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葉劍英傳 | 上頁 下頁
七七


  現在形勢變了,黨中央要求我們進行外線作戰,打到蔣管區去,向蔣管區要糧、要錢、要兵,以加快解放戰爭的進程。解放區的幹部要適應新形勢,樹立全域觀念,積極參加新解放區的建設,為爭取全國勝利早日到來多作貢獻。

  五台縣委積極響應葉劍英的號召,先後動員組織幾批幹部,隨軍進入湖南、廣東、內蒙古、新疆等新解放區,在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葉劍英在五台縣暫住期間,抽暇參觀了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五臺山。他看到寺內許多文物古跡遭到破壞,心情很沉重。陪同的人員告訴他:群眾說五臺山的和尚是大地主,和尚下山收租還帶兵和槍。土改中,群眾鬥爭了和尚,把寺廟的許多東西當成大地主的浮財分了。葉劍英聽了這話,沉吟了許久。下山後,他對縣委負責人說:你們領導群眾反對地主階級,包括反對封建迷信,這都是對的。但是,反對封建剝削制度,破除封建迷信,同破壞歷史文物是兩碼事,不能混為一談。五臺山寺廟,是勞動人民修建的,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築藝術和風格。廟中的東西,大多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破壞了十分可惜。你們應採取措施,保護這些歷史文物。縣委的領導們聽了葉劍英的話,很受教育,並很快採取了一些保護文物的措施。

  葉劍英對五台勝境及其被破壞的情況感觸很深,揮筆寫下組詩《過五臺山》(三首),以紀其事:

  千年古刹千年債,
  萬個金身萬姓糧。
  打破禪關驚破夢,
  未妨仇恨是清狂。

  荒涼殿宇有啼鴉。
  稀世藏經灰化也。
  昔日莊嚴金佛像,
  而今流落萬人家。

  南臺山上白雲低,
  人在雲中路徑迷。
  可有神工能掃霧,
  讓吾放眼到平西。

  ①《葉劍英詩詞選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4月版,第7頁。

  五、臨縣反「左」

  葉劍英於9月下旬回到雙塔村,繼續領導後委各項工作的開展。11月底,他西渡黃河,前往陝西米脂縣參加中央會議。會議分為兩個階段,從12月7日到24日為準備階段,25日至28日為正式會議。在準備階段,會議又分為政治、軍事、土地改革三個小組,討論研究當前形勢和黨的政策。葉劍英擔任土地改革小組副組長,同組長任粥時一起主持土地問題的討論。在討論中談到農村土地政策和階級政策時,葉劍英語重心長地說:「內戰時由於『左』的錯誤政策,卻把自己孤立了。蘇區裡赤白對立,買不到東西,像海中孤島,白區裡剩下些光棍黨員,最後連根都拔掉。現在我們得到了廣大人民的支援,蔣介石集團則日形孤立。但是我們並不是沒自己被孤立的可能。只有正確的執行聯合中農,聯合中小資產階級的政策,才可避免。」

  ①轉引自《謝覺哉日記》(下),第1175—1176頁。

  在正式會議階段,討論通過了毛澤東所作的《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的書面報告。1948年1月,葉劍英回到中央後委,立即向幹部傳達了中央工作會議精神,組織學習討論毛澤東的報告。這期間,中共中央還提出了土改中注意糾正「左」傾偏向的問題。中共中央晉綏分局發出了《關於改正錯定成份與團結中農的五項指示》,要求對解放區土地改革中發生的「左」的做法進行糾正。中央後委所在地臨縣的土地改革,是以康生為首的土改工作團主持,於1947年3月開展起來的。在運動中,康生推行「左」傾政策,高劃成份、亂打亂殺的現象比較嚴重,一些壞分子借機報復,殺害了許多革命幹部和群眾。

  臨縣土改中出現的這些錯誤傾向,引起了廣大幹部和群眾的不滿。晉綏分局的指示下達以後,臨縣的部分縣區幹部,對土改工作團能否真正貫徹分局的指示表示懷疑。他們想到,中央後委就住在本縣,後委書記葉劍英是中央委員、中央軍委領導人,因此,希望他能出面領導糾正本縣土改中的偏向。

