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徐向前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三三


  §第四次反「圍剿」的失敗

  蔣介石滅我之心有增無己,第三次「圍剿」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計劃破產後,便又開始了第四次「圍剿」的部署。

  一九三二年春,蔣介石在瘋狂鎮壓和平息全國抗日民主運動的同時,重新組織力量,計劃對根據地實施新的「圍剿」,企圖在短期內撲滅紅軍。蔣介石是三步棋:第一步,搞垮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第二步,搞垮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第三步,搞垮中央革命根據地。這是一個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紅軍力量的計劃,用心險惡。五、六月間,他親自出馬,任鄂豫皖三省「剿匪」總司令,李濟琛為副司令,積極部署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圍剿」。

  當時,黨中央給鄂豫皖紅軍的任務是:「鄂豫皖紅四方面軍,除以二十五軍鞏固皖西北新發展根據地外,主力應向西行動,擴大與鞏固鄂東區,以一師以上的兵力過平漢路,配合紅三軍行動,消滅徐源泉、肖之楚等主力,造成平漢路兩旁孝感、武勝關間比較鞏固的新根據地,必要時可重新進攻黃陂、威嚇武漢,調動敵人進攻湘鄂西力量,求得戰爭的解決,以造成包圍武漢的形勢。」』(一九三二年六月《中央為反對敵人「圍剿」給各蘇區的軍事訓令》)

  我軍經過七、八個月的連續作戰,十分疲勞,亟待休整。但張國燾卻被勝利沖昏了頭腦,不顧部隊的實際情況,堅決令部隊立即執行中央指示,西出平漢路,進逼羅山,向信陽、廣水段出擊,而後伺機南下,進逼武漢。六月下旬,我們在信陽一帶打了幾仗,僅攻克雞公山,殲敵一個團,戰果不大。於是向分局建議,回師根據地,休整部隊,準備迎擊敵第四次「圍剿」。

  蔣介石的軍隊頻繁向平漢路的信陽至武漢一線調動,「圍剿」在即。而分局領導人卻我行我素,漫不經心。我們東返途中,張國燾、沈澤民從後方趕來,于夏店召開中央分局會議,又要部隊馬上南下作戰,進攻麻城。

  會上,我和陳昌浩都認為,自從去年秋天洗馬畈戰鬥以來,我軍連續作戰,疲憊已極,當務之急是養精蓄銳,休整訓練。應當停止外線進攻作戰,把主力擺到鄂豫邊界,一腳踏在根據地,一腳踏在白區,邊休整部隊,邊掩護地方開闢工作,為粉碎敵人的「圍剿」作準備。這樣,老區既能鞏固,新區又能發展,同時,部隊主要就糧於新區,還可減輕老區人民的負擔,乃一舉數得之策。當時,敵人的「圍剿」部署尚未完全就緒,僅在我根據地邊緣地帶構築工事,作些小規模的偵察性進攻;如果按我們的意見去做,轉入反「圍剿」的準備工作,尚有比較充裕的時間。然而,沈澤民同志極力反對。他認為,國民黨軍隊已被紅軍打得潰不成軍,處於「偏師」地位,新的「圍剿」不會來臨。主張紅軍應乘勝利餘威立即南下麻城一帶擊敵,開拓南部工作,威脅武漢,說什麼「勝利了要再勝利」、「不能停止進攻」等。我說:蔣介石的黃埔系精銳部隊還沒拿出來,我們打的多是些雜牌軍,怎麼能說面臨之敵是國民黨的「偏師」呢?這是一個涉及全域的行動方針問題,雙方各持己見,爭論相當激烈。張國燾支持沈澤民同志的意見,作了部隊南下進攻麻城的決定。

  形勢規定任務。對形勢作出錯誤的判斷,行動方針和部署是不會對頭的。從這時起,已經種下了反四次「圍剿」失敗的根苗。

  根據分局決定,我軍向麻城地區開進。當時的動員口號是:攻下麻城,攻下宋埠、黃陂,打到武漢去!七月天,驕陽似火,氣候炎熱。不少指戰員患爛腳病,忍著疼痛,拖著紅腫的腳板強行軍,十分艱苦。部隊真過硬,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叫南下就南下,不管多麼疲勞困苦都挺得住,沒有任何怨言。

  麻城、宋埠、黃陂地區為敵第三十、三十一師及一個特務旅駐守,屬三十一軍軍長張印相指揮。敵三十師駐麻城,三十一師駐黃陂,五十四師駐羅田,互為犄角。麻城以北的福田河、黃土崗,為地主反動武裝盤踞的堡壘。我十、十一、十二、七十三師及獨立一師南下後,當即向麻城外圍據點發起猛攻,以實現孤立和圍困麻城,吸打黃陂、武漢方向的援敵的作戰企圖。

