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回憶錄 > 我與浦東抗日遊擊戰 | 上頁 下頁 |
四 |
|
金子明同志,原籍浙江紹興,工人世家出身,祖父和父親都是上海的工人。看他那身打扮,好像是位學者,其實他小學畢業後只讀了一年初中,年齡還比我小一歲。1933年他在世界書局當店員,加入世界語協會,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1936年入黨,在去浦東之前,主要領導上海印刷業工人革命活動和抗日救亡工作。他活動能力強,善於接近群眾,十分刻苦好學,不僅自學英語,還兼學法語、俄語、德語,知識面廣,會說能寫,思想敏捷,作風踏實,在我心目中,他不僅是領導,而且還是位大知識分子。在整個抗日戰爭時期,他一直是浦東以及路南特委和凇滬地委主要領導人(解放後,他任全國總工會國際聯絡部副部長,對外文委交際司長,對外友協副秘書長)。金子明同志眼睛高度近視,不宜跟隨部隊活動,開完會,他就離開了部隊。我留在部隊,開始了軍事鬥爭的生涯。 ※第二章 複雜嚴峻的鬥爭環境 §1.群雄紛爭 南匯、奉賢、川沙三縣,位於上海東南部,它夾在長江和錢塘江口之間,東南的尖端下垂在東海裡,南北長達65公里,東西約40公里,這個地區習慣上稱浦東地區,有時也稱浦東半島。黃浦江這條大上海的母親河,把浦東和浦西一分為二,由於交通阻隔,相對於浦西的繁華都市,浦東當時大部分地區仍然是一個自然經濟為主的荒僻農村。 從地理上看,浦東三面環水,海岸線長達158公里。西北是寬闊的黃浦江,東臨浩瀚的東海,南依波濤洶湧的杭州灣,只有西南經金山衛方向有一條通向浦西和杭嘉湖地區的陸路。這裡的金山嘴、柘林等地,歷來是抗倭禦敵的海防要地。1937年「八一三」,日本法西斯就是從金山衛登陸,使國民黨幾十萬守軍處於被動地位。 日本侵略軍佔領上海,浦東成為日偽軍駐守上海的戰略防地。國民黨政府軍敗退上海後,又以「別動隊」和後來的「忠義救國軍」名義活動在浦東。各種政治背景的,打著各種旗號的政治勢力和武裝團夥,也粉墨登場,出現了群雄割據、邪惡忠良、犬牙交錯的混亂局面。 日軍方面,駐在上海地區的是華中派遣軍第十三軍團第十三師團,即小林師團。在上海外圍和浦東地區的日軍主要是守備隊,有近千人。他們扼守據點,不輕易出動,重點佈防在沿黃浦江的川沙、高橋、高圩、洋涇、三林一線和南匯、奉賢縣城周圍。另外,還有討伐隊和憲兵隊,擔負主動出擊抗日武裝力量的任務,比較機動靈活,破壞性突擊性大。 偽軍方面,是汪偽軍事委員會管轄下的反共和平救國軍,簡稱和平軍。標誌是國民黨旗幟上面加一條黃色標記。在上海郊區是以丁錫山為師長的偽暫編第二軍第十三師。丁錫山部原為「忠義救國軍」八支隊,日軍在浦東大掃蕩後,丁投降日軍當了偽軍。丁部下轄2個旅,駐浦東的是二十五旅五十團,團長顧立峰。因內訌顧在上海被刺身亡。「浦委」朱人俊同志抓住這個機會,通過關係拉攏該團特務營營長胡漢雄,並讓胡當了團長。這樣我黨的力量開始大規模地滲透到五十團。丁錫山在浦東實際上不能完全控制五十團,真正聽丁指揮的只有奉賢的偽團長韓惠山和偽二十五旅旅長李啟蒙。抗戰勝利前夕,丁錫山走投無路,在我黨的教育幫助下起義投誠我軍。 偽軍系統除丁部外,還有屬汪偽財政部長周佛海系統的熊劍東的稅警隊;屬偽上海市長陳公博的上海警察局長盧英的武裝警察大隊。此外,還有日偽地方保安團,如南匯的劉鐵城,奉賢的張英傑、張思功等雜牌部隊。皇協保安團,由日軍直接掌握,但編入偽軍序列。 中間勢力最為複雜,都是些腳踏兩頭船的地方實力派。