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戰爭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一一五


  面對上述總形勢,我作了一些設想,從經營發展建設江南出發,渡江以和平的方式為最好,但從總體上來講,我們又必須立足于天津方式,立足於以戰鬥去解決問題。在用戰鬥方式解決問題時,還再儘量降低戰爭的破壞程度,儘量減少戰爭對城市和重要建築、工業設施的直接破壞,並儘量不使敵軍流散,力爭聚殲,以減少蔣軍流散為匪的禍害。為此,在戰役中應力爭作到:在渡江前認真準備,周密部署,加強偵察和訓練,儘量減少渡江的傷亡,保持突破江防後的銳氣和實力。突破江防後,對江防之敵迅即採取兜殲戰術,不使其逃竄或流散,設法減少或不給敵人以據城固守的可能,盡可能多地在野戰中消滅敵人。在攻取大城市時,我們不能採取雖消滅了敵人,卻打爛了城市的戰法,如把上海等大城市打爛了,對全國的經濟建設影響就太大了。

  【打過長江去】

  從一九四九年—月起,國民黨政府在和談煙幕下,加緊修建長江防線,將京滬警備司令部擴大為京滬杭警備總司令部,任命湯恩伯為總司令,統一指揮蘇、浙、皖及贛東的軍事,會同駐在武漢的華中軍政長官白崇禧共同負責長江防禦。其作戰方針是:「以長江防線為外圍,以京滬杭三角地帶為重點,以淞滬為核心,採取持久防禦方針,最後堅持凇滬,然後待機反攻」。敵人防禦部署是:湯恩伯指揮的七十五個師,約四十五萬人,佈防於湖口至上海八百公里的地段上(重點置於南京、上海之間),其中在江防第一線的有五十四個師,位於浙贛路上擔任第二線防禦的有二十一個師。白崇禧指揮的四十個師,約二十五萬人,,佈防於湖口至宜昌近一千公里地段上,其中在江防第一線的有二十七個師,在第二線上有十三個師。另以江防艦隊和第二艦隊共一百三十餘艘艦艇,分別位於長江中下游,以三百餘架飛機分置於南京、上海、武漢等地,協同陸軍進行防禦。敵人防禦的明顯特點是第一線兵力單薄,縱深空虛。

  長江是我國的第一大江,下游江面寬處達十餘公里,歷來被稱為天塹。對我來說,長江並不是陌生的,抗日戰爭時期,我曾率部往返三次渡過長江,當時敵強我弱,我們只能採取趨敵所不意、避實就虛的做法,選擇在敵人薄弱部位進行偷渡。這—次渡江形勢已大為不同,我們可以採取大部隊公開地、寬正面地以強渡的方式渡江,可以說是以實擊實。我們選擇這樣的戰法,是建立在我軍強大優勢條件下的,我軍的炮火已空前強大,可以壓制對岸敵人的火力,在一定範圍內,還有能力對付敵人的兵艦和空軍。而敵人兵力、火力不足,防守空隙甚大。我軍寬正面渡江,敵防不勝防,使我渡江有絕對成功之把握。但是,水戰不同于陸戰,除了陸戰所必須的準備外,還必須對沿岸的地形、水情、氣候等進行仔細的調查,對渡江器材進行周密的計算;對部隊和船工進行有力的政治動員和訓練,把各項準備工作進行得更充分、更扎實、更科學、更嚴密。

  我們渡江的準備工作,可以說從一兒四八年初就開始了.那時為了執行中央軍委耍我率第一、第四、第六縱隊渡江南進的任務,我派出一個加強營,帶四十挺機關槍和全營武裝,還帶了二百余名幹部前往皖南。另請中原局派出一批幹部到皖江地區和含山、和縣、巢湖地區工作,以後我們又派出十個營,組成以孫仲德為司令,譚啟龍為政委的先遣縱隊,並隨帶部分地方幹部南下江邊工作。在江邊廣泛發動群眾,進行調查研究,對長江的渡口、水文以及相連的湖河港汊作了詳細調查,繪製了地圖。與此同時,我又請東北代為購置了一些引擎,將民船改裝汽船。這些工作對大部隊順利過江起了重要的作用。

