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我的前半生 | 上頁 下頁
不絕的希望(1)


  有一天,我在御花園裡騎自行車玩,騎到拐角的地方,幾乎撞著一個人。在宮裡發生這樣的事情,應該算這個人犯了君前失禮的過失,不過我倒沒有理會。我的車子在那裡打了個圈子,準備繞過去了,不料這個人卻跪下來不走,嘴裡還說:「小的給萬歲爺請安!」

  這人身上的紫色坎肩,和太監穿的一樣。我瞅了他一眼,看見他嘴上還有一抹胡茬子,知道他並不是太監。我騎著車打著圈子問他:「幹什麼的?」

  「小的是管電燈的。」

  「噢,你是幹那玩藝的。剛才沒摔著,算你運氣。幹麼你老跪著?」

  「小的運氣好,今天見著了真龍天子。請萬歲爺開開天恩,賞給小的個爵兒吧!」

  我一聽這傻話就樂了。我想起了太監們告訴我的,北京街上給蹲橋頭的乞丐起的諢名,就說:「行,封你一個『鎮橋侯(猴)』吧!哈哈……」

  我開完了這個玩笑,萬沒有想到,這個中了官迷的人後來果真找內務府要「官誥」去了。內務府的人說:「這是一句笑話,你幹麼認真?」他急了:「皇上是金口玉言,你們倒敢說是笑話,不行!……」這件事後來怎麼了結的,我就不知道了。

  那時我常常聽到師傅們和太監們說,內地鄉下總有人間:「宣統皇帝怎麼樣了?」「現在坐朝廷的是誰?」「真龍天子坐上了寶座,天下就該太平了吧?」我的英國師傅根據一本刊物上的文章說,連最反對帝制的人也對共和感到了失望,可見反對帝制的人也變了主意。其實人們念叨一下「前清」,不過是表示對軍閥災難的痛恨而已。我的師傅們卻把這些詛咒的語言抬了來,作為人心思舊的證據,也成了對我使用的教材。

  不過中了迷的人,在徐世昌時代的末期,倒也時時可以遇到。有個叫王九成的商人,給直系軍隊做軍裝發了財,他為了想得一個穿黃馬褂的賞賜,曾花過不少功夫,費了不少鈔票。太監們背後給他起了一個綽號,叫散財童子。不知他通過什麼關節,每逢年節就混到遺老中間來磕頭進貢,來時帶上大批鈔票,走到哪裡散到哪裡。太監們最喜歡他來,因為不管是給他引路的,傳見的,打簾子的,倒茶的,以及沒事兒走過來和他說句話兒的,都能得到成卷兒的鈔票。至於在各個真正的關節地方花的錢,就更不用說了。最後他真的達到了目的,得到了賞穿黃馬褂的「榮譽」。

  為了一件黃馬褂,為了將來續家譜時寫上個清朝的官銜,為了死後一個諡法,那時每天都有人往紫禁城跑,或者從遙遠的地方寄來奏摺。綽號叫梁瘋子的梁巨川,不惜投到北京積水潭的水坑裡,用一條性命和泡過水的「遺折」,換了一個「貞端」的諡法。後來伸手要諡法的太多了,未免有損小朝廷的尊嚴,所以規定三品京堂以下的不予賜諡,以為限制。至於賞紫禁城騎馬,賞乘坐二人肩輿,賜寫春條、福壽字、對聯等等,限制就更嚴些。那時不但是王公大臣,就是一些民國的將領們如果獲得其中的一種,也會認為是難得的「殊榮」。那些官職較低或者在前清沒有「前程」,又沒有王九成那種本錢,走不進紫禁城的人,如當時各地的「商紳」之類,他們也有追求的目標,這便是等而下之,求遺老們給死了的長輩靈牌上「點主」,寫個墓誌銘,在兒女婚禮上做個證婚人。上海地皮大王英籍猶太人哈同的滿族籍夫人羅迦陵,曾把清朝最末一位狀元劉春霖,以重禮聘到上海,為他準備了特製的八人綠呢大轎,請他穿上清朝官服,為她的亡夫靈牌點主。當時某些所謂新文人如胡適、江亢虎等人也有類似的舉動。我十五歲時從莊士敦師傅的談話中,知道了有位提倡白話文的胡適博士。莊士敦一邊嘲笑他的中英合壁的「匹克尼克來江邊」的詩句,一邊又說「不妨看看他寫的東西,也算一種知識」。我因此動了瞧一瞧這個新人物的念頭。有一天,在好奇心發作之下打了個電話給他,沒想到一叫他就來了。這次會面的情形預備後面再談,這裡我要提一下在這短暫的而無聊的會面之後,我從胡適給莊士敦寫的一封信上發現,原來洋博士也有著那種遺老似的心理。他的信中有一段說:

  ①清制凡都察院、通政司、詹事府以及其他諸卿寺的堂官均稱為京堂,除左都禦史外都是三、四品官。後來京堂便兼用為三、四品京官的虛銜,因此,三品京堂即是指三品京官。

  我不得不承認,我很為這次召見所感動。我當時竟能在我國最末一代皇帝——歷代偉大的君主的最後一位代表的面前,占一席位!

  更重要的是,紫禁城從外國人的議論上也受到了鼓舞。莊士敦曾告訴我不少這方面的消息。據他說,很多外國人認為復辟是一般中國人的願望。他有時拿來外文報紙講給我聽,他後來抄進了他的著作《紫禁城的黃昏》中的一段,是他曾講過的。這是刊在一九一九年九月十九日天津《華北每日郵電》上的一篇題為《另一次復辟是不是在眼前?》的社論中的一段:

  共和政府的經歷一直是慘痛的。今天我們看到,南北都在劍拔弩張,這種情形只能引出這樣結論:在中國,共和政體經過了試驗併發現有缺點。這個國家的中堅分子——商人階層和士紳,很厭惡種種互相殘殺的戰爭。

  我們深信,他們一定會衷心擁護任何形式的政府,只要它能確保十八省的太平就行。

  不要忘記,保皇黨是有堅強陣容的。他們對共和體從來不滿,但由於某種原因,他們近幾年保持著緘默。顯然,他們同情著軍閥的行動,他們有些知名之士奔走于軍人集會的處所,並非沒有意義。

  那些暗地贊同和希望前皇帝復辟成功的人的論點是,共和主義者正在破壞這個國家,因而必然採取措施——甚至是斷然措施——來恢復舊日的欣欣向榮、歌舞昇平的氣象。

  復辟帝制絕不會受到多方面的歡迎,相反,還會受到外交上的相當大的反對,反對的公使館也不只一個。可是,只要政變成功,這種反對就必然消失,因為我們知道:成者為王敗者寇。

  * * *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