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戰爭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
一二二 |
|
山東人民對戰爭的偉大支援,在淮海戰役中,表現得更為突出。淮海戰役是華東野戰軍同中原野戰軍的聯合作戰。參戰兵力約六十萬人。作戰地域,東起海州,西止商丘,北起臨城,南達淮河。參戰部隊加支前民工等每日需糧食數百萬公斤。加之氣候寒冷,供應線長,運輸不便。因此,糧食的供應,就成為淮海戰設能否取勝的一個重要關鍵。為此,毛澤東同志一再指示我們,必須統籌解決全軍連同民工一百三十萬人三至五個月的口糧、以及彈藥、草料和傷員的治療等問題。華東局發出了「全力以赴,支援前線」的指示,提出了「解放軍打到哪裡,就支援到那裡」的口號,組成了華東支前委員會,進一步加強了對支前工作的統一領導。山東人民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省吃儉用,保證了部隊用糧。 魯中有個區,預征一百萬公斤糧食,群眾卻提前兩天征糧六百—十五萬公斤,超出原計劃六倍。解放不久的濟南市寶豐麵粉廠全體職工,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搶修機器,夜以繼日地生產,產量提高一倍,為前方突擊生產麵粉六百萬公斤。在整個淮海戰役期間,山東解放區每天平均運出原糧一百五十萬公斤,在各解放區支援前線的二億二千五百萬公斤糧食中,山東就占一億一千五百萬公斤。准海戰役後期,敵人在我軍重重圍困中,因斷糧而互相毆鬥、火並,甚至掘地挖墳,以棺木死屍為柴,烤燒戰馬充饑。我軍陣地上.卻是糧足飯香,兵強馬壯。待戰役結束時,前方尚存餘糧二千多萬公斤。 山東人民不僅無私地獻出大量的糧食,而且及時克服種種田難,將糧、彈、草料源源送往前線,表現了高度的自我犧牲精神。運送中,有的民工遇到雨雪.就把自己隨身攜帶的蓑衣、狗皮,甚至脫下棉衣蓋在糧彈上。遇到山高坡陡、道路泥濘,不便推車,就卸下糧彈,改用肩扛。遇到敵機轟炸掃射,自己的同伴不幸犧牲了,就把他們車上的糧彈裝到自己車上,繼續前進。有的民工在自己帶的糧食吃完的情況下,寧肯餓著肚子,也不動用車上一粒糧。 淮海戰役的第二階段,我軍在河南水域東北陳官莊地區圍殲杜聿明集團時,北風刺骨,地凍天寒。魯中一分區為給前線送糧,從泰安經兗州、濟甯、韓莊、徐州、肖縣,到隨軍糧站,最後運到部隊炊事單位,共用了小車、火車、木船,汽車、小挑等五種運輸工具,經過七道手續,征途千里,輾轉換載,保證了前線的糧食供應。腔東有位農民,為給前線送糧,涉冰河、頂風雪,日夜奔波,鞋子磨爛了,就光著腳推車子。他帶了—根在舊社會討飯用的小竹棍,每到一地就在上面刻上地名.支前結束時,上面別滿了山東。汀蘇、安徽三個省八十八個城鎮和鄉村的名宇。這不是普通的里程記錄.而是千百萬英雄民工所走過的艱苦光榮的戰鬥歷程的縮影,是山東人民英勇支前的有力見證。 大兵團作戰,部隊總會有傷亡,能否把傷員及時搶救下來,直接關係到傷員的安危,影響著部隊的土氣。在炮火紛飛的戰鬥中,在敵我廝殺的陣地上,擔架隊員們拚著生命搶救傷員,有時在敵人火力底下不能抬也不能背,就趴在地上,再把傷員背到自己身上,馱著往前爬行。為了減少傷員的痛苦,天冷時,許多民工把自己的被子,狗皮給傷員墊在身下,把棉衣蓋在傷員身上,天熱時,在擔架上搭棚給傷員遮蔭涼。