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葉劍英傳 | 上頁 下頁 |
七一 |
|
由於雙方立嘗主張尖銳對立,雖經多次會談,均未達成協議。隨著停戰令的頒發,恢復交通的問題隨即提上了軍事調處的重要日程。 在軍調部三委員討論如何恢復交通的會議上,葉劍英提出,恢復交通與停戰問題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在雙方衝突地區,只有先停戰,交通才有恢復的可能。而且,恢復交通還有比較複雜的技術問題和物資準備問題,以及鐵路、公路、水路的恢復修整等一系列問題,都需要認真考慮。他建議先作調查,制定一項計劃,然後由三委員討論決定。他還主張把對日軍的繳械與遣返,鐵路警戒與路線管理等問題,同恢復交通放在一起討論。 此時,蔣介石正積極調兵遣將,部署全面內戰,急需靠鐵路運兵。鄭介民根據蔣介石的旨意,極力主張先討論恢復鐵路交通,其他問題暫時放後。 美方代表雖說法不同,但實際上與國民黨代表唱的是一個調子。後來,三委員同意授權三方的參謀長擬定一項恢復交通的基本方案。爭論了兩個星期,遲遲未能達成協議。 為進一步闡明中共方面的原則立場,葉劍英於1月28日下午,邀請美方委員饒伯森和執行主任白勞德進行私人談話,就如何改革交通機構,實現民主管理問題,提出三點建議:交通部門在組織上可採用過渡時期的辦法,設立交通委員會,在軍調部領導之下,處理一切交通問題;各級交通機構,應實行民主管理,應有中共代表參加;鑒於遣送日本俘虜與恢復交通有關聯,應把受降與遣俘問題包括在交通委員會的工作範圍之內。 饒伯森對葉劍英的三點建議表面上不置可否,但行動上繼續尋找藉口支持國民黨代表提出的「先恢復鐵路交通,其他問題暫時放後」的主張,會談沒有結果。後來,經重慶軍事三人小組會談,達成一項關於恢復交通的協議,作為「和字」第四號命令下達雙方部隊執行。2月14日,軍調部三委員據此就修復鐵路的程序問題舉行會談,確定在華北、華中8條鐵路線上,設立7個交通小組。在交通小組出發前,葉劍英、羅瑞卿於2月18日對中共方面執行「和字」第四號命令應注意哪些問題,提出八項措施,報告中共中央。中央立即全文批轉給各戰略區執行。這個電報,對已經達成的協議應當怎樣貫徹,對未答成協議部分應當如何對待,以及執行協議後可能出現的問題,需要採取什麼對策等問題,都作出明確規定,為交通小組中共代表指明了鬥爭的方向。 經過一系列磋商,7個交通小組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先後簽定了一些地區性的臨時協定。按照協議規定,解放區軍民積極開展鐵路修復工作。他們在技術、器材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動員一切人力,不分晝夜,不避風雪,搶修鐵路、橋樑,主動平毀在解放區交通線上的堡壘、壕溝和工事。在短短的20多天內,津浦、膠濟、隴海、平綏等鐵路的幹線和支線,就有851公里通車,其餘也在修復中。 但是,國民黨軍隊卻拒不執行「和字」第四號命令。他們在津浦、平漢、平綏、膠濟等沿線不僅不平毀工事,反而大修特修新的堡壘工事。他們還違令調動51個軍、129個師,共131萬多人,並不斷向解放區發動進攻。對此,葉劍英進行了全面揭露,多次提出抗議。 在執行「和字」第四號命令的過程中,國民黨代表還就解放區的鐵路和郵政管理問題無理糾纏,妄圖由國民黨政府交通部委任人員管理解放區的鐵路,並企圖以考試為名剝奪解放區郵電人員的資格。葉劍英同他們進行了面對面的說理鬥爭。 經過葉劍英和軍調部中共方面人員不屈不撓的鬥爭,國民黨政府和美方代表被迫同意:在2月15日前(軍調部第十一號公報發出時間),中共方面在鐵路、郵政所委派的人員繼續留任,以後委派需經再度討論。