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我的前半生 | 上頁 下頁 |
考驗(1) |
|
我的自我估計,又過高了。我遇到了考驗。 全國各個生產戰線上都出現了大躍進的形勢,所方在這時向我們提出,為了讓思想跟上形勢,加緊進行學習改造,有必要進行一次思想檢查,清除思想前進途中的障礙。辦法是在學習會上每人談談幾年來思想認識上的變化,談談還有些什麼問題弄不通。別人可以幫助分析,也可以提出問題要本人講清楚。在輪到我的時候,發生了問題。 我談了過去的思想,談了對許多問題的看法的變化,在徵求意見時,有人問我:「像我們這樣出身的人,跟日本帝國主義的關係是深遠的,在思想感情上還可能有些藕斷絲連。你跟日本人的關係不比我們淺,別人都談到了這個問題,你怎麼一點沒談?難道你就沒有嗎?」 「我對日本人只有痛恨,沒什麼感情可言,我跟你們不一樣。」 我的話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有人說:「你為什麼這樣不虛心?你是不是還以為比人高一等?」有人說:「你現在是什麼感情?難道你比誰都進步?」有的人舉出許多過去的例子,如我去日本作的詩,我扶日本皇太后上臺階等等,說明我當時比誰都感激日本人,現在卻全不承認,令人難以置信。我回答說,我過去與日本人是互相利用,根本不是有感情;我並非看不起在座的人,只是直話直說。這番解釋,並沒有人同意。後來,當我談到逃亡大栗子溝心中懼怕的情形,有人問我:「日本人要送你去東京,先給你匯走了三億日圓準備著,你不感激日本帝國主義嗎?」 「三億日圓?」我詫異起來,「我不知道什麼三億日圓!」 其實,這不是一件多大的問題。日本關東軍從偽滿國庫裡提走了最後的準備金,對外宣稱是給「滿洲國皇帝」運到日本去的。這筆錢我連一分錢都沒看見過,別人都知道這件事,井不當做我的罪行,不過是想瞭解一下我當時的思想感情而已。我如果能夠冷靜地回憶一下,或者虛心地向別人打聽一下,我會想起來的,但是我並沒有這樣做,而是非常自信、非常堅決地宣稱:「我根本不知道這回事!」 「不知道?」許多知道這回事的人都叫起來了,「這是張景惠和武部六藏經手的事,張景惠這才死,你就不認帳啦?」又有人問我:「你在認罪時難道沒寫這事嗎?」我說沒有,他們就更驚異了:「這件事誰不知道呀!」「這可不是三百三千,這是三億呀!」 到了晚上,我這才認真地回憶了一下。這一想,我忽然想起來了。在大栗子溝時,熙洽和我說過,關東軍把偽滿銀行的黃金全弄走了,說是給我去日本準備日後生活用的。這一定就是那三億日元了。那時我正擔心生命的危險,竟沒把這回事放在心裡。第二天,我又向別人問過,確實是這回事,因此在小組會上向大家說了。 「你從前為什麼隱瞞呢?」幾個人一齊問。 「誰隱瞞?我本來就是忘了!」 「現在還說忘了?」 「現在想起來了。」 「怎麼從前想不起來?」 「忘了就是忘了!不是也有忘事的時候嗎?」 這一句話,引起了難以應付的議論:「時間越久越記得起,越近倒越忘,這真奇怪。」「原來明明是有顧慮,卻不敢承認。」「毫無認錯的勇氣,怎麼改造?」「沒有人相信你的話。政府保險再不上你的當。」「你太喜歡狡辯了,太愛撒謊了!」「這樣不老實的人,能改造嗎?」…… 我越辯論,大家越不信,我想這可麻煩了,人人都認為我在堅持錯誤,堅持說謊了,如果反映到所方去,眾口一詞,所方還能相信我說的嗎?腦子裡這樣一想,活像有了鬼似的,馬上昏了頭。我本來沒有他們所說的顧慮,現在卻真的有了顧慮。「以曾子之賢,曾母之信,而三人疑之,則慈母不能信也!」想起這個故事,我失掉了所有的勇氣,於是我的舊病發作了——只要能安全地逃過這個難關,什麼原則都不要了。不是檢討一下就可以混過去嗎?好,我承認:我從前是由於顧慮到政府懲辦,沒有敢交代,現在經大家一說,這才沒有顧慮了。 三億元的事固然是真的忘了,然而在這個問題上,卻正好把我靈魂深處的東西暴露了出來。 以後小組裡再沒有人對我的問題發生興趣了,可是我自己卻無法從腦子裡把這件事拋開。我越想越不安,覺得事情越糟。明明是忘了,卻給說成是隱瞞;我害怕政府說我不老實,偏偏又不老實,說了假話。這件事成了我的心病,我又自作自受地遇到了折磨。 在從前,我心中充滿了疑懼,把所方人員每件舉動都看成包含敵意的時候,我總被死刑的恐懼所折磨。現在,我明白了政府不但不想叫我死,而且扶植我做人,我心中充滿了希望,不想又遇到了另一種折磨。越是受到所方人員的鼓勵,這種折磨越是厲害。 有一天,看守員告訴我,所長找我去談話。我當時以為一定是問我那三億日元的事。我估計所長可能很惱火,惱我受到如此待遇,卻仍舊隱瞞罪行不說。如果是這樣,我真不知怎樣辦才好。但同時也另有一種可能,就是所長會高興,認為我承認了錯誤,做了檢討,說不定因此稱讚我幾句。如果是這樣,那就比罵我一頓還難受。我心裡這樣搗了一陣鬼,等進了所長的接待室,才知道所長談的完全是另外一件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