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葉劍英傳 | 上頁 下頁
一〇七


  1959年4月24日,彭德懷出國訪問,葉劍英到飛機場去送行,彭總交代要儘快把戰鬥條令搞出來。據蔣順學、郭樹枋等回學、戰術學、軍制學、軍事地理學和其他軍事學術著作,不斷完善各種條令條例,並隨著情況的發展變化,適時進行修改和補充。在談封如何撰寫這些學術著作時,葉劍英主張要分主次先後,進行科學安排。他和彭德懷都曾設想先編寫一本《中國人民解放軍作戰綱要》。為編寫戰略學的著作,葉劍英認為,可以考慮先編寫出一部高質量的戰役學著作,這不僅對指導當前的戰役訓練和今後的戰役作戰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是我軍高級幹部傳經交班、培養接班人的重要工作之一,使我們目前的高級戰術指揮員迅速成長為戰役指揮員。1964年5月,在南京召開全軍編寫戰役學會議,他親自定下編寫綱目。經過全軍積極努力,終於編成了一本戰役學初稿。

  編寫條令是軍事科研的一個重要課目,也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系統工程。葉劍英全力以赴,為在一兩年內完成毛澤東和中央軍委賦予的此項重大任務,同全院全軍專業人員一起,投入了緊張的條令起草、匯稿和修改工作。

  他規定編寫工作一定要經過「定目、定稿、匯稿、審稿、合稿」等5道工序,在文字上要求準確、明快、簡明,避免艱澀難懂。

  根據葉劍英的要求,承擔編寫條令的各大單位陸續寫出人民解放軍戰鬥條令概則初稿。葉劍英先後在大連、南京主持編寫戰鬥條令專業會議。南京夙有「大火爐」之稱,適逢炎夏,揮汗如雨。葉劍英組織大家進行審修書稿。

  他白天主持會議,晚間躲在地下室裡,穿著褲衩,審閱稿子,親自動手起草和修改條令。6本概則,上百個條文,數十萬字,他邊看邊改,逐字逐句推敲,經常熬到深夜。

  1959年4月24日,彭德懷出國訪問,葉劍英到飛機場去送行,彭總交代要儘快把戰鬥條令搞出來。據蔣順學、郭樹枋等回部隊廣大科研人員,進行了抵制和鬥爭。他親自主持軍事科學院黨委會議並作出決定,強調毛澤東軍事思想是人民解放軍條令的統帥和靈魂,不要提以林彪的戰術思想為指導思想,繼續堅持科研工作的正確方向,取得新的學術成果。他向軍委提出了「組織檢驗我軍戰鬥條令試驗性演習的建議」,確定在甘肅或內蒙指定一個師和一個軍的架子進行演習,但後來由於遭到林彪反對沒有搞成。儘管如此,軍事科學院還是根據葉劍英的建議,與部隊協商,使步兵戰鬥條令經過83個連隊和4個步校的實驗,在實驗的基礎上,又進行了反復多次的修改。

  1961年4月,葉劍英在廣州主持召開中央軍委條令驗收會議,由軍委條令驗收委員會驗收三本條令:《合成軍隊戰鬥條令概則》、《連以下步兵戰鬥條令》、《空軍飛行條令》。會前,林彪對條令本來是肯定的。但會議一開始,他就變了調,妄圖全盤否定。他暗中組織一個班子,重新編寫條令,強行塞進他的私貨。結果使會議出現了大的爭論,造成思想混亂,拖延了時間。在這種情況下,葉劍英親自進行大量艱苦細緻工作,說服到會的同志,堅持以毛澤東思想為指針,結合實際進行審修並驗收條令。凡是合理的正確的意見,儘量吸收進來,使條今日臻完善。在會議總結時,他針對林彪妄圖推翻原稿的陰謀,對上述幾本條令作了充分肯定,指出:「大家都承認原稿是一個很好的基矗這個看法是對的,不看到這一點是不完全的。」他聯繫條令的主要內容,進一步說明條令是中國人民及其軍隊同國內外敵人打了幾十年仗的基本經驗總結,並同國際上一些軍隊的條令加以比較,肯定我們的條令是有特色的。

  葉劍英回來後,立即找軍事科學院有關領導商量,決定組織力量,「兵分三路」來突擊進行:一路搞軍師條令;一路搞團營條令;一路搞連以下條令。各路「兵馬」立即按照計劃行動起來。到年底陸續拿出了初稿,隨後,他親自在武漢、吉林、北京等地主持審修專業會議進行修改,並印發到部隊徵求意見。