  淮海戰役結束後,我華東野戰軍未立即開往江邊,而是開赴徐州和海州地區整訓,以免大軍集結江邊的時間過長,糧食供應困難,被迫大量北糧南調,浪費人力物力。在整訓期間,我們全面都署了渡江的各項準備工作,並以兵團為單位組織軍、師幹部率偵察隊先期赴江邊偵查,瞭解情況。

  在此期間,我們組織全軍學習毛主席寫的《將革命進行到底》和中央政治局會議一九四九年一月八日通過的《目前形勢和黨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務》,廣泛展開新區政策、城市政策的學習,進行紀律教育,為我軍渡江南下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礎。各兵團於三月上旬先後到達渡江作戰出發位置,進行深入具體的準備。至四月初.全軍已收集到各種類型的木船八千餘隻,自製了-部分汽船和可運送火炮、車輛、騾馬的竹筏和木排;動員了近萬名船工,從部隊挑選和訓練了數千名水手,滿足了載運第一梯隊渡江的需要。為了提高船工參戰的積極性,召開了船工誓師大會,制定船隻損壞賠償辦法和船工傷亡優撫條例。與此同時,軍民共同進行渡江作戰的戰術和技術訓練。為了順利地航渡和成功地突破敵防線的灘頭陣地,各部隊利用湖泊及內河進行了游泳、划船、上下船、水上射擊、打擊敵艦、灘頭爆破,登陸衝擊等戰術的技術演練。並利用黑夜在長江中組織試航。各軍均派出偵察部隊過江對南岸地形進行實地偵察,井在南岸建立隱蔽點線關係。

  我們還遵照中央軍委關於統一全軍組織及部隊番號指示,對部隊進行了整編。華東野戰軍在淮海戰役中斃傷俘敵軍四十四萬三千餘人(內起義投誠四萬四千多人),我方傷亡十萬零五千餘人。由於我軍執行在強大政治工作保證下的即俘即補政策,部隊增補了大量解放戰士,到一九四九年一月,我軍己由淮海戰役前的四十二萬人發展為五十五萬多人。經過整編,華東野戰軍改稱第三野戰軍,陳毅任司令員,我和譚震林分任副司令、副政委,張震為參謀長,唐亮為政治部主任,鐘期光為政治部副主任。下轄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兵團。第七乓團司令員王建安、政委譚啟龍,第八兵團司令員陳士榘、政委袁仲賢,第九乓團司令員宋時輪、政委郭化若,第十兵團司令員葉飛、政委韋國清。每個兵團下轄四個軍,特種兵縱隊直屬野戰軍。通過整編統一了編制,充實了幹部和兵員,進一步提高了戰鬥力。

  二月上旬,總前委初步確定渡江作戰的部署:以第三野戰軍的四個兵團(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兵團)和第二野戰軍的一個兵團(第三兵團)為渡江第一梯隊;第十兵團在江陰、揚州段;第八兵閉在南京東西段;第九兵田在蕪湖東西段;第七兵團在銅陵、貴池段;二野第三兵團在安慶東西段;以第四、第五兵團的五個軍為總預備隊。同時,建議第四野戰軍派三個軍十余萬人迅速南下,進至武漢地區牽制白祟禧集團。

  四月一日,總前委在鄧小平同志的主持下制定了《京滬杭戰役實施綱要》,並在四月三日得到軍委批准。綱要指出;我軍的戰役目的是,以第二、第三兩野戰軍全部,殲滅上海、鎮江、南京、蕪湖、安慶等地及浙贛線蔣軍的全部或大部,佔領蘇皖南部及浙江全省,奪取京滬杭,徹底摧毀國民黨反動政府的政治、經濟中心。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