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戰爭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
九八 |
|
(一)在山東內線,南麻、臨朐兩仗未能殲滅敵人,敵人佔領了膠濟線,膠東地區有被敵人佔領的危險。膠東是我華東地區的重要後方物資基地,且有數萬傷病員、家屬安置在那裡,如一旦被敵佔領,對民心、士氣、物資補給都將帶來嚴重影響。 (二)進入魯西南的五個縱隊,離開根據地,經過一個月的連續行軍作戰,十分疲勞。部隊在齊腰或齊膝的大水中和泥濘的道路上行動。作戰、機動和補給都十分困難。非戰鬥減員也很嚴重。第一、第四縱隊傷亡各約五千人,非戰鬥減員亦各約五千人。第三縱隊第七、第九師都縮編為兩個團,第一縱隊所屬三個師除第二師多轄一個地方團外,其餘只轄一個團,第十縱隊亦傷亡近兩千人。這五個縱隊的實力大減。 (三)部隊思想比較混亂,對已經開始的全國大反攻形勢產生懷疑。如有的說,「反攻是被迫的,是被敵人逐出了山東」。有的說,「反攻、反攻,丟掉山東」。部分指揮員對於無後方條件下作戰缺乏信心。 仗沒有打好,我作為戰役指揮的主要負責人,引咎自責,於八月四日午時發電向軍委作了檢討。對於下一步,我也作了冷靜的分析,認為這一段的作戰,我們的行動目標是明確的,而敵人為我們所迷惑,其行動卻很盲目;我們並沒有打敗仗,只是打了幾個消耗仗;我們達到了調動與址散敵人的目的,打亂了敵人的部署,敵人對山東的重點進攻實際上被打破了,這是戰略上的勝利。當前的關鍵是如何適應變化了的條件,在外線打好一兩個殲滅戰,以奪取戰場的主動權。 我接到軍委八月四日要我去魯西南統一指揮的電示後,向陳毅同志提出下列意見: (一)華野今後主要作戰方向和指揮重心是在外線,請陳毅司令員和我們一同西去,以加強領導。(二)現在西線的五個縱隊,實力有所下降,為進一步集中兵力,達成戰役上的優勢,建議增調第六縱隊到西線。(三)留在山東內線的第二、第七、第九縱隊,力量可以制敵,建議組成東線兵團,由譚震林、許世友二同志指揮。陳司令同意我的意見,我們將上述意見聯名上報了軍委。 同日軍委複電:「粟裕支(四日)午電悉,幾仗未打好並不要緊,整個形勢仍是好的,望安心工作,鼓勵士氣,以利再戰。」並且指出:「華東各部雖有幾仗未打好,但完成了集中兵力,分散敵人之巨大任務。」 我們立即投入新的行動準備。我們選擇的路線是,北渡黃河至山東惠民地區,從禹城附近越過津浦線,至陽谷、壽張地區。這一路都是老解放區,是我軍的後方,沒有敵人阻攔,由此南渡黃河至魯西南前線。這樣,既可以大大減少行動中的兵力消耗,又可以隱蔽我軍動向。陳毅同志還親赴渤海軍區部署。對於西線兵團今後行動打算,我於八月十八日發電報告中央軍委和華東局,建議為更有力地支援劉鄧,將西線兵團作戰地域擴展到隴海路以南,破襲津浦,威脅徐州,並以運河西岸為中心。電文摘要如下: 「陳於前日去渤海未回,十六日電所詢,僅就個人意見,提出如下各點: (一)依近日情況判斷,敵有大部隨劉鄧南去可能。果如是,則劉鄧很吃力,我們應盡一切努力多拖住一些敵人。因此,西兵團目前應在魯西南及隴海線上行動,必要時以一部挺入路南,破襲津浦,威脅徐州,才能有效拖住敵人,並尋機殲滅薄弱之敵。此計劃如能有效實施,不僅可拖住一部敵人不能南去,且可迫使魯中、膠濟線之敵抽一部分西來,如是,則又會減輕我魯中及膠濟線負擔,並使敵人進犯膠東腹地及煙臺之可能性更減少。 (二)依近日情況變化,陳唐部不致被迫隨劉鄧南下,擬再兜一兩個圈子,即北返與我們會合幹鄆城、巨野、荷澤地區,斯時我們主力仍宜位於運河西岸,鐵路北側…… (三)建議東兵團於迅速完成整補後,第一步以數個戰鬥殲滅沂水南北之二十五或八十三師為目標,第二步向臨蒙地區進擊,與西兵團相呼應…… (四)……我們擬在泰西打開局面,並與陳唐會合後,即以運河西岸為中心。」 同日,華東野戰軍致電魯中、魯南、蘇北、蘇中、渤海、膠東等軍區及饒漱石、黎玉、譚震林等同志,說明我華東野戰軍當於九月初開始大舉反攻,命令各軍區應立即集中兵力襲擊敵人後方機關及補給線,消滅還鄉團及保安團。以便爾後配合主力之有力反攻。 八月二十四日,毛澤東同志來電答覆:「粟裕同志十八日酉電意見極為正確,西兵團作戰範圍規定為黃河以南,淮河以北,運河以西,平漢以東。」這樣中央軍委賦予華野西線兵團的作戰範圍又擴展了,恢復與擴大豫院蘇解放區,與劉鄧、陳謝共同經略中原的戰略任務便明確了。電報中並指出:「我華東軍在第一年作戰中已表現自己為全國各地戰績最大的軍隊,七月,減員較大,無損大局,希望你們盡速趕至魯西南,統一指揮西兵團各縱,配合當地地方兵團完成中央賦予華東軍的偉大任務,我相信你們必能完成此種任務。」 【沙土集作戰方案的預想】 自軍委來電要我赴魯西南之後,我就不斷地思考進入魯西南後如何打好第一仗。 我軍出擊外線後,離開了老根據地,敵人調集優勢兵力,緊緊尾追並與後方守敵相配合,企圖夾擊我軍於立足未穩之際。如何在敵人統治區域內調動敵人,創造戰機,比在根據地內要困難與複雜得多。但是,只要對敵情進行認真地分析研究,還是可以找出一些規律性東西。我軍七月初進入魯西南,一個多月以來,我們沒有打過一個像樣的仗,我第十縱隊又被迫退到黃河以北休整,敵人就產生了錯覺,誤認為我軍是不能打了。國民黨中央社曾大肆喧嚷:「山東共軍已潰不成軍,不堪再戰。」還向我軍廣播勸降書說:「魯西南共軍已陷入絕境,南有隴海路,東有津浦路,北面和西面有黃河,四面被圍,無路可走。」 解放戰爭開始後,敵軍因連遭我軍殲滅,行動一直很謹慎,現在驕狂起來了,一個團也敢成一路尾坦我們。表面看來;我們活動的範圍小了,實際上是敵人被我們殲滅的可能性增大了。而且敵人所處的地理、天候條件同我們是一樣的,在大雨、泥濘中造了我們一兩個月,也是疲勞不堪的,他們軍隊的素質則是同我們不能比擬的。這些都是創造戰機的條件。特別是敵人滿以為我們要「北逃」,而陳毅同志和我卻率第六縱隊、特種兵縱隊突然南進,這是出乎敵人意料的。我設想了兩個作戰方案: 第一案是:渡河後與陳唐會合,開個會,休息幾天,補充彈藥、物資,複恢部隊體力,再打第一仗。這樣,戰役的佈置可以周到一些,易於密切協同,這是好處。但敵在發現我第六、第十縱隊渡河之後,可能謹慎靠攏,或進入據點困守,不便圍殲,這樣打開魯西南的局面就將推遲一些時間,這是不利的。 第二案是:在我們渡河之次日,由陳唐部將敵誘至距我渡河點以南三四十公里之適當地區,集中三個縱隊,包圍敵整編第五十七師或整編第六十八師,另以一個縱隊箝制敵整編第五師;我們則急率第六縱隊、第十縱隊趕去參戰。這可出敵不意,易於取勝,且能迅速打開魯西南局面,及時南下豫皖蘇配合劉鄧大軍。但戰前來不及開會,不便取得密切協同,萬一打不好對整個戰局不利。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