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徐向前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八九


  紅軍三大主力在西北的集中,造成了橫跨黃河兩岸發展。打通蘇聯,雄峙西北的戰峪態勢。一心滅共的蔣介石,猶如芒刺在背,坐臥不寧。加之,他對東北軍、西北軍與我黨的秘密聯繫,已有風聞,生怕「三位一體」,抗日反蔣,因而更是心憂如焚,焦灼萬狀。處理兩廣事件剛剛脫手,他便急忙回戈西北,全力「剿共」。

  蔣介石的「剿共」部署,分為兩步:

  第一步,組織「通渭會戰」。令胡宗南第一軍進至秦安、清水地區,王均第三軍及關麟征等兩個師向天水、甘谷集結,毛炳文第三十七軍向隴西、武山、榆盤集結;東北軍於學忠部從蘭州抽兩師進至定西,王以哲部控平涼、隆德、靜甯,董英斌部抽兩師至固原策應。目的是要在西蘭通道地區,給紅軍主力以致命打擊,防止紅軍西渡黃河,進據河西地帶。

  第二步,組織最後「圍剿」。集中幾十萬大軍,配屬一百架新式戰鬥轟炸機,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將主力紅軍壓迫在黃河以東、西蘭通道以北地區,一舉消滅。所剩「殘匪」,予以和平「收編」,收編數目不超過五千人左右。同時,乘機觀察張學良、楊虎城的動向,如不服從軍令,則撤職查辦,並將東北軍、西北軍調離西北,肢解消滅。

  十月上旬末,張學良把蔣介石的「通渭會戰」計劃通報我黨,提議紅軍及早進行寧夏戰役,打通蘇聯。中央認為情勢緊迫,專電徵求各方面軍領導人的意見。朱總司令和張國燾十日抵會甯,顧不上休息,就找我和陳昌浩去,討論下一步的行動計劃。根據當時的敵情、我力,我們向中央建議:首先爭取以一、四方面軍一部,從靖遠地區西渡黃河,而後三個方面軍的主力跟進,奪取寧夏,如渡河不成,則在西蘭通道地區與胡、毛、王、關各敵進行部分決戰,拖延時間,待黃河結冰後再行渡河,執行寧夏戰役計劃。

  黨中央和軍委權衡輕重,決定提前執行寧夏戰役計劃。十月十一日,發佈了《十月份作戰綱領》,主要內容如下:

  甲、根據目前敵我情況,為著集中一切力量克服困難條件完成基本作戰任務起見,十月份作戰綱領擬定如次。

  乙、四方面軍以一個軍率造船技術部迅速進至靖遠、中衛地段,選擇利於攻擊中衛與定遠營之渡河點,以加速的努力造船,十一月十號前完成一切渡河準備;四方面軍主力在通(渭)(營)(寧)(寧)地區就糧休整,派多數支隊組成扇形運動防禦,直逼定西、隴西、武山、甘谷、秦安、莊浪、靜寧各地敵軍附近,與之保持接觸,敵不進我不退,敵進節節抵抗,遲滯其前進時間,以期可能在十月份保持西蘭大道於我手中。

  丙、二方面軍進至通渭馬營以北界石鋪以南地區,休息數日,轉進至靜寧、隆德線以北地.區休整,派支隊伸出靜隆線以南,威脅胡敵側翼,滯其西進,準備爾後以主力或一部接替一方面軍在固原北部之防禦任務。

  丁、一方面軍之西方野戰軍主力保持同心城間之樞紐地段豫旺城於手中,其第二師相機襲占莊浪,待二方面軍到達靜隆線後北上歸還建制;第一師及陳支隊暫在黃河海原間威脅與抑留於學忠部使不敢東進,爾後逐漸西移歸還主力,二十八、二十九兩軍集中定鹽地域,一部逼近靈武,準備居民條件,完成偵察任務,獨四師確保環曲蘇區,其餘東方部隊任務不變。

  戊、攻寧部隊準備以一方面軍西方野戰軍全部及定鹽一部,四方面軍之三個軍組成之,四方面軍乏其餘二個軍及二方面軍全部,一方面軍之獨四師組成向南防禦部隊,可能與必要時,抽一部參加攻寧。

