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葉劍英傳 | 上頁 下頁 |
一四 |
|
1925年7月,在中國共產黨的倡議下,中國國民黨把廣東的大元帥制政府改組成委員制的國民政府,8月將廣東的各系軍隊仿效蘇聯紅軍建制,統一整編為國民革命軍5個軍。蔣介石任第一軍軍長,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 葉劍英所在部隊合併到第一軍,他仍擔任新編團團長兼兩廣鹽務緝私處代辦。 這期間,國民黨內部左派與右派之間的鬥爭日趨尖銳激烈。在國民黨右派的策劃下,8月20日,廖仲愷遭到兇手的暗殺,以身殉國。廖的被害激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巨大憤怒,對他的悼念形成了一場革命鬥爭。葉劍英對廖先生的遇害,悲憤交加,發誓為廖先生報仇雪恨。他登門去看望廖夫人何香凝和年少的廖夢醒、廖承志姐弟,表示親切慰問。他代表新編團全體官兵參加喪禮,並送上一副親筆書寫的挽聯:念載盡忠党國,宏濟時艱,赫奕大名滿海內;崇朝遭狙雲亡,天柱遽折,愁雲暗淡籠羊城。 廖仲愷被害後,國民黨內部的鬥爭更加激烈。右派分子爭權奪利,互相傾軋。葉劍英對右派分子十分鄙視,堅持為確定的革命目標奮鬥。1925年9月他為老同學張國森所著《雲南講武學校華僑同學旋粵記》寫序,充分表現了他的志向和情操。這篇序言寫道:「吾粵華僑留滇同學,先後歸粵達三百人,尚無機會統一思想,向同一目標為吾黨奮鬥。類皆各盡所能,以供黨務,揚鑣分道,無畏至尊,年來事蹟,莫之稽也。同學張君國森熱心黨務,輯留滇同學旋粵記成,以示餘曰:為我序之。劍英忝辱同袍,返粵五年,勉隨諸君子後,雞鳴鐵馬,未渡黃河,社鼠城狐,依然窺伺。觀吾同學為黨奔馳于海內海外,以宣傳為貢者,慚何可言。夫吾党革命尚未成功也,願吾同學,手旋粵記而讀之,益期奮勉黨事,庶幾此記可以賡續成之。安知夫英雄軼事,不為他年考據家之津梁乎!」 在此期間,竄逃閩贛邊境的陳炯明,乘東征軍回師廣州平定楊、劉,清理廖案之機,重新糾集各路叛軍約4萬多人再次竄回韓江、東江地區,橫行肆虐,荼毒生靈。一度歸順過來的楊坤如再度叛附陳炯明,盤踞惠州。而盤踞廣東南路的鄧本殷等叛軍亦伺機蠢動,企圖東西聯合,夾攻廣州。在這種形勢下,國民政府命令國民革命軍進行第二次東征。9月28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任命蔣介石為東征軍總指揮。葉劍英率新編團,同張發奎的獨立旅和張民達、許濟舊部一起,隨東征主力第一軍,向東江進發。 葉劍英率部作戰,於10月初進佔淡水。他奉國民政府命令將所部改為黨軍第一支隊,任支隊司令,旋即奉命返回惠州及博羅等處作戰。當時的《廣州民國日報》於10月26日作了如下報道:「前建國粵軍第二師葉參謀長劍英將所部新編團出發前方,業經前報。茲查葉氏抵淡水後,即奉國民政府命令,將所部改為黨軍第一支隊,以葉為支隊司令。同時蔣總指揮並以我軍右翼,著著勝利,兵力十分充足,特准葉司令率所部回駐惠州城及博羅等處,加入中路作戰。葉奉令後,已率部隊開抵惠城候令進取雲。」 據東征老戰士劉耀樞回憶,10月13日,葉劍英率部配合友鄰部隊攻克惠州後,奉命留守惠州、博羅一帶維持治安。11月,東江平定,廣東革命根據地基本統一。 在兩次東征中,蔣介石知道葉劍英文武雙全,能攻善守,是個「儒將」,便於12月電令調其任嫡系部隊教導師的團長。1926年1月12日《廣州民國日報》上曾披露:「東征軍第一支隊隊長葉劍英,於前次奉命出發東江,對於討逆,頗著勞績,現在粵局既已統一,臨時名義,極應取消。前經蔣總指揮委葉氏為教導師第二團團長。」不久,教導師改為二十師,葉劍英被提升為副師長。 1925年,對葉劍英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他在軍事上大展宏圖,發揮出了傑出的才能。兩次東征中,他不僅與蘇聯軍事顧問加倫、羅加喬夫等親密合作,朝夕相處,而且時常接觸周恩來,在思想上深受其影響。