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戰爭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一二三


  ※第二十章 粟裕談淮海戰役

  編者按: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三大戰役中最大的一個戰役。粟裕同志是淮海戰役的組織者和指揮者之一,他生前沒有系統地談過淮海戰役,只是即席回答過有關同志的一些提問。粟裕同志的夫人楚青應中央黨史辦(文獻研究室)特別約稿,將這些談話整理成文,發表在《黨的文獻》上。《粟裕戰爭回憶錄》第一版時未將此文收入,此次再版特將此文刊出,以供讀者閱研。

  一、當有人請粟裕談淮海戰役時,粟裕說:淮海戰役是在中央軍委和總前委直接領導和指揮下取得勝利的。淮海戰役這個大題目要請小平同志來講。

  毛主席對淮海戰役有一句精闢的概括:一鍋夾生飯,硬是被你們一口一口地吃下去了。我的理解,是指淮海戰役發展成為南線戰略決戰並取得勝利的條件,不是一開始就成熟的,形勢的發展變化多端,中央軍委、總前委審時度勢,統一籌劃,集中集體的智慧,正確指導了戰役全過程,充分發揮了主觀能動性,還乘敵之隙,充分利用了敵人的錯誤,終於取得了偉大的勝利。所以,必須從戰局變化中,從發展階段中,來研究淮海戰役,這是應該注意的。

  二、有人請粟裕談談向中央軍委提出舉行淮海戰役建議時的考慮,粟裕說:

  談這個問題要從豫東戰役說起。在豫東戰役之前,1947年第四季度,我三支大軍已經在中原成品字形,完成了戰略展開。但蔣介石在中原還能集中較大的機動兵力。敵人利用優越的運輸條件,又常臨機變動建制,採取避實擊虛的戰法,以集中或分散對付我軍。我兵力分散時則集中進犯,我兵力集中時則後縮,敵我兵力想當時則與我糾纏。一段時間裡敵我形成拉鋸狀態。

  為改變中原戰局,發展戰略進攻,我反復考慮了我軍的作戰方針,認為面對敵人的新情況,我軍必須把殲滅戰發展到更大規模。如果我軍不能集中更大兵力,打更大規模的殲滅戰,而是打中、小規模的殲滅戰,戰機就很難尋找。當時三支大軍各自對付當面敵人均顯不足。從華野外線兵團的兵力來看,徹底殲滅敵人一路的力量是夠的,但必須鄰區協助打援或箝制。

  我估計,只要我軍能打兩三個大殲滅戰,形勢必將改觀。為此,我於1948年1月22日向中央軍委建議,三支大軍採取忽集忽分的作戰方針,以集中更大兵力,尋殲敵人重兵集團,兼顧開闢新區工作。1948年4月18日我向中央建議華野1、4、6縱暫不渡江,會同3、8、10等縱隊,並在中原野戰軍配合下,集中于黃淮海地區打大殲滅戰,也是基於上述考慮出發的。

  豫東戰役殲敵九萬多人,證明打大殲滅戰的想法符合實際。解放戰爭以來,隨著敵我力量的消長和戰略戰術的變化,我軍殲滅戰不斷向更大規模發展是個客觀規律。這種大殲滅戰發展下去,勢將成為同敵人的戰略決戰。而要進行這種大規模的決戰,必須考慮時機;還要考慮戰場條件和後勤供應條件。

  對於戰場和後勤供應條件,我考慮在長江以北決戰比在長江以南決戰有利得多,而在長江以北決戰,又以在徐蚌地區為最有利。因為徐蚌地區不僅地形寬闊,通道多,適宜於大兵團運動;而且大部地區是老解放區和半老解放區,群眾條件好;背靠山東和冀魯豫老根據地,地處華東、中原接合部,距華北也不遠,能得到各方面的人力、物力支援。還可以利用蔣桂之間的矛盾,集中兵力打蔣系的徐州集團。如兵出中原,我軍將處於白崇禧的武漢集團與劉峙的徐州集團之間,桂系可能參戰。

  為此,在濟南戰役前,我就考慮到打下濟南以後華野向何處出動?1948年8月23日我們在上報軍委的一個電報中提出:「兩個月以後,我們即可舉全力沿運河及津浦南下,以一個兵團攻佔兩淮及高郵、寶應,則蘇北局勢即可大大開展。」當時就是想以這一作戰行動為下一個作戰和渡江創造條件。

  濟南戰役敵人援兵沒有來,我們有必要,也有足夠的力量,同敵人在江北再作大的較量。所以,我在濟南戰役即將結束時,1948年9月24日早晨向中央軍委提出舉行淮海戰役的建議。1948年9月25日,中央軍委複示:「我們認為舉行淮海戰役,甚為必要。」

  所以說,提出舉行淮海戰役的建議,我是經過較長時間考慮的。

  三、有人請粟裕談談在淮海戰役演變為南線戰略決戰過程中個人的考慮,粟裕說:

  淮海戰役演變為南線戰略決戰,是中央軍委審時度勢,不失時機作出的戰略決策。

  我9月24日向中央軍委的建議是:戰役可分為兩個階段,攻佔兩淮,並乘勝收復寶應、高郵,而以全軍主力位於宿遷至運河車站沿線兩岸,以殲滅可能來援之敵,如敵不援或被阻,即行戰役第二步,以三個縱隊攻佔海州、連雲港。中央軍委在9月25日複電中指示:黃百韜兵團將回至新安鎮、運河車站地區,你們第一個作戰應以殲滅黃兵團於新安、運河之線為目標,殲滅兩淮、高寶地區之敵為第二個作戰,殲滅海州、連雲港、灌雲地區之敵為第三個作戰。

  先打黃百韜,加重了我們的任務,我們預計第一仗打黃百韜是個大仗、硬仗。

  但是,這時的淮海戰役計劃,還只是由華野在中野的戰略配合下來進行的。中央軍委在10月11指示中提到:孫元良三個師將東進,望劉伯承、陳毅、鄧小平即速部署攻擊鄭徐線牽制孫兵團。這個指示,估計淮海戰役結束「將是開闢了蘇北戰場,山東、蘇北打成一片,邱、李兩兵團固守徐蚌一線及其周圍,使我難於殲擊。」

  這時,劉伯承同志率中野兩個縱隊在豫西作戰,把敵人引向桐柏山區;陳毅、鄧小平同志率中野主力于10月22日晚攻克鄭州,24日收復開封。25日陳毅、鄧小平同志向中央軍委建議所部下一步不去淮南,而是集結於永城、毫州地區,無論出宿蚌線或打孫元良都更方便。中央軍委同意了他們的建議,並於30日指示陳、鄧進至肖縣地區,對徐宿(縣)、徐碭(山)兩線相機行動,這樣,中野、華野便將在戰役上協同作戰了。

  我於10月31日電報中央軍委:「此次戰役規模很大,請陳軍長、鄧政委統一指揮。」中央軍委於11月1日複示:「整個戰役受陳鄧統一指揮。」這就從組織領導上明確了兩大野戰軍在一個戰場進行戰役協同。這是淮海戰役演變為南線決戰的一個重要條件。

  演變為南線決戰的第二個重要條件是遼沈戰役的勝利結束,沒有遼沈戰役的勝利,我們也不敢下那樣的決心。11月2日遼沈戰役勝利結束,一個多月東北野戰軍殲敵45萬人,全國敵我力量對比發生了根本變化,我軍已在全國範圍內,在數量上、質量上、技術上都佔優勢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