  臨縣縣委副書記馮文耀來到雙塔村,向葉劍英簡要彙報了土改中的問題,同時反映了幹部群眾要他出面領導糾正偏向的願望。

  葉劍英對臨縣土改中出現「左」的偏向早有所聞。聽了馮文耀的彙報後,他感到問題比較多。遂答應一面向中央請示,一面找些幹部群眾代表,開座談會,進一步瞭解情況。

  葉劍英邀請了臨縣勞動英雄、副縣長劉萬山和部分區委領導幹部開座談會。同時,又同楊尚昆等一起到附近農村作實地調查。經過座談和調查,葉劍英掌握了許多第一手材料。

  經中共中央同意,葉劍英於1948年2月中旬,在三交鎮召開糾正臨縣土改偏向的會議。參加會議的有縣委、縣政府負責同志,各區區委書記和土改工作團的成員。會議原定開2至3天,但到會的同志認為問題太多,一致要求延長會議時間,切實把問題搞清楚,結果開了13天。

  會議開始時,葉劍英根據中央12月會議精神和臨縣土改中的實際情況,作了報告。他著重講了形勢問題以及怎樣劃分階級問題,對待各個階級、階層的政策問題,如何處理打入殺人的後遺症問題和平分土地問題。

  ①葉劍英在臨縣土改糾偏會議上的講話,1948年2月。

  在談到形勢的時候,他說,中國革命鬥爭20多年,從來沒有出現過目前這樣好的形勢。在政治上,全國人民心向共產黨,嚮往解放區,蔣介石的處境空前孤立。在軍事上,解放軍已逼近長江,離全國勝利已經不遠了。要奪取勝利就要團結更多的人,分清敵我友,善於向同盟者作必要的讓步,才能團結90%的人;要善於分化10%的革命對象,最大限度地孤立敵人。總之,要牢固樹立團結90%的觀念。在談到怎樣劃分階級的問題時,他重申中央的規定:對生產資料的各種不同佔有關係,是劃分階級的唯一標準。並向大會宣佈了中共中央關於劃分階級的8條新規定,指出孤寡殘廢,以及教師、醫生、工人有部分土地出租或請人代耕者,都不能定為富農;對富農與中農的界限要分清,只要剝削不超過總收入的25%,都是富裕中農;對革命軍人成分的評定,要持慎重態度,否則會影響部隊的鞏固。他要求到會同志,嚴格掌握中央關於劃定成份的標準,回去認真作一次檢查,對的就堅持,錯的要堅決糾正過來。關於對待各個階級、階層的政策,葉劍英說,我們党領導土改的目的,是消滅封建剝削制度,地主富農作為一個階級是要消滅的。

  但是,對待地主、富農分子,應和貧農、中農一樣分給土地和財產,並在勞動中把他們改造成為自食其力的新人。對中農要團結,中農在農村中人數占50%以上,對戰爭出力多,貢獻大。在農村團結了中農,就團結了大多數。在城市,團結了中小工商業者,就是掌握了黨的政策。關於如何處理打人殺人的後遺症問題,葉劍英主張,要用冷靜的頭腦來考慮和處理,不能草率從事。他提議由縣司法部門與各區人民法庭,組織一個專門機構,受理死人案件。受難者和被誣陷者,准其申訴;搞錯了的,由公家負責賠償;假公濟私和蓄意陷害他人者,要依法嚴懲。關於平分土地問題,葉劍英根據中央關於區別老解放區、半老解放區和新解放區,採取不同的土地政策的精神,再次強調臨縣是老區,不實行平分土地,而應採用抽多補少、抽肥補瘦的辦法,解決貧雇農的土地問題。與會人員根據葉劍英的報告,結合實際進行認真討論。葉劍英每天聽取各小組的彙報,同大家一起研究糾偏的辦法。2月24日,大會進行總結。葉劍英又就如何處理打死人和退賠等問題,作了進一步說明。

  ①葉劍英在臨縣土改糾偏會議上的講話,1948年2月。

  三交糾偏會議以後,上改工作團和臨縣縣委、各區區委認真貫徹會議精神,糾正過去出現的「左」的偏差,妥善處理一些遺留問題,得到廣大幹部群眾的擁護。各項工作逐漸走上了正常發展的軌道。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