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徐向前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七一


  孟夫子說過: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孟子》)欲有所得,必有所失。在周圍敵人的重兵壓迫下,我們要集中主力出擊甘南,發展新區,就得準備捨棄川陝根據地的一部分或大部地盤,甚至暫時變根據地為遊擊區,日後伺機再圖恢復。下不得這個決心,是不行的。這是衝破敵人「川陝會剿」計劃的需要,保存自己和消滅敵人的需要。從戰略指導原則上看,應當允許的。相反地,不顧敵情我力,企圖固守一地,死打硬拼,結果只能斷送紅軍的力量,實為兵家之大忌。

  毛澤東同志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中指出:敵人的強大和紅軍的弱小,是中國革命的一個基本特點。因此,「革命根據地只有鄉村和小城市。其區域開始非常之小,後來也並不很大。而且根據地是流動不定的;紅軍沒有真正鞏固的根據地。」(《毛澤東選集》第一七四頁 )井崗山時期,為打破湘贛兩省敵人的「會剿」,毛澤東同志親率紅四軍主力,離開井崗山,轉移到贛南、閩西,勝利建立了新的革命根據地。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前夜,面對敵人重兵包圍的嚴重形勢,他又建議主力紅軍應跳出內線,向閩浙贛進軍,伺機打回根據地。但可惜被教條主義者所拒絕,終於招致了反「圍剿」的失敗。可見,那種在強敵壓境的情況下,不計後果,死死抱住根椐地固守的觀點,理論上是錯誤的,實踐上是有害的。

  第二,川陝根據地民窮財盡。革命根據地要支持戰爭,支持紅軍的存在和發展,離不開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紅軍打仗,一要吃飯,二要穿衣,三要兵員,四要:武器彈藥。沒有這些,所謂保存自己,消滅敵人,便是空:想。川陝根據地後期的情況,可以用四個字概括;民窮財:盡。要糧沒糧;要衣沒衣,要兵員補充沒兵員補充,別說部隊打仗,就是生存都成了問題。如果敵人的「川陝會剿」來臨,我們缺乏支持戰爭的人力、物力、財力,既便咬緊牙關,勉力支撐,但畢竟難以持久。要想再打一場類似反三路圍攻或反六路圍攻那樣的戰爭,說到底,叫心有餘而力不足。

  川陝根據地搞得民窮財盡,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長年戰爭的消耗和破壞。從我軍入川到強渡嘉陵江的兩年另三個月裡,僅戰役規模的大仗,就足足打了十六個月。我們雖然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但戰爭給根據地帶來了巨大的消耗。戰爭過程中,敵人兩進兩出,在我根據地堅壁清野,燒殺擄掠,破壞尤烈。另一方面,則是「左」的政策所導致的。張國燾在川陝根據地,推行的還是王明的那一套,許多東西是「左」的。如對地方政策,只要當過保長的,多要殺掉,認定是地主、富農的,也要殺掉。其實,有些保長是窮人,大家推舉他出來幹這份差事的。有些地主、富農雖有剝削,但民憤不大,可以改造,不同于罪大惡極的土豪劣紳。不問青紅皂白,把他們通通殺掉,只能擴大敵對勢力,嚇跑中立者,孤立自己。

  土地改革、經濟政策也「左」。地主不分田,富農分壞田,侵犯中農利益,甚至將一些中農劃成地富成份,無條件地剝奪,使他們失去了生產積極性,把小經紀人當資本家打倒,搞得根據地商業凋敝,連日用生活物資都很難買到。俘虜政策上,要兵不要官,放兵不放官,尤其是對營以上被俘軍官,殺掉不少,增加了敵軍的對抗、報復心理。這些「左」的政策和在鄂豫皖時期差不多。歷史經驗證明,推行「左」的政策,想不受懲罰是不可能的。「左」的東西,開始往往被轟轟烈烈、有聲有色的革命形式掩蓋著,一時不易被人識破。然而,它的災難性後果,總要集中爆發的。一旦爆發,局面即難以收拾。

  總之,戰爭的破壞和「左」的政策交互作用的結果,把川陝根據地搞到了民窮財盡的地步。好比一個池塘,水都抽幹,魚還能活嗎?活不了的。根據地的人力、物力、財力消耗殆盡,紅軍只有另找出路,以圖生存和發展。

  第三,策應中央紅軍的戰略需要。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牽動著各個革命根據地紅軍的命運。紅四方面軍兵力較多,位於連接西南和西北地區的橋樑地帶,對正在向雲貴川邊和川西北轉戰的中央紅軍,無疑具有重要的策應作用。正因為如此,蔣介石也就更加重視對這兩支紅軍力量的分割,以便各個擊破。打破蔣介石的分割包圍,全力策應中央紅軍北上,是紅四方面軍全體指戰員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的一切計劃和部署,必須服從這個大局。

  從一九三五年一月中央來電,令紅四方面軍全力西渡嘉陵江,配合中央紅軍作戰之日起,我們就把衝破蔣介石的「川陝會剿」計劃和策應中央紅軍的戰略任務,緊密結合,變成這一時期全軍的戰略行動方針。「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中央紅軍如果被敵人消滅,紅四方面軍的命運,可想而知。我軍一邊密切注視中央紅軍的動向,及時用電臺向他們提供情報;一邊調整兵力部署,積極進行強渡嘉陵江的準備。儘管中間。因敵情變化,中央紅軍的行進路線有些曲折,但全力策應中央紅軍北上的方向和任務,我們是明確的,毫不動搖的。強渡嘉陵江戰役的主要企圖,就在這裡。假如不是為了策應中央紅軍的戰略需要,我軍。實現「川陝甘」計劃,就沒有必要渡江西出,同川敵作戰,而是應當直接出西北方向,尋殲胡宗南部。對此,稍懂戰略問題的人,不難一目了然。嘉陵江戰役結束不久.我軍轉而進軍川西北,終於實現了一、四方面軍的勝利會合,更是有力的證明。

  整個說來,紅四方面軍退出川陝根據地,有它的複雜原因。優勢敵人的壓迫,長年戰爭和「左」的政策造成的困難,策應中央紅軍的緊迫戰略需要,湊到了一起。在這個意義上說,是歷史的必然。問題在於:主力紅軍撤出根據地後,沒有留下足夠兵力堅持遊擊戰爭,只留下劉子才、趙明恩等千把人槍,如果把三十三軍留下,要好得多,強渡嘉陵江後,猶豫徘徊,喪失了進擊甘南的戰機,使「川陝甘計劃」流產。川陝甘計劃未能實現,非常失策,是關係整個革命命運的問題。如果當時實現了這個計劃,我軍將能得到更大補充,中央紅軍北上就有了立腳點,形勢會不一樣的。

  川陝革命根據地,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有過它的光榮歷史地位和作用。那裡的人民群眾,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前仆後繼,艱苦奮鬥,英勇犧牲,貢獻了他們所能貢獻的一切力量。紅四方面軍的生存、發展、壯大,與川陝根據地人民的大力支援是分不開的。成千上萬川陝人民的英雄兒女,在創建和保衛根據地的鬥爭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川陝人民的英雄兒女永垂不朽!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