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 > 許世友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三、激戰平度城(1)


  膠東我軍在軍區統一號令下,以破竹之勢,在整個膠東半島向敵偽展開了猛烈的反攻。軍區主力部隊,在「向青島進軍」的口號鼓舞下,分兵三路直下青島。沿途掃蕩敵偽,突破青島外圍防線,佔領流亭機場、城陽車站,控制嶗山山區的棉花山、抱虎山等要點,並於八月二十六日將據守即墨城頑抗拒降的三千多偽軍全部消滅。青島日軍在美蔣指使下,竟然拒絕投降,並配合偽軍向我反撲,阻擊我軍向青島挺進。由於當時日軍蝟集青島,兵力較多,我們決定先集中兵力解放膠東全境,然後再解決青島問題。部隊隨即揮師西進。

  與此同時,我南線、西線、北線反攻部隊,接連攻克萊陽、膠縣、蓬萊、掖縣、龍口,福山和華北第一大金礦——招遠玲瓏金礦,收復招遠縣城。黃縣偽軍接受我軍最後通牒繳械投降。至此,膠東內地只剩下敵人最後的一個頑固堡壘——偽軍王鐵相等盤踞的平度城。

  此時,膠東軍區前指進駐平度城北的東七裡河。準備參加平度作戰的十三團、十六團第三營、西海獨立團、南海獨立團、北海獨立團等也相繼調集平度周圍。

  天亮,我登上七裡河西側高地觀察地形。北邊是峰巒疊嶂的大澤山,那是我們的抗日根據地。南邊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現在也都成了解放區。平度就像一葉孤舟,完全陷入解放區軍民包圍之中。

  平度是膠東西部的門戶,縱橫的公路把它西與濰縣,東與萊陽,南與青島,北與龍口、煙臺聯結起來。一九三八年,國民黨軍隊張金銘部賣國投敵拱手把它送給日軍。從此,平度就成為日軍在膠東的重要屯兵場和蠶食、「掃蕩」大澤山抗日根據地的重要據點。這裡經常駐有日軍一個中隊和偽綏靖第八集團軍王鐵相的部隊。經過多年經營,平度城的工事已經相當堅固,僅在四華里長的城牆上就修起了三十多個高大的碉堡。王鐵相的三個團經過日軍的訓練,裝備了日軍「三八」式步槍,在當時來說,戰鬥力是比較強的。

  我一邊察看,一邊思考著圍攻平度城的作戰方案。

  回到指揮所時,打入敵人內部任王鐵相部副秘書長的我膠東軍區敵工科辛冠吾同志,正在那裡等著向我們彙報。

  當時平度守敵的情況是這樣的:偽綏靖軍第八集團軍王鐵相三個團守內城,偽人民自衛軍第十二師張松山部四個團守東、西、南關(平度城無北門,亦無北關),還有從掖縣及四周逃竄到平度的偽保安團及其他雜牌部隊,共六千餘人。另有彙集到平度的日軍六百余人,集中駐在城東南角的一所中學裡。

  經過辛冠吾同志長期的工作,王鐵相在日軍投降、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曾有投向我軍的動向。但是,就在這個時候,蔣介石派人到平度給王鐵相送了一封信,委任他為第九軍中將軍長,要他堅守平度,迎接「盟軍」和「國軍」在青島登陸。還指使他保存力量,擴大勢力,若平度不能支持,可以撤到青島。王鐵相一下子就變了卦,他馬上召集會議,宣佈改變番號,並且在會上洋洋得意地說:「倒了大皇軍,來了蔣委員長,背後還有美國人,這是我王鐵相的天命。」並且準備暗害辛冠吾同志。

  據俘虜供稱:城內敵偽已打好行李,並瘋狂捕抓民夫,準備逃跑。

  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時機。不打,敵人逃跑了,那就會遺禍無窮;打,當時在兵力對比上,我們並不佔優勢。

  力量的對比,首先是軍心士氣的對比。我軍是正義之師,勝利之師,正以橫掃千軍如卷席之勢,兵臨平度城下,在聲威和士氣上已完全壓倒了敵人。敵人已是樹倒猢猻散,人心潰亂,毫無鬥志,這樣的敵人再多也是可以打敗的。此外,敵人還有許多不能克服的弱點:(1)敵兵雖多,但除王鐵相部外,都是臨時潰逃而來,他們戰鬥力不強,又無統一指揮,互不協調,矛盾重重。張松山的部隊想進城,都被王鐵相堅決拒絕;(2)平度城區很小,整個城區不到兩平方公里,兵多難以展開,反而會互相掣肘;(3)平度已是一座孤城、死城,逃無出路,來無援兵,甕中之鼈,只等挨打就殲。再說,黨在平度城的工作有較好的基礎。精兵銳師對潰軍,兵少偏要打個大勝仗。

  至於那六百多日軍,確實是個難題。它和偽軍不同,有較強的戰鬥力。從我們當時的力量來看,要一下子把它吃掉還是困難的。但這只是問題的一面,另一面也是本質的一面,是整個日本帝國主義已經無條件投降,敵人已經成了亡國之師。從煙臺和威海的情況看,敵人是不願再替蔣介石賣命的,也不會為了偽軍與平度這一孤城而戰。這時,他們想的不是打的問題,而是如何保住性命,儘快逃跑,早日回國的問題。因此我們判斷,平度日軍的行動有兩種可能:一是在我軍政治攻勢與軍事壓力下放下武器繳械投降;二是丟開偽軍自己逃跑。不論出現那種可能,對我軍攻殲平度偽軍都是有利的。當然敵人也可能作最後的猖狂一跳,配合偽軍同我作戰,這種可能性雖說較小,我們也應作適當準備,並在打法、部署上儘量避免出現這種情況。

  基於這種分析,攻城作戰決定分兩步走:第一步先占城關消滅偽軍張松山部,這樣既可以孤立和穩住日軍,又可以分化偽軍,各個殲滅;第二步再集中兵力攻城。在部署上,先不攻南關,虛留生路,且看日軍如何動作。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