這些地方實力派由於背景不同,各成體系,獨霸一方,基本宗旨是謀取私利。主要有:大團以東是大地主徐家傑的勢力,家有崗樓,與幫會、黑社會有密切關係,日本人一來,他為了「保家」,拉起了一支隊伍,後被偽軍收編,徐被委任為偽二十五旅副旅長。六灶一帶是奚庚辛的地盤,奚是當地地痞,拉起了一支隊伍,後投奔丁錫山部,任五十團三營營長,活動地盤還是六灶一帶。三灶是「老黑魚」金鏡明的勢力範圍。王家路一帶是江錦松的老窠,他腳踏日、偽、我三隻船,他兒子江亞囡,當過偽軍分隊長和皇協保衛團長。老港是重要的出海通道,由蔣樹樓把持。他為了把持碼頭,結交了各路勢力,包括共產黨武裝力量。我黨張大鵬領導的海防大隊也在老港建立聯絡點。祝家橋是楊春發的勢力,楊是生意人,交往很廣。王阿弟是張阿六的學生,也把持一方。泥城、蟛蜞廟一帶,是「老熊包」控制的。這個「老熊包」姓李,大革命時期革過幾天命,大革命失敗後,搖身一變,成為土匪地頭蛇。沈莊、鶴沙(即下沙)一帶還有沈阿大。周浦以南到邵家樓有馬伯生部的王伯祥一大隊。大團附近還有漢奸韓鴻生的女婿偽保安三團二大隊長胡勁用等等。這批「有槍便是草頭王」的實力派,與日軍、偽軍、國民黨反動勢力既有聯繫又有矛盾,有的為我們做了不少事,如蔣樹樓、楊春發、王阿弟等,有的堅決反共賣國,如韓鴻生等。 國民黨的力量主要是「忠義救國軍」。上海地區的「忠救軍」,基地設在安徽廣德、郎溪境內。「忠救軍」的反共態度比一般頑軍堅決,基本成員是經過專門訓練的特務、國民黨的散兵游勇和地痞流氓。在浦東還分「洋忠救」和「土忠救」兩類。「洋忠救」屬戴笠的嫡系,都是外地人,如鮑步超、馬超凡、張熙明等等;「土忠救」有馬伯生、王八妹、張阿六(即張惠芳)等等,都是本地人。馬伯生是軍統特務,手下有二三百人,奉賢的齊賢橋是他的老窠。張阿六基地在川沙白龍港。王八妹在金絲娘橋一帶。王八妹的男人是太湖老土匪,男人死了,一些徒子徒孫聚集在她周圍,都喊她師娘。穀守信有二三百人,在奉賢到南匯的沿海一線,日軍大「掃蕩」後逃回廣德。還有艾慶璋,又稱艾鬍子,有近千人,活動于馬伯生地盤。這些所謂「抗日隊伍」,其真實目的是搶地盤,對付共產黨。「洋忠救」、「土忠救」一般都反共,但反共的程度和方式不同。 我黨在浦東面臨的抗日鬥爭的政治、軍事環境是極為嚴峻和複雜的。 中共江蘇省委對浦東地區開展抗日鬥爭的基本方針是,無論浦東鬥爭形勢多麼複雜艱巨,必須把我黨領導的抗日武裝鬥爭長期堅持到底,從戰略上,對上海這個政治經濟中心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2.落子得法,全盤皆活 浦東的政治軍事鬥爭環境是嚴峻的。在軍事上我黨力量弱小,政治上群眾還不瞭解我們。我們能否在這裡長期堅持抗日遊擊戰爭?毛澤東在《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書中,明確告訴了我們:「平地較之山地當然差些,然而決不是不能發展遊擊戰爭,也不是不能建立任何的根據地。」「江南的太湖地帶和沿江沿海一切敵人佔領區域的港汊地帶,都應該好好地組織遊擊戰爭,並在河湖港汊之中及其近旁建立起持久的根據地,作為發展全國遊擊戰爭的一個方面。」(《毛澤東選集》第二卷,第420~421頁。)毛澤東關於開展抗日遊擊戰爭可能性的分析,指出了在蘇南平原,在江河湖港汊之中進行抗日遊擊戰爭是完全可能的。我們對浦東開展敵後遊擊戰爭充滿信心。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