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葉劍英傳 | 上頁 下頁 |
三五 |
|
※第十三章 與張國燾的鬥爭 一、北上與南下之爭 1935年6月中旬,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與紅四方面軍在懋功勝利會師,兩支部隊總兵力約10萬人。同日,在懋功縣城召開了勝利會師慶祝大會,兩軍指戰員興高采烈,歡欣鼓舞。然而,就在廣大幹部戰士歡慶會師的大喜日子裡,紅四方面軍主要領導人張國燾與黨中央之間,在紅軍前進方向和戰略方針上,卻出現了越來越大的分歧。① ①在小金縣(懋功)黨史辦查閱的資料,1985年9月26日。 中共中央根據華北事變後,全國抗日民主運動已走向新的高潮,華北已成為抗日鬥爭前線的形勢,主張紅軍繼續北上,建立川陝甘革命根據地,以便在北方建立抗日的前進陣地,領導和推進全國抗日民主運動。但張國燾依仗人多槍多,向黨中央鬧獨立。他過高地估計敵人的力量,看不到革命發展的趨勢,主張紅軍向邊遠地區實行總退卻,提出向川、康地區退卻或南下的意見。為了解決這一重大戰略方針問題,黨中央於6月26日在懋功北部的兩河口召開政治局會議。會上,周恩來代表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作了報告,到會同志表示同意周恩來的報告。 根據會議精神,政治局於28日作出了《關於一、四方面軍會合後戰略方針的決定》,指出:「我們的戰略方針是集中主力向北進攻,在運動戰中大量消滅敵人,首先取得甘肅南部,以創造川陝甘蘇區根據地,使中國蘇維埃運動放在更鞏固更廣大的基礎上,以爭取中國西北各省以至全中國的勝利。」還指出:「為了實現這一戰略方針,在戰役上必須首先集中主力消滅與打擊胡宗南軍,奪取松潘與控制松潘以北地區,使主力能夠勝利的向甘南前進。」「為了實現這一戰略方針,必須堅決反對避免戰爭退卻逃跑,以及保守偷安停止不動的傾向。這些右傾機會主義的動搖,是目前創造新蘇區的鬥爭中的主要危險。」會上經過討論,張國春勉強同意毛澤東、周恩來等多數人關於北上的意見。中革軍委根據這次會議確定的戰略方針和作戰部署,制定了松潘戰役計劃。會後,張國燾回到理縣的住地後,立即致電中央,仍堅持南下,並在部隊中散佈不信任中央的言論,策動他的支持者向中央提出改組軍委和紅軍總司令部的名單,竟然提出要張國燾任「軍委主席」,並給予「獨斷決行」的大權。中共中央堅決拒絕了張國燾等人的無理要求,但為了照顧紅軍的團結,於6月29日任命張國燾為中革軍委副主席,徐向前、陳昌浩為軍委委員,7月18日決定把原由周恩來擔任的紅軍總政治委員職務讓給張國燾。張國燾勉強同意四方面軍向松潘西部的毛兒蓋前進。 這期間,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積極主張做好兩軍的團結工作。他看到一方面軍兵力消耗大,老幹部保存多,就從大局出發,建議從一方面軍抽調一批幹部到四方面軍工作,同時從四方面軍抽調了3個團的兵力補充一方面軍。張國燾也點名要葉劍英等一批領導幹部和參謀人員去四方面軍。黨中央決定派葉劍英、李卓然等到四方面軍工作。① ①訪問耿飆談話記錄,1991年3月。 二、紅軍前敵總指揮部參謀長 7月21至22日,黨中央在黑水蘆花召開政治局會議(即蘆花會議),與張國燾進一步會商,著重討論紅四方面軍行動問題。張國燾、徐向前在會上彙報了紅四方面軍從鄂豫皖到川陝蘇區的歷史,與會同志充分肯定了紅四方面軍的各項工作成績,讚揚了紅四方面軍廣大指戰員英勇善戰的精神。同時也嚴肅地批評了張國燾的嚴重錯誤。 同一天,中革軍委決定以原四方面軍總指揮部為紅軍前敵總指揮部,徐向前兼總指揮,陳昌浩兼政治委員,並應四方面軍領導要求,任命葉劍英為參謀長。 葉劍英接到命令後,向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告別,幾位領導人同他進行了親切談話。隨後,他帶領紅軍總司令部機關的李榮、畢占雲、呂繼熙(呂黎平)、賴光勳、陳茂生等10余名作戰參謀和機要幹部,立即從黑水出發,去毛兒蓋紅軍前敵總指揮部報到。 