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徐向前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
七三 |
|
進入理縣境內,藏民逐漸多起來。越向川西北和西康地區深入,藏民越多,約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六七十。為了發動藏民,團結藏民,部隊派人做了不少調查研究工作,使我們第一次對藏族社會,有了概略的瞭解。 當地有句俗話:「官住平,民住坡,蠻家住到山窩窩」。所謂「蠻家」,又稱「番民」,是歷史上沿襲下來歧視藏民的稱呼。他們大都散居在山區,從事農牧業生產。二、三十戶人家為一寨,不少寨子築在人跡罕至的高山頂上。每寨是個小小的社會單位,自給自足,與外界很少往來。民房系石頭砌成,一般分三層:上層供佛、曬穀,中層住人、燒飯,底層圈牛、羊、馬等。家有二三十條牛以上的為「發財人」;有十多條牛的為中等人;僅有二三條牛或沒有牛的為窮苦人。阿壩的大土司是川西北藏民的最高統治者,各地分別設有大小不等的土司,行使統治權力。 大土司每年要向成都軍閥交幾萬兩銀子。奴隸制盛行,每個土司頭人家裡有十多個以上的「娃子」(奴隸),供剝削役使。奴隸沒有人身自由,象牲口一樣,任憑奴隸主生殺予奪。奴隸主劃個圈圈,奴隸們就不敢越出圈子一步,真是「劃地為牢」。平民百姓每年需向土司頭人、漢宮進貢銀錢、物品,擔負種種勞役,生活極端貧苦。「以物換物」的原始交換形式,依然保留,許多藏民甚至以經商賺錢為恥辱。出口貨物以毛皮、麝香、鹿茸、貝母、金子為主,入口貨物以茶葉、布匹、油、鹽、糖等為主。離我們住地不遠的雜穀腦,就是一個出入口貨物交換的地點。藏民性情樸實、驃悍、直爽。善騎射,喜著皮衣、革履,食物以牛羊肉、青稞、糌耙、酥油、牛奶為主。信仰喇嘛教,崇奉活佛、喇嘛。家家供有佛像,每寨均有喇嘛寺廟。活佛就是「活神仙」。藏民平時見到土司頭人不扣頭,只需脫帽垂目即可,見到大小活佛則必須下跪叩頭。喇嘛教的地位和影響,可見一斑。 我軍進入川西北地區時,即組成了中華蘇維埃西北聯邦政府、少數民族委員會和黨的西北特區委員會。張國燾任聯邦政府主席,周純全任民族委員會委員長。提出了建立藏族蘇維埃和人民政府、民族自決、信教自由、取消一切苛捐雜稅、沒收漢官和發財人的土地分給窮人、武裝藏民勞苦群眾、藏回羌漢窮人聯合起來打倒國民黨軍閥等項綱領、政策,發動群眾,建黨建政。這是我軍第一次開展少數民族地區的工作,一切要從頭做起。 這裡的條件遠不及通南巴,發動群眾的工作困難重重。一是語言不通,障礙甚大。二是歷史上形成的民族隔閡很深,短期內不易消除。三是地廣人稀,走上百多裡山路,往往見不到一個寨子。四是少數上層反動的土司、喇嘛,利用他們的統治勢力和影響,暗地進行破壞活動,甚至公開組織反革命武裝。儘管如此,由於我軍抓住了漢、藏統治階級同廣大勞動群眾之間的尖銳對立這一主要矛盾,打倒漢官、反動土司,分田分糧,不斷進行艱苦細緻的工作,因而發動群眾是有成績的。許多藏民分得土地後,把「分配土地證」當神物供奉起來,燒香念佛,祈求神靈保佑土地,保佑紅軍。各縣、區、村的人民政府相繼建立,吸收了一批藏民積極分子當家作主。藏民地方武裝組織,也逐步建立。有些地方還建立了黨、團支部。總之,党和紅軍的影響,已經在藏族人民中日益擴展開來。 籌集慰問中央紅軍的物資,是和發動群眾的工作結合進行的。部隊一面走家串戶,發動群眾,一面籌集糧食、羊毛、羊皮、牛羊、鹽巴、茶葉等。