  在葉劍英指導下,各軍區、各軍兵種、各院校分工負責編寫各種條令和教材的工作進展也比較快。截至1959年年底,總共編寫出空軍、海軍、炮兵、裝甲兵、防化兵、通信兵、鐵道兵戰鬥概則和條令,以及司令部、後方勤務條令等20餘種,編寫出各種專業的條例、教程、教範、教材等1.5萬餘份。

  有些條令和教範在完成初稿後,還送到部隊,通過訓練、教學和試驗性的演習,檢驗效果,再進行審修,使之符合實戰要求。編寫各種條令和教材等,是一項龐大的艱巨的工程。在這項工程裡面,凝聚著葉劍英和廣大科研人員、指戰員的無數心血和辛勤勞動。葉劍英對這項工作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他說,這些條令和各種教範、教材,基本上體現了毛主席關於人民軍隊、人民戰爭的思想,反映了現代戰爭的特點,儘管還有某些缺點,但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更重要的它是我們軍隊自己創作的第一批成果。

  三、排除林彪的干擾

  但是,任何工作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在軍事科學領域,也充滿著尖銳複雜的鬥爭。1959年廬山會議以後,林彪開始主持軍委工作,直接插手軍事科研,把持審修條令工作。他撤銷了各軍區的軍事科研機構,並以「反對教條主義」為名下令收書、燒書、多方進行干擾。葉劍英在十分困難的條件下,領導軍事科學院和在葉劍英親自主持下,經過軍事科學院和全軍共同努力、反復修改的《合成軍隊戰鬥條令概則》、《合成步兵戰鬥條令》、《合成軍隊軍師戰鬥條令》、《合成軍隊團營戰鬥條令》以及《內務條令》、《紀律條令》,《隊列條令》、《政治工作條例》等,從1961年至1964年先後經軍委批准頒發全軍試行。但葉劍英並未滿足,他認為編寫軍隊戰鬥條令和其他條令、條例是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研究一項經常的長期的重要工作,並對進一步編寫各種條令工作做了新的部署,要求各種條令能夠統一配套,爭取早日完成。

  四、摸索符合科研規律的研究方法

  研究軍事科學需要有科學的方法。葉劍英一貫重視軍事科研的方法問題,他曾多次引用毛澤東關於「橋」和「船」的比喻,來說明掌握正確的科研方法的重要性。1959年1月,他在全軍科學研究工作會議開幕式上說:「我們要用科學的方法,馬列主義、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的思想方法,自然科學試驗的方法,來整理我們幾十年鬥爭的經驗,整理成為科學。」他在長時期領導軍事科學院工作中,同大家一起逐步摸索和總結出一套符合軍事科學研究規律的、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他強調最根本的是要樹立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掌握聯繫實際、聯繫群眾的方法。

  (一)「不孤不空」。葉劍英反復告誡大家,研究機關有兩怕:一怕孤立,孤立起來研究;二怕空洞,連篇累牘,沒有物質的東西。他指出:「研究軍事學術最根本的方法是不斷深入實際,密切聯繫群眾。學術研究是為了謀求真理。真理來自實踐。離開了實踐,離開了群眾,把自己封在『象牙塔』裡去研究學術,那就會變成『無的放矢』、『閉門造車』的老學究,對革命非但無益,甚至是有害的。」他要求一切做研究工作的同志必須嚴格地遵循毛主席的教導,深入到軍隊訓練實踐和各項戰備實踐中去,去開發軍事科學理論的源泉。

  (二)「上山采藥」。葉劍英勸導大家要重視各方面知識的積累,收集資料。他說,資料是學術研究的基礎,資料主要來源是實際,書本則是次要的。我們要以李時珍上山采藥寫《本草綱目》的精神深入到連隊的士兵群眾、下級幹部中間去收集資料。同時,要有目的地收集整理歷史的現實的有關研究資料。只有充分佔有資料,才能發現問題,說話才能有根據。否則所研究的東西就失去了實際意義,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只是主觀空想的東西了。

  (三)深鑽探寶。葉劍英形象地說:「從事研究工作,就好比地質學家的鑽探一樣,從一點上深入,針對一點,深入鑽研下去,取得我們所需要的寶藏。鑽,就是對佔有的大量資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進行綜合分析研究。不僅一個問題一個問題、一個側面一個側面地去鑽,還必須以毛澤東思想為指針,有選擇地進行分析研究。把問題一個一個地排列起來,找出關鍵,否則就會陷入複雜的資料迷霧中,一無所得。」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