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戰爭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一〇一


  沙土集戰役的勝利,不僅從根本上扭轉了我軍在魯西南的被動局面,為恢復和建設魯西南根據地創造了條件,為向豫皖蘇進軍打開了道路,而且迫使敵人從大別山區和山東內線戰場抽調四個師馳援魯西南,有力地配合了劉鄧大軍和山東內線我軍的行動。九月十一日,中央來電鼓勵全軍,指出:「鄆城沙土集殲滅五十七師全部之大勝利,對於整個南線戰局之發展有極大意義」,中央在電報中要求我們努力完成「在黃河、淮河、運河、平漢之間創造鞏固根據地,協助劉鄧、陳謝創造鄂豫皖與鄂豫陝兩大根據地,協助饒黎譚保衛山東根據地,協助蘇中蘇北恢復根據地之偉大任務」,並且指出,「你們處在上述四大根據地之中間地帶,你們的勝利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中央的電報,使全軍深受鼓舞。我們抓緊戰後休整期間,組織學習了中央九月一日《解放戰爭第二年的戰略方針》的指示,經過整頓思想,整頓組織,進行了南下豫皖蘇的動員準備工作。九月下旬,除以第十縱隊、晉冀魯豫第十一縱隊繼續留在魯西南箝制敵人外,主力越過隴海路南下,進入了豫皖蘇。這樣,劉鄧大軍、陳謝兵團和華野外線主力部隊,在中原形成了品字形的有利態勢。十月八日,毛澤東同志為中共中央起草的電文中指出:「我劉鄧、陳粟、陳謝三軍共四十八個旅,約四十萬人,業已在長江、黃河間立住腳跟」。

  一九四七年七月至九月,不僅是華東戰區的一個轉折點,也是整個戰爭的一個轉折點。毛澤東同志在《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一文中指出,一九四七年七月至九月,人民解放軍即已轉入全國規模的進攻,「這是一個歷史的轉折點。這是蔣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這是一百多年以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這是一個偉大的事變」。華東野戰軍在這一偉大的事變中,勝利地實現了本身的轉折,因此這一段戰史意義很大,是值得一書的。

  ※第十六章 豫東之戰

  一九四八年六七月間,遵照中央軍委和毛澤東同志的戰略決策,我華東野戰軍外線兵團(注)和中原野戰軍一部,在河南省東部地區同國民黨軍隊進行了一次重要的戰役決戰,即豫東戰役,也叫開封、睢杞戰役。這次戰役,是一次包括攻堅戰和運動戰在內的規模較大,持續時間較長的大兵團作戰,也是我親身經歷的最複雜、最劇烈、最艱苦的戰役之一。

  在這次戰役中,敵我雙方都投入了較大的兵力。除了戰略上配合作戰的部隊外,我軍直接參戰的有華東野戰軍外線兵團的七個縱隊和一個特種兵縱隊,中原野戰軍兩個縱隊,已經冀魯豫軍區和豫皖蘇軍區的部分兵力,共約二十萬人;敵軍直接參戰的十二個整編師,三個快速縱隊,以及特種兵部隊和保安部隊等,共約二十五萬人。經過開封、睢杞兩個階段共二十個晝夜的連續作戰,我軍全殲敵人一個兵團部、兩個整編師部、四個正規旅、兩個保安旅、一個正規團和三個保安團,並殲滅其他援敵一部,共九萬餘人。這是華東野戰軍主力轉入外線作戰後進行的第一個大殲滅戰,也是在解放戰爭開始以後的整整兩年中華東野戰軍進行的一次最大的殲滅戰。在這次戰役中,我軍廣大指戰員不畏艱險,不怕困難,頑強奮戰,表現了無比的勇敢和偉大的犧牲精神。我寫這篇回憶錄,首先是為了紀念在這次戰役中英勇獻身的烈士們;同時,也期望能為研究我軍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和大兵團作戰的指揮問題提供一些情況,和同志們共同探討。