葉劍英到指揮部後,抓緊實施機關的思想建設和組織建設,同時積極準備攻打松潘。然而,由於張國燾的阻撓破壞和其他原因,使紅軍在毛兒蓋地區耽誤了一個多月,失去了佔領松潘的機會。敵人在這一個多月內,完成了對紅軍圍追堵截的部署。8月3日,中共中央被迫放棄松潘戰役計劃,決定改經草地北上。據此,紅軍總部制定了《夏挑戰役計劃》,將一、四方面軍編為左、右兩路軍,以一方面軍的第五軍、第三十二軍,四方面軍的第九軍、第三十一軍、第三十三軍為左路軍,在朱德、張國燾、劉伯承率領下,從卓克基出發,經阿壩北進;以一方面軍的第一軍、第三軍,四方面軍的第四軍、第三十軍為右路軍,在徐向前、陳昌浩、葉劍英率領下,從毛兒蓋出發,經班佑北上阿西。黨中央、中革軍委隨右路軍行動。 在黨中央一再催促下,張國燾才幹8月初來到毛兒蓋。他一到,就向中央發難,反對北上。中共中央不得已,於8月4日至6日再次在毛兒蓋附近的沙窩召開政治局會議,討論中央紅軍和四方面軍會合後的形勢與任務,繼續解決組織問題。 張聞天在會上作了報告。會議通過了《中央關於一、四方面軍會合後的政治形勢與任務的決議》,重申了黨中央兩河口會議決定的戰略方針「是正確的」。針對張國燾反對黨中央和破壞紅軍團結的活動,決議明確指出:要「加強党的絕對領導;提高黨中央在紅軍中的威信」,「一、四方面軍的兄弟團結,是完成創造川陝甘蘇區,建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歷史任務的必要條件。一切有意無意的破壞一、四方面軍團結一致的傾向,都是對紅軍有害,對敵人有利的」。會議還討論了組織問題。 當時,張國燾以「提拔工農幹部」為藉口,提出再增加紅四方面軍幹部9人當政治局委員(當時中央政治局委員只有8人),企圖從根本上改變中共中央領導成份。會議拒絕了張國燾的無理要求,但是為加強黨中央的領導,增進中央紅軍與紅四方面軍的團結,決定增補徐向前、陳昌浩、周純全為中央委員,何畏、李先念、傅鐘為候補中央委員,陳昌浩、周純全為中央政治局委員。會議還決定:恢復紅一方面軍總部,由周恩來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陳昌浩任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主任,周純全為副主任。 沙窩會議之後,葉劍英召開總指揮部直屬單位會議,傳達黨中央的決議,具體佈置過草地的思想動員和物資準備工作,並要作戰科提出行動路線的意見。當時,葉劍英忙得不可開交,他白天組織部隊到處征糧,收購青稞,晚間還要同大家一起炒麥磨面,準備乾糧。 在征糧的過程中,有的部隊遭到敵人騎兵襲擊。葉劍英分析騎兵的特點,提出了對騎兵的幾種打法,並親自到部隊講解打騎兵的要領,解決了當時在戰術上以我之步兵戰勝敵之騎兵這一大難題。 從毛兒蓋地區北上,必須經過一望無際、渺無人煙的茫茫大草原。為了查明與找到過草地的捷徑,以減少損失,縮短路程,葉劍英到三十軍講完打騎兵的戰術要領後,在程世才軍長幫助下找到了一位姓李的嚮導。他親自向老李作調查,然後,迅速從三十軍回到前敵總指揮部彙報情況,並提出願率一部分兵力先行開路。毛澤東聽取葉劍英彙報後,馬上召集會議,進一步研究右路軍北上的具體路線,最後肯定了右路軍經草地到班佑,然後走拉卜愣的行軍路線,並決定葉劍英率兩個團先行開路。 三、過草地的開路先鋒 8月18日,葉劍英帶著嚮導老李,率領三十軍二六四、二六五團向草地進發,為右路軍開路。程世才、李先念率領的三十軍主力跟隨前進。①葉劍英走後的第二天,黨中央政治局在毛兒蓋開會,會議由毛澤東作關於夏洮戰役行動方針的報告,通過了《關於目前戰略方針之補充決定》,要求紅軍主力速占以岷州為中心的洮河流域地區(主要是河東岸),爾後向東進攻,以便取得陝甘之廣大地區為根據地。並指出張國燾提出的以紅軍主力西渡黃河,深入青海、寧夏、新疆的錯誤主張,是「一種危險的退卻方針。」 會後,黨中央和右路軍其餘3個軍亦先後經草地北進。 茫茫草地,氣候多變。荒無人煙,濁沼橫潦。戰士們走在爛草淤積的沼澤裡,踏著一窩一窩的草蔸前進,偶爾失足,踩進淤泥中,就會向下陷去,越陷越深,以至沒頂。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