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徐向前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一七


  §一個紅軍士兵的通信

  有封鄂豫皖紅軍土兵的通信,寫於一九三0年三月十九日,頗能反映當時的一些具體情況:

  國民黨的統治

  國民黨軍閥在鄂豫邊境的「訓政」工作,已有三年的歷史,這三年來的成績如何,我們看看那裡群眾反抗鬥爭的尖銳程度,也就可以知道。國民黨軍閥在鄂豫邊境的壓迫和剝削,除了苛捐雜稅和「清鄉」之外,還有他們的「血洗」政策,所以群眾的反抗,』也就由抗租抗債的運動,逐漸進展到沒收豪紳地主階級的財產和土地,建立自己的武裝政權。國民黨軍閥在鄂豫邊境的苛捐雜稅,除了屠宰捐,煙酒捐,硝磺捐,百貨捐等以外,還有門牌捐,灶頭捐,人頭捐,房屋捐,婚姻捐,田賦捐 (田賦外另加二成),槍支捐,電杆捐,剿匪捐等等,這是每戶都要完成的。至於田賦,比一九二六年增加了三倍,而且豫省各縣,已繳到一九三六年了。此外還有紅契複驗,每張契紙要收價一元八角。這還是平常的時候,若是打起仗來,拉夫拉車,派草派餉。一般老百姓經過連年的災荒和軍閥長期壓榨,不說沒錢繳納,就是一日兩餐,也難維持。所以一部分就跑去上山落草。豪紳地主國民黨還是不肯罷休,立刻組織保衛團,成立「清鄉委員會」,叫民眾不納錢就納命。

  國民黨軍閥知道他所採用的這些硬榨的方法,並非上策,於是雇了一批走狗,組織什麼黨部,什麼清鄉委員會,到處狂叫著「農民不要打土豪劣紳,如果將土豪劣紳打倒了,沒有人給你們田地耕種」。孝感的狗黨部告群眾說:「共產黨叫工人增加工資,農民要抗租抗捐抗稅抗債,兵士要發清欠餉,改良待遇,這是他們對你們的陰謀,要防備他,不要上當。」黃安清鄉委員會的佈告說:「十齡幼女,口喊自由。三尺之童,目無長上。黃安素稱禮義之邦,一變而為禽獸之所。」這些欺騙,也就是他們給群眾的「訓政」工作了。

  國民黨的白色恐怖

  但是群眾並不象豬牛那樣笨,到底國民黨的話有理呢,還是共產黨的話有理?他們都認識得很清楚。所以他們為了自身的利益,英勇地向豪紳地主抗租抗債,並且逐漸進到沒收豪紳地主的財產和土地,建立自己的政府 (鄂豫邊境革命委員會),組織自身的武裝(紅軍)。國民黨軍閥雖死到臨頭,神經錯亂,但是仍然要勉強掙扎一下。他們掙扎的方法,就是血洗政策(他們有一標語是「如果不組織聯莊會鏟共會者,則血洗全村」)。他們對於反抗租債捐稅的鄉村,房屋燒毀十之五六。建立革命委員會的鄉村,就燒毀十之八九。在黃安七裡區地方,出農民不意,綁了一百五十多人,不管男女老少,一慨施以最慘的死刑。有的剖心挖目,有的用香熏,有的切指頭,有的截足杆。孝感縣土豪,不顧農民的死活,故意抬高谷價,農民把一個土豪的穀倉打開了。於是孝感的狗縣長,率領了一百二十多清鄉軍,挑著二十桶煤油,一直把五六個村莊燒個乾淨,被燒的共有一百二十多家,被殺的農民二十七人,還有一個老婦女,捆著橫在火車道上輾死了。國民黨說我們殺人放火,其實殺人放火最凶的而且最殘忍的,僅只有國民黨軍閥。我們紅軍除了殺豪紳地主以外,簡直是非常平和的。