  注:華野外線兵團包括第一、第三、第四、第六、第八、第十縱隊和兩廣縱隊、特種兵縱隊。一九四八年三月,華野奉中央命令,將所屬野戰部隊編組為四個兵團,即以外線兵團的第一、第四和第六縱隊組成第一兵團(亦稱粟裕兵團),粟裕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葉飛任副司令員兼第一副政治委員;第三、第八和第十縱隊組成第三兵團(亦稱陳唐兵團),陳士架兼司令員,唐亮兼政治委員;以內線兵團的第七、第九和第十三縱隊組成第二兵團(亦稱山東兵團),許世友任司令員,譚震林兼政治委員;第二縱隊及華中第十一和第十二縱隊組成第四兵團(亦稱蘇北兵團),韋國清任司令員,陳丕顯任政治委員。

  【集中兵力,大戰中原】

  一九四七年六月底和七月,晉冀魯豫野戰軍(即後來的中原野戰軍)強渡黃河,發起魯西南戰役,揭開了我軍戰略進攻的序幕。隨後,我軍在全國各戰場逐步展開戰賂進攻。到一九四七年底,解放戰爭的整個形勢發生了有利於中國人民而不利於國民黨反動派的重大變化。國民黨軍隊在戰略上已失去主動,「全面進攻」、「重點進攻」和「全面防禦」均遭失敗,而我軍則在全國各戰場進一步對敵人展開了進攻。

  在這期間,在南線的中原戰場,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千里躍進到大別山地區,初步站穩了腳跟;太嶽兵團在豫西和豫陝邊境輾轉破敵,開闢了豫陝鄂邊區;華東野戰軍舉行外線出擊,挺進到豫皖蘇地區。三路大軍猶如三把鋼刀插入敵人的腹部,乘勝完成戰略展開,相互策應,縱橫馳騁于江淮河漢之間,殲滅了大量敵人,打敗了敵人三十三個旅對大別山區的全面圍攻,擊破了敵人在中原戰場的全面防禦體系,調動和吸引了國民黨南線兵力一百六十個旅中約九十個旅在自己的周圍。這些行動,對於迫使國民黨軍隊在戰略上陷入被動地位,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蔣介石為了改變其戰略上的被動地位,一九四八年初,採取了盡可能堅守東北,力爭華北,集中力量加強中原防禦的戰略部署,改「全面防禦」為「分區防禦」。當時,在中原戰場,國民黨軍隊仍佔有一定的優勢,計有二十四個整編師,共七十九個旅,除以相當兵力配屬給各綏靖區(國民黨在中原地區劃分了八個綏靖區),擔任重要點線的防禦外,還能集中較大的機動兵力,在各要點之間往返馳援,並對我進行戰役性進攻。其戰略部署的重點仍放在大別山區,企圖不讓我軍在此建立根據地;同時,加強其長江防線,防止我軍南渡長江或西進,以確保南京和武漢的安全。大別山區橫跨鄂豫皖三省,南瀕長江,北有淮河,東臨巢湖、合肥水網地帶,西為平漢路,戰略地位很重要,但不便於大兵團作戰。在這個地區活動的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但因長期在無後方依託的條件連續行軍作戰,處境相當困難。華東野戰軍及太岳兵團向外線出擊後,同敵人形成拉鋸狀態,處境也較困難。

  在這樣的形勢下,我軍應當採取何種戰略行動來改變中原戰局,繼續發展戰略進攻呢?這是當時戰略指導上急待解決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一九四八年一月二十七日,中央軍委給我發來電示,主要內容是:為迫使敵人改變戰略部署,吸引敵人二十至三十個旅回防江南,確定華東野戰軍外線兵團的第一、第四和第六縱隊(這三個縱隊隨即組成第一兵團),由我率領渡長江南進,在南方數省執行寬大機動作戰任務。計劃在湖北的宜昌至監利之間的幾個地段渡江進入湘西,或從洪湖、沔陽(今沔城)地區渡江進入鄂南,先在湖南和江西兩省周旋半年至一年,沿途兜圈子,以躍進方式分幾個階段到達閩浙贛邊,使敵人防不勝防,完全處於被動應付的地位。渡江時間,可在二月,或五月,或秋季。中央並要我「熟籌見複」。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