這樣,挫敗了國民黨妄圖插手解放區鐵路和郵政管理的企圖。 七、安平事件 1946年6月26日,蔣介石悍然撕毀國共兩黨之間的停戰協議,以30萬大軍向中原軍區部隊發動進攻。以此為起點,相繼在晉南、蘇北、魯西南、膠東、冀東、綏東、察南、熱河、遼南等地,向解放區展開大規模進攻,發動了全面內戰。在此危急形勢下,中原軍區部隊頑強反擊,分幾路主動向預定地區進行戰略轉移,經過多次激戰,於7月底以前分別到達華中解放區和陝西南部、湖北西北部地區,建立了陝南、鄂西遊擊根據地。 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後,隨著戰火的蔓延,軍調部的鬥爭更趨激烈。1946年7月29日,在位於河北省香河縣平津公路線上的安平鎮,發生了一起美蔣軍隊聯合進攻中共軍隊的嚴重事件。 本來,駐天津和塘沽一帶的美國海軍陸戰隊是以「幫助」中國遣返日俘為名來華的。他們為了順利在平津之間通行,多次向軍調部中共委員葉劍英請求,准予他們通過解放區軍隊駐守的香河縣路段。葉劍英經請示中共中央批准,給他們發了護照,並且規定美軍通過這段公路時,必須插上美國國旗作為標誌,以免發生誤會。 然而,美國海軍陸戰隊不守信義,屢次向解放區軍隊挑釁。為此,葉劍英曾多次以備忘錄形式,向美方委員饒伯森提出抗議。 7月29日這一天,美軍聯合國民黨部隊向安平鎮發動了進攻,解放軍被迫自衛。戰鬥持續4個多小時後,國、美方面派出增援部隊,並以美機多架助戰,解放軍被迫撤出安平。國、美軍隊遂佔領該鎮。 「安平事件」迅速引起了中外輿論和各方人士的關注。 在軍調部,國、美代表不顧事實,首先向葉劍英遞交了所謂「抗議」備忘錄,稱美軍在安平遭到解放軍「預謀」的伏擊,傷亡15人。葉劍英則根據晉察冀軍區副司令員蕭克從承德的來電,就美軍聯合國民黨軍向冀東解放區發動進攻一事,分別向饒伯森和鄭介民提出抗議。 軍調部三委員就三方遞交的備忘錄舉行會談,最後確定成立第25特別小組進行調查。其任務是調查誰先發動進攻,以及衝突部隊的番號及其主使者。 小組代表出發之前,葉劍英主持召開了中共代表團黨組會議,研究鬥爭策略。他在會上指出,「安平事件」同以往衝突事件的性質不同。它表明美軍參加了中國的內戰,侵犯了中國主權。小組會談開始,應反對美方繼續擔任主席;小組的一切活動,應先確定調查程序,誰不按程序辦事,誰就要負破壞調查工作的責任。 第25小組的活動一開始,就圍繞著調查程序和小組主席問題爭論不休。 由於國、美代表對這些問題持不公平態度,致使小組先後舉行11次會議,均未得到任何結果。 為了打開小組會談出現的僵局,三委員多次舉行會議。葉劍英在會上一再提出,應按照三方對等的原則,首先解決調查程序和小組主席問題。經過反復協商,三委員終於在8月14日達成八條協議草案。然後,葉劍英與饒伯森又飛赴南京。周恩來、葉劍英與馬歇爾、饒伯森在南京再次進行協商。最後,由周恩來和馬歇爾批准了第25特別小組調查程序和主席由三方輪流擔任的協議。 根據調查程序的規定,特別小組到安平鎮察看了事件現場,聽取了美方三個「證人」的報告,訪問了香河縣中共方面的5位證人,最後還訪問了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和駐華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駱基。經過反復調查,事件經過終於搞清楚。就在小組準備向三委員寫出調查報告之際,美方代表忽又節外生枝,提出有兩個新「證人」,要求小組詢問取證。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