  我們的紅軍

  群眾受了這樣嚴重的武力壓迫,便感覺到加強自己武裝的必需。現在鄂豫邊境革命委員會之下,有預備軍和常備軍兩種。預備軍都是鄂豫邊境八縣的農民,自十八歲以上,至四十歲以下都有當紅軍的義務。武器新舊都有,每人必須有一件,都受過軍事訓練,而且經過多次的戰鬥。去年和夏鬥寅、徐源泉空陸兩軍作戰一年,結果夏、徐損失二、三千的將士。常備軍共三師,人數六千多(人數應為二千多,可能是筆者所誤。--作者注。),分成六個先遣隊。武裝整齊,組織嚴密。他們中間有些特別的幾點:

  一、士兵的錯誤,除了士兵互相批評糾正以外,都由士兵委員會來負責,很少要長官或者軍紀管束。

  二,軍需的來源和支出,完全公開,並經士兵委員會審查。

  三、官長士兵間,生活一律平等。

  四、軍中有網球、足球、琴、棋、音樂等娛樂設備。

  五、尤其特別的,紅軍到處幫助群眾分配土地,肅清反動勢力,幫助群眾的武裝組織和訓練,所以每到一處便有成千上萬的群眾,舉行歡迎會和慰勞會。紅軍士兵家裡的田,無人耕種的時候,大家爭著幫忙。在每一次大會上,農民都親熱地叫出「我們的紅軍」。紅軍士兵也說:「這一支槍不是我的,也不是上級官長的,是誰的呢 ?是工農階級的,也是全世界工農階級的。」

  六、國民黨軍隊的士兵群眾,對紅軍都表示好感,每次打仗都留給紅軍許多子彈,並且告訴紅軍他們軍中的情形和消息。有些簡直舉行嘩變,投到紅軍裡。所以國民黨大小軍閥都怕紅軍的標語和傳單,每次進攻和退卻的時候,總要派幾個不識字的士兵,先把紅軍的標語和傳單撕盡,然後通過。有一次一個國民黨軍隊的士兵,拿著一張紅軍的傳單,反動軍官立刻把他槍斃了,說他是私通共匪。

  * * *

  這個紅軍士兵的信,內容翔實、生動,可以作為這段歷史的一個見證和注腳。

  §出擊平漢路

  一九三〇年,軍閥重開戰。四、五月間爆發的蔣(介石)(玉祥)(錫山)中原大戰,到十月才結束,持續了六個多月。蔣介石陳兵平漢、津浦、隴海線上,對付馮玉祥、閻錫山,顧不上「圍剿」紅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處在敵人兵力空虛的後方,取得了大好發展時機。

  二、三月間,中共中央為統一鄂豫邊、豫東南、皖西三塊革命根據地的領導,在上海召開會議,決定成立鄂豫皖特區,在中共湖北省委領導下建立鄂豫皖特委。特委委員有:郭述申、許繼慎、曹大駿,薑鏡堂 (以上均為中央新派來的),徐朋人、曹學楷、戴克敏,徐寶珊、王平章、何玉琳、錢文華、戴繼倫、戴季英、吳煥先、詹才芳、鄭位三、鄭新民、雷紹前、王宏學、徐向前、王樹聲、李梯雲、王秀松、周純全、甘元景等,郭述申任特委書記。

  至此,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正式形成。

  這時,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已具有相當規模,總面積約一萬五千平方公里,人口逾百萬。鄂豫邊根據地北起光山以南的晏家河、宣化店,南抵黃陂北部的紫潭河,汪家西灣,西起擺水東岸的汪洋店、小河溪,東至麻城以北的黃土崗、福田河附近,縱橫約一百七十餘裡。豫東南根據地北起固始的段集附近,南抵松子關、長嶺關一帶,西起商南大木廠、白沙河,東與皖西根據地相銜接,縱一百五十裡,橫百里。皖西根據地北起六安的丁家集、徐家集,南抵潛山、英山以北的水吼嶺、金家鋪,西與豫東南根據地相接,東至六安、霍山附近淠河兩岸,縱一百八十餘裡,橫約百里。三塊根據地境內,除黃安縣城、新集、金家寨等少數敵孤立據點外,均為紅色區域。鄂豫邊和豫東南根據地之間,北起商城以南的親區,南至麻城、宋埠,有一條為敵軍和反動民團控制的狹長地帶,使兩塊根據地尚未連成一片。

  三塊根據地的三支紅軍,鄂豫邊的紅三十一師,豫東南的紅三十二師,皖西的紅三十三師,亦根據中央決定,改編為紅一軍。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