不少民工用嘴給傷員吸痰,用自己的吃飯小瓢給傷員接屎接尿,遇到敵機轟炸掃射,就爭相掩護傷員,寧願自己犧牲,也不使傷員再次負傷。原藏馬縣子弟兵團,冒著炮火搶救傷員,衝破敵人數道封鎖線,一次行軍千餘裡,把傷員安全送到後方,榮獲「陳毅子弟兵團」的稱號。渤海一分區某擔架團,在淮海戰役中,得了六十多面獎旗,榮獲「模範擔架團』的稱號。該團有位特等功臣,將自己棉袍中的棉花撕下來給傷員擦汙物、血跡,一件棉袍競撕去了半截。華東野戰軍的指戰員們都深深感謝山東人民。他們說;有這樣的擔架隊隨軍救護,打起仗來心裡踏實,負了傷准能被搶救下來,從而更加鼓舞起戰鬥的勇氣和信心。 山東解放區的廣大婦女和兒童,在男青壯年大部出工支前的情況下,積極參加生產,為前線多作貢獻。她們日夜趕做軍鞋,家家碾米磨面,在柴草缺乏的時候.她們甚至拆掉自己的草房當柴,烙出煎餅支援前線。傷員從村裡轉運時,她們精心服侍,洗衣燒水送雞蛋;部隊行軍從村裡通過時,她們在路兩旁擺設茶水站,將一碗碗深情的大棗水、綠豆湯送到每個戰士的面前;部隊道路不熟時,她們就主動當嚮導,帶路走在前;部隊住下時,她們又帶上針線,補補連連,挨班慰問。指戰員們親身體會到,解放區處處有親人,村村都溫暖。 山東人民還在我軍前進時,修橋補路,使部隊行軍作戰,暢通無阻。有的農民將自己的大車推到河水中,給部隊架橋,有的甚至拆了自己的房子,用木料作橋樑。淮海戰役前,敵人將徐州北邊茅村鐵橋炸毀,妄圖阻止我軍前進,要修復需半月時間。我軍為能迅速前進,圍殲敵人,必須儘快將橋修好。為此我們要求魯中南區黨委想盡一切辦法,三天之內將橋修通。魯中南區黨委派專人負責,發動群眾,結果只用兩天半就把橋修通了。當我們在指揮所裡接到這個報告時,都被山東人民這種英勇頑強,戰勝困難,堅決完成任務的精神所感動。 每當回憶山東人民對解放戰爭的全力支援,我就仿佛又回到了當年的華東戰場,聽到了那隆隆的炮聲和千萬輛支前小車發出的有節奏的鳴響,也仿佛看到了英雄的山東民兵和浩浩蕩蕩的支前民工在隨軍轉戰、奮勇支前的情景。我不由地想起了陳毅同志在《記准海前線見聞》中的詩句: 幾十萬,民工走不通, 駿馬高車送糧食, 隨軍旋轉逐西東, 前線爭立功。 擔架隊,幾夜不曾睡, 穩步輕行問傷病: 同志帶花最高貴, 疼痛可減退? …… 這就是對當時民工支前的真實寫照。淮海戰役勝利結束後,山東人民又「推起小車下江南」,同其他解放區的人民—起,參加了渡江戰役,解放南京、上海,一直隨軍打到浙江、福建等地。山東人民支援解放戰爭的英雄業績,將永垂史冊,永放光輝。 早在一九三四年一月,毛澤東同志就曾經說過:「真正的銅牆鐵壁是什麼?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今天,當我們回憶山東人民對解放戰爭的巨大支援的時候,重溫毛澤東同志的這段話,仍然感到十分親切,完全正確。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已經引起了作戰方法的變革,未來的反侵略戰爭必將極大地不同於過去的革命戰爭。但是,人民戰爭的根本性質,是不會改變的。我們要蠃得戰爭的勝利,仍然必須堅持人民戰爭的思想。真正的銅牆鐵壁,仍然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人民群眾,這是肯定無疑的。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