  七月七日至八日,我軍首先佔領了騎龍鋪、長嶺崗、閻家河、梅花腦、鄧家竹園等地,並于紅石堰、七裡橋一帶全殲敵三十一師九十三旅,俘敵旅長章祖卿以下官兵二千余人,繳槍二千三百余支,機槍四十餘挺,迫擊炮四十餘門。進而以主力控制麻城以西的霸王山、麻姑洞至紅石嘴一帶高地,圍住駐城西南中館驛的敵三十師九十二旅,切斷了麻城與宋埠、歧亭、黃陂的交通線,待機打援。同時,我還以一部兵力與地方武裝配合,將麻城周圍縱橫百余裡的地主民團一掃而光,斃俘敵上千,俘獲了一批土頑首領,頑固的白色堡壘黃土崗、福田河亦被解放。麻城之敵,陷入我軍的重重包圍之中。

  這時,皖西的紅二十五軍也遇到敵徐庭瑤部的進攻。曠繼勳軍長打來電報說,他們正在霍丘城內堅守,「以城攻城」,與敵決戰。張國燾拿到電報氣壞了,說:「什麼叫以城攻城!」我們也認為,這種和敵人硬拼的辦法不對頭。所以,馬上派蔡申熙同志去皖西。可是,已經來不及了。紅二十五軍的守城部隊一千多人與敵人血戰五晝夜後,全部損失,僅軍長曠繼勳及少數人脫險。曠因此被撤職,軍長由蔡申熙接任。

  敵三十一軍軍長張印相見麻城被圍,乃調黃陂的三十一師經宋埠繞道北杲北進來援,避開了我打援的戰場。敵變我變。我們當即決定放棄原計劃,率主力乘虛南出黃陂。十八日中午,紅十二師一舉攻佔黃陂以西距漢口僅五六十裡的要點倉子埠,殲敵一部,沒收食鹽萬餘斤。前鋒進逼黃陂,武漢為之震動。敵忙調武漢的八十九師及羅田的五十四師向北堵擊,並令麻城、宋埠之敵三十、三十一兩師派主力向西南出擊,企圖夾擊我軍。我們掉轉頭來殺「回馬槍」,在李家集、靠山店、甘棠鋪一帶迎擊敵三十、三十一師。經激烈戰鬥,全殲敵一個多旅,繳槍五六千支,余敵潰退宋埠、歧亭等據點,我主力複轉至麻城圍敵。八月上旬,攻下陡陂山,殲敵一個團。

  可是,就在這時,蔣介石命令所部對我根據地發起了全面進攻。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第四次反「圍剿」的戰幕拉開了。

  第四次反「圍剿」,與已往的反「圍剿」有明顯的不同點,也是對我們的不利因素:

  (1)敵大軍壓境,指揮統一,動用的「王牌」

  部隊多。蔣介石的「剿匪」總司令部設在漢口,副部設在安徽的蚌埠。兵分左、中、右三路,以左路軍對付湘鄂西根據地,而以中、右兩路軍共二十六個師又五個旅約三十余萬人,另有四個航空隊,全力壓向鄂豫皖根據地。蔣介石親自兼任中路軍司令官。其嫡系精銳主力師,除陳誠等部尚在江西對付我中央紅軍外,大部(胡宗南第一師,黃傑第二師,李玉堂第三師,徐庭瑤第四師,蔣鼎文第九師,李默庵第十師,李思塑第八十師,蔣伏生第八十三師,俞濟時第八十八師,湯恩伯第八十九師)均調來圍攻我們,占總兵力的三分之一以上。當時國民黨軍隊的編制師,不外甲乙丙三種;甲種師「三三制」,每師三個旅,每旅三個團;乙種師「三二制」,每師三個旅,每旅兩個團;丙種師「二二制」,每師兩個旅,每旅兩個團。蔣介石的主力師,大都按「三三制」編成,人多,自動火器多,協同動作也比較好。敵一下拿這麼多主力師出來,泰山壓頂,的確不易對付。

  (2)「圍剿」戰術,有所改變。所謂「縱深配備,並列推進,步步為營,邊進邊剿」,遇紅軍主力,據地固守,待援合圍;擊破紅軍主力後,並進長追,四面堵截;等等。蔣介石是想避免已往分兵「進剿」、長驅直入易被各個擊破的弊端,才改進「圍剿」戰術的。敵計劃第一步,從東西北三面發起攻擊,攻佔黃安、七裡坪、新集、商城等要地,網開一面,從東南方向將紅四方面軍驅出鄂豫邊境;第二步,實施東西夾擊,將我軍主力壓至長江北岸,聚而殲之。在此同時,蔣介石還提出「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的方針,企圖以政治手段爭取和瓦解根據地軍民,幫助下屬反動土豪劣紳恢復統治。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