群眾工作愈深入,籌集物資愈好辦些。一些重要地點,總經理部分別設立了糧站,專門積蓄糧食,有的糧站積存達二百萬斤以上。鹽巴極缺,各部隊都組織了些人到山裡選石頭,熬鹽巴(那帶有種白石頭,可以熬鹽)。 指戰員普遍會打草鞋,又學會了剪皮衣服,撕羊毛,撚毛線,制毛衣、毛背心、毛襪子。物少情意重。大家製作的每件慰問品,都滲透著對一方面軍的兄弟情誼。從前線到後方,從總部機關到連隊,從地方政府到人民群眾,處處在為迎接中央紅軍忙碌,氣氛熱烈而緊張,十分感人。 前線的戰鬥,相當激烈。北面的胡宗南部,東面和東南面的川軍,頻頻向我發起進攻。我軍憑藉山險和工事固守,不斷予敵以重大殺傷。我最擔心的是灌縣、汶川方向的來敵,因為那帶是從川西平原通向川西北的大道,敵人運輸方便,增兵容易。我們利用山險河谷,布下了幾道防線扼守。敵攻我防,部隊天天打消耗戰,夠惱火的就是了。北川、松潘、茂縣、理縣、汶川地區的各族人民群眾,在各級蘇維埃和人民政府的組織下,冒著敵機轟炸和炮火殺傷的危險,源源不斷地向前線運送糧食,幫紅軍砍柴、燒飯、送水、護理傷病員等,給前線指戰員們極大鼓舞和有力支援。 六月八日,李先念率領的迎接中央紅軍的部隊,攻佔懋功,殲鄧錫侯部近千人,繼占達維。這時紅一方面軍已先後佔領安順場和瀘定橋,渡過天險大渡河,經天全、蘆山向寶興急進。大家盼望很久的兩軍會師,就在眼前。消息傳來,我們極為興奮。六月十二日,張國燾從茂縣打來電話,要我代表四方面軍領導人寫一份報告,火速派人去懋功,轉送中央。因我住理縣,距離懋功近些。我連夜寫報告,介紹了敵軍和我軍在川西北的部署情況,請示兩軍會合後的作戰方針,表示熱烈歡迎艱苦轉戰的中央西征大軍。連同兩幅地圖,第二天一大早,就派人送走了。 一、四方面軍的前鋒部隊,十三日勝利會師在夾金山下。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抵懋功,會見了李先念等同志。部隊駐地一片歡騰。各部隊將慰問品集中起來,趕著牲口,一批批送往會師地區。僅三十一軍,一批就送去了衣服五百件,草鞋一千四百雙,毛襪五百雙,毛毯一百條,鞋子一百七十雙,襪底二百雙。翻身的藏族同胞,跳起「鍋莊」,表示慶賀。紅一、四方面軍的會合,使蔣介石企圖各個擊破紅軍力量的計劃,徹底破產。 §曲折 兩軍會合後,面臨的首要問題,是確定戰略方針,統一作戰部署,打破蔣介石的圍堵計劃,建立新的革命根據地。党的團結,紅軍的團結,是實現這一任務的主要條件。然而,會師不久,張國燾即和中央發生分歧,給党和紅軍的團結,投下了愈來愈濃重的陰影。 張國燾與黨中央的分歧,首先始自戰略行動方針問題。 會師前夜,蔣介石判斷我一、四方面軍「急圖合股川西」,「不外橫竄康、青,北向甘、陝兩途」。因而以胡宗南部二十七個團,布于松潘至平武一線,扼我北進;以劉湘、孫震、李家鈺等部九十餘團,固江油、汶川、灌縣一線;以楊森、鄧錫侯部五十餘團至名山、蘆山、雅安、榮經一線,防我東出;以劉文輝、李抱冰、薛嶽等部,自南而北推進,追堵紅一方面軍,並策應岷江東岸;以甘、青兩省的馬家軍,防我西出青海。我北面的四軍、三十軍一部,在松潘以南的鎮江關、松平溝地區,與胡宗南部對峙;東面的四軍、三十一軍各一部,在汶川、觀音梁子、千佛山、土地梁、北川、片口一線,與川軍對峙。敵人不斷向我進攻,激戰一直不停。我們當時以一部主力南下接應中央紅軍,一部兵力在茂、理、汶一帶發動群眾,籌集糧食、物資。前線兵力有限,處於守勢。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