同時,他還結識了徐彬如(廣東大學中共地下總支書記)、熊銳以及包惠僧(教導師黨代表)等共產黨員,向他們借閱馬列主義的書籍,請教時局和理論問題,對共產主義有了更多的理解。徐彬如回憶說,東征以後,葉劍英越來越靠近共產黨,在政治上更加成熟了。 ※第六章 隨師北伐與加入中國共產黨 一、在總預備隊指揮部 1926年,隨著廣東革命根據地的統一,工農運動猛烈發展,人民群眾要求國民政府出師北伐,用武力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在中國的統治的呼聲越來越高。這年2月,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在北京舉行特別會議,確定黨從各方面推動廣州國民政府的北伐。 北伐戰爭的直接打擊目標是受帝國主義支持的北洋軍閥。當時的北洋軍閥內部,已處在四分五裂的狀況中。但從表面上看,仍然是一個龐然大物,存在著三大勢力:直系軍閥首領吳佩孚,控制著湖南、湖北、河南三省和河北保定一帶,約有兵力20萬人,它的主力一時還在北方的南口一帶進攻馮玉祥的國民軍;原屬直系,後成獨立勢力的孫傳芳,盤踞于江西、福建、江蘇、浙江、安徽五省,號稱「五省聯帥」,有軍隊20萬人,戰鬥力比吳佩孚強;實力最雄厚的奉系軍閥張作霖,控制著東北三省,熱河、察哈爾、京津地區和山東,兵力有30萬人。這三股軍閥勢力總共有兵力約70萬人。而國民革命軍方面,北伐開始時只有廣東的六個軍(何應欽的第一軍,譚延闓的第二軍,朱培德的第三軍,李濟深的第四軍,李福林的第五軍,程潛的第六軍),後來歸附的,有廣西李宗仁的第七軍和湖南唐生智的第八軍,總共八個軍。 葉劍英所在的第二十師歸第一軍建制。當時國民革命軍的總兵力有13萬人左右。從兵力數量上看,雖然雙方對比懸殊,但北洋軍閥的統治久失人心,內部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存在著深刻的矛盾,這就為北伐軍利用矛盾各個擊破,提供了機會。 針對敵我力量對比的實際情況,國民革命軍在以加倫將軍為首的蘇聯軍事顧問的建議下,制定了集中兵力、各個殲敵的戰略方針:首先向湖南、湖北進軍,長驅直進,迅速消滅北洋軍閥中最薄弱的吳佩孚主力,爭取張作霖、孫傳芳兩部在一段時間內保持中立;待兩湖戰場取得勝利後,再引兵東向,消滅孫傳芳部;最後,北上解決實力最為雄厚的張作霖部,統一全國。 根據這個作戰方針,1926年5月,國民革命軍第七軍一部和第四軍葉挺獨立團等部作為先頭部隊,先行出兵湖南,援助正被吳佩孚的部將葉開鑫部擊敗而退守湖南衡陽的第八軍唐生智部。7月9日,國民革命軍在廣州市東較場舉行隆重的誓師大會,然後兵分三路,正式出師北伐。 出師之始,蔣介石讓何應欽率部駐防汕頭,任命他的親信、第一軍第一師師長王柏齡代理第一車軍長。接著,他又令第一軍擔任總預備隊,任王為總預備隊指揮官,負責指揮第一、二師,隨他北伐。葉劍英被調任總預備隊指揮部參謀長。 總預備隊沿粵漢鐵路乘車向北前進,經湖南郴州、衡陽,於8月12日抵達長沙。同日,蔣介石偕蘇聯顧問加倫將軍及鄧演達、白崇禧、唐生智等高級將領在長沙召開軍事會議,決定迅速進攻湖北,主力直趨武漢,對江西暫取守勢。王柏齡、葉劍英奉命於8月25日,由長沙向岳州進發。攻下嶽州後,蔣介石以嶽州為北伐軍後方,命王柏齡、葉劍英率總預備隊在此駐紮待命。 二、參加南昌之役 9月6日,北伐軍攻克漢陽、漢口。翌日,北伐軍一部向江西進軍。王柏齡、葉劍英奉命率預備隊第一師自嶽州開到瀏陽集中,隨即進佔江西之銅鼓城,配合第六軍東下攻打南昌。9月10日,北伐軍程潛部第六軍第十九師向南昌發起進攻,王柏齡、葉劍英率領第一師助攻支援。由於得到南昌工人、學生及省署警備隊的內應,一舉攻克南昌。①孫傳芳聽到南昌失守,大為震驚,迅速組織優勢兵力奪回南昌。蔣介石聞訊,與加倫將軍親臨前方督戰,再攻南昌。加倫分析戰場情況後,提議休整兩周,集結力量,再重新組織進攻。但是,王柏齡不聽加倫的勸告,爭功逞能,急於進攻。 ①訪問慕中嶽、李任夫談話記錄,1984年12月11日。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