,一夜之間蹤影全無。眼看著培育不育系的計劃又不知要推遲多少年。

  這個剛強的漢子眸子裡淌著淚水,久久地沉默著。他乏力張口,只有緘默。在那黑雲翻卷的日子裡,他堅挺筋骨,對抗風霜雨雪的侵襲。

  他強忍住悲痛,四處去尋找那劫後餘生的秧苗。他跌跌撞撞地走了一丘又一丘,終於在一潭污泥裡,發現了五株半埋著的試驗秧苗。他如獲至寶,小心翼翼地拾起來,像手捧珠寶那樣,將這五株殘苗精心捧回了家。他喃喃自語:感謝上帝留給了我這份厚禮,雄性不育材料終於沒有絕種!

  袁隆平從爛泥塘中拾回了五株秧苗,似乎找到了希望。連日來,他圍著安江農校轉來轉去,依舊尋尋覓覓。5月21日這一天,他在學校西側的一口水井裡,發現水上浮著幾根秧苗,撈起來一看,又是五株,而且正是他親手培植的秧苗。他顧不得水溫低,顧不得井水深,奮不顧身地跳進水裡,但苦於無法打撈沉在水底的秧苗,只好請求校方領導幫助打撈。學校領導對這件事也很重視,他們請人用抽水機把井水抽幹,將沉在井底的秧苗全部打撈上來,可是,它們已經全部漚爛了。這就是震驚黔陽地區的「五一八毀禾案」。

  他面對那些被漚爛的秧苗,仰天長歎:人啊,為什麼這樣狠毒!蒼天啊,為什麼這樣絕情!

  在那個「造反有理」的年代,想幹成一件正事真是難上加難!也曾有人勸他放棄;當然,放棄比堅持容易得多。可是,當他憶起那兩具餓殍,當他想到糧食短缺的祖國,再想到大有希望的雜交水稻事業,他的筋骨又堅挺起來了。於是,他的眼前便又出現了一片生機蓬勃的綠茸茸的雄性不育秧苗。

  在袁隆平的身體裡,可能有一種抗挫的遺傳基因。他周身密集的傷口證明了他的超越與勇敢。

  記得法國作家加繆在敘述西西弗遭受上帝懲罰的情景時這樣寫道:

  諸神讓西西弗不停地把一塊巨石推向山頂,而巨石又從
  山頂重新滾下山去,而西西弗必須一次又一次地將巨石重新
  推向山頂。諸神認為再也沒有比進行這種無效無望的勞動更
  為嚴厲的懲罰了……

  然而,西西弗終於成功了,那巨石終於屹立在高高的山頂上。

  袁隆平就是法國作家加繆筆下的那個西西弗,雜交水稻的研究儘管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但他還是挺起脊樑繼續幹下去。

  他看著那十棵殘缺不全的秧苗,憶起了母親的教誨:

  「上帝給你的不會太多。」這使他感悟到,人生總是不會完美的。這話語雖含有某些無奈,但卻是必須正視的現實。正因為他時常想起母親的教誨,當他遇到挫折時,從不怨天尤人,而是用理智與挫折、苦難進行周旋。

  在現實生活中,每每英雄與小人遭遇,小人總是暫時的勝利者。英雄坦蕩蕩,小人常戚戚。英雄總在明處,而小人總在暗處,暗箭難防啊!英雄忍辱負重追求事業,鍥而不捨,且不拘小節;小人卻心狠手辣地去詆毀英雄。這些小人心態之奸邪簡直超出了常人的想像。這些小人雖然在業務和學問上全無造詣,但是他們在陷害賢才、作踐好人方面卻頗有著數。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寫到貝多芬遭小人讒言時,曾動情地說:

  「看到巨人受難,是讓人痛心的。」是的,一個有良知的人,當年看到袁隆平的遭遇,也是會心碎的。

  究竟是誰製造了「五一八毀禾案」?給袁隆平帶來如此打擊的小人是誰?這個疑案很快又被一些小人「破解」。他們傳出風聲,說袁隆平是「科技騙子」,

  「五一八毀禾案」是袁隆平自己所為。說他以科研為名,騙取名利,連續幾年不出成果,騎虎難下,無法向上交代,便以自毀秧苗嫁禍於人,為的是給自己找臺階下。

  恰巧這期間,一位搞常規水稻育種的學者來安江農校作了一次演講,演講的中心議題是,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退化,雜交無優勢,因此雜交水稻的科研課題沒有前途。

  「雜交水稻的科研課題也的確沒有前途。」有人說,

  「否則,袁隆平為啥搞了這麼多年也不見成果呢?所以他自毀秧苗,自尋臺階下的可能是有的。」某些「高人」出了「高見」。

  掌管學校大權的工宣隊和剛成立不久的校革委會輕信了某些 「高人」的判斷。從此,由袁隆平、李必湖、尹華奇三人組成的 「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組」名存實亡了。

  有一位作家這樣說過:人生來具有權欲,即人生來具有支配欲、控制欲,人們永遠在謀求一種淩駕於他人之上或超越他人的優越感。誰發現了真理,就意味著真理的發現者優於他人。

  因此,人們樂於宣稱自己發現了真理。

  因此,人們也樂於宣稱別人發現的不是真理。

  因此,真理從最初被發現的時刻起,就註定要遭受被詆毀、被歪曲、被踐踏的命運。

  所幸的是,袁隆平具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很長時間以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實實在在的,他們無法詆毀他,因為他們不懂得他,所以他們無從下手。這下好了,權威人士被他們請來了,權威人士說話了,權威人士被他們利用了。

  某些人借權威的理論肆意敗壞袁隆平的名譽,誣陷他是「科技騙子」,袁隆平心中自然很窩火。鄧哲說:

  「你是個有志氣的人,犯不上跟這樣的人一般見識,大幹世界無奇不有。要看開一些。」

  一席話,使袁隆平的一顆心變得平展展、舒緩緩的。

  每每聽到鄧哲的一番話,他會很自然地想到兒時母親講過的京娘和螢火蟲的故事。他想,鄧哲便是京娘,鄧哲便是一隻螢火蟲,關鍵時刻,為他引路,為他送行。

  人是卑微的,但他不因這卑微而放棄尊嚴,即使命運向他提出了極為苛刻的條件。為了給自己的科學研究討回一個說法,在妻子淚眼的注視下,他書寫著一篇又一篇論文。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