  己、攻寧開始時機依造船情況決定,但至遲十一月十號前須完成一切攻寧準備。

  庚、十一月十號前各部隊注重休息、補充、擴大,尤特別注意訓練,以便有力地執行新任務。

  黨中央為統一軍事指揮,團結對敵,確定由毛澤東、彭德懷、王稼祥、朱德、張國燾、陳昌浩六人組成軍委主席團(周恩來因準備與蔣介石談判,暫不參加)。並規定三個方面軍的行動,統由朱德、張國燾分別以總司令、總政委的名義,依照中央與軍委的決定組織指揮。《十月份作戰綱領》的各項任務,亦由「朱張兩總及各方面軍首長以個別命令行之。」中央這種顧全大局、不咎既往的做法,使大家很興奮。張國燾舒展眉梢,顯得輕鬆了許多。

  《十月份作戰綱領》給四方面軍規定的任務,十分明確。一是南向西蘭通道地區,形成扇形運動防禦,拒阻南敵的進攻。二是迅速完成造船任務。以三個軍渡河攻寧。據此,方面軍總部確定了如下的部署:由三十軍開至靖遠的大蘆子一帶秘密造船,偵察渡河點,準備渡河事宜,以四軍、五軍十三十一軍,沿會寧、界石鋪、華家嶺、馬營、通渭、寧遠鎮、葛家岔、靜寧等地,梯次配置,抗擊胡宗南、毛炳文、王均、關麟征等敵的進攻;以九軍置於會寧至靖遠之間,作預備隊。如三十軍渡河成功,九軍即迅速跟進;如渡河不成而南敵突擊,則以四、五兩軍牽制敵之側翼,而以三十一軍、九軍反擊南敵,為三十軍渡河爭取時間。部署既定,由朱、張向軍委報告。造船任務緊急,我們向三十軍政委李先念作了專門佈置。我記得那天他急著要趕回部隊去,我們留他吃飯,他都沒有吃。

  我們有支百十來人的船工隊,是造船的基幹力量。先念當過木匠,指導造船有辦法。他們在距離靖遠約四十裡地的大蘆子附近,找了片柳樹林,隱蔽趕造船只。為支援四方面軍造船,中央特令一方面軍火速搜集木板、石灰、桐油、鐵釘、棉花等材料,送往三十軍。先念他們計劃,至十一月十號前,力爭造船四、五十只。

  渡河點選在靖遠以南。靖遠是個縣城,有鄧寶珊部一團人駐守。為隱蔽戰役企圖,我們沒有派部隊攻打,只加嚴密封鎖和監視。靖遠以南地區黃河水面較開闊,水流相對穩些,沿岸多梨木、柳木林叢,遮天蔽日,正是我軍隱蔽集結和進行偷渡的好地方。

  我們指定,三十軍八十八師二六三團為渡河前衛團。該團為全軍能攻善守的著名團隊之一,曾在川陝根據地反六路圍攻中,榮獲「鋼軍」稱號。強渡嘉陵江戰役時,擔任渡江前衛團,出色完成了搶渡任務。八十八師師長熊厚發及二六三團團長熊友慶,接受西渡黃河的任務後,積極偵察敵情,勘察渡河點,組織部隊投入緊張的強渡江河訓練中去。

  十月十六日,蔣介石下達「進剿」令。十八日,敵西北「綏靖」主任兼第三路總司令朱紹良,發佈《剿匪計劃綱要》,內稱;「本路軍以殲滅會甯、靜寧、通渭附近朱徐等股匪之主力之目的,以第一軍及三十七軍由東西方向夾擊,而以第三軍由南向北進擊,求匪於該地而殲滅之。」二十一日,敵總攻開始。次日,蔣介石飛抵西安坐鎮,逼令東北軍、西北軍參戰。敵人仰仗優勢兵力和步步為營的戰術,向我並進猛撲,攻勢十分淩厲。

  頂住南敵的進攻,是渡河執行寧夏戰役計劃的先決條件。我四軍、五軍、三十一軍部隊,於界石鋪、馬營、華家嶺、寧遠鎮、葛家岔一線,堅守防禦,頑強抗擊。那帶地勢空曠,丘陵起伏,利於敵人飛機、炮火發揚威力,而不便我軍隱蔽集結,機動制敵。激戰兩天,敵我雙方均遭受較大傷亡。我五軍副軍長羅南輝,不幸在華家嶺壯烈犧牲。我們硬頂下去,代價太大,不是辦法,遂令部隊邊打邊撤,逐步向後收縮,擬在會寧一帶誘殲敵人。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