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戰爭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七七


  同日十二時,毛澤東同志來電:「十五日子時電悉,決心在淮北打仗甚慰。」「陳(毅)(鼎丞)(子恢)(山)(裕)(震林)團結協和極為必要。在陳(毅)領導下,大政方針共同決定(你們六人經常在一起,以免往復電商貽誤戎機),戰役指揮交粟負責」。在山東、華中兩路野戰軍靠攏後,十月一日陳毅同志在向軍委報告作戰部署時即提出:「華野、山野統一指揮」』「在軍事上多由粟下決心」。我長期在陳毅同志領導下工作,對他十分尊敬和欽佩,在他領導下心情很舒暢。現在中央、陳毅同志要我擔負這個重責,我決心竭盡全力地挑起這副擔子,當好陳毅同志的助手,使陳毅同志用更多的力量抓全域。

  從十月底到十一月初,我們在漣水西北陳師庵等地先後召開了多次幹部會議。陳毅同志針對當前戰局和兩個野戰軍統一作戰的新情況,在會上講解形勢,總結初期作戰的經驗,號召全軍進一步學習軍委和毛澤東同志所制定的「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作戰原則。樹立高度集中統一的思想,同心協力克服暫時的困難,積極完成作戰和建軍等任務。這些會議,對於提高華東全軍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對當時形勢的認識,正確理解保存地方與殲敵有生力量的關係,以及增強軍內外的團結等,都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廣大群眾繼續進行土地改革,開展節約運動和大生產運動,檢查和總結了前一段的支前工作,成立了華中北線支前司令部,統一調度蘇北地區的人力、物力支援前線,並將華中後方機關和物資逐漸向山東轉移。

  【集中兵力,打敵一路】

  我軍撤出兩淮,敵人十分驕狂。十一月底十二月初,蔣介石為配合偽國大召開後的聲勢,擬定了一個以十二個整編師(軍)二十八個旅,分四路向華中解放區進攻的計劃,妄想切斷我山東與華中的聯繫,聚殲我華中主力,在年底以前「結束蘇北戰事」。到十二月上旬,我們逐漸偵知和判明敵四路進攻的部署是:

  (一)以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第十一師協同整編第六十九師共六個半旅,由徐州綏署副主任吳奇偉指揮,以整編第十一師師長胡璉為前線指揮,由宿遷向新安鎮(現新沂縣)、沭陽進攻;(二)以另一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第七十四師協同整編第二十八師、第七軍(同整編師)共七個旅,由徐州綏署副主任李延年指揮,由淮陰、淮安向漣水進攻,爾後繼續北犯阿湖,配合宿遷北犯之敵打通隴海路東段交通,並策應該地陰謀叛變之原起義偽軍郝鵬舉部的所謂「反正」;(三)以第一綏區李默庵部之整編第六十五師、第八十三師、第二十五師共六個旅,由東台向鹽城、阜寧進攻;(四)以整編第二十六師(附第一快速縱隊)、第五十一師、第五十九師、第七十七師共九個旅,由嶧縣(現嶧城)、棗莊、台兒莊地區向臨沂、郯城進攻。各路敵軍進攻的時間,統限於十二月十三日開始。

  面對敵人四路進攻的形勢,我軍打不打?何時打?怎麼打?要求戰役指揮員從錯綜複雜的情況中迅速作出決擇。這時陳毅同志在魯南,正密切注視著戰局的發展,運籌著我軍的作戰行動。他從十二月三日到七日曾提出五個作戰方案上報中央並徵詢我們的意見。這五個作戰方案是:第一,我軍部署不變,分別在鹽城、漣水、沭陽、魯南地區迎擊四路進犯之敵。第二,華中野戰軍擔任殲擊進攻鹽城、漣水兩路敵人,山東野戰軍負責殲擊進攻魯南、沭陽兩路敵人。在各自擔任殲擊的兩路敵人中,先打哪一路,由野戰軍領導視情而定。第三,華中野戰軍首先集中兵力殲擊進攻漣水或鹽城之敵,爾後協同山東野戰軍全力夾擊進攻沭陽之敵。第四,集中山東、華中兩野戰軍主力殲滅進攻沭陽之敵,以部分兵力牽制其他三路敵人。第五,不怕敵人進佔沭陽,我軍均在原地待機,待進一步判明敵之具體行動後再作處置。陳毅同志認為,上述五個方案各有利弊,但以集中力量殲滅進攻沭陽一路敵人為最好。為此,華中野戰軍主力,應集結在漣水附近適當的機動位置,山東野戰軍應集結在隴海路北沂河沿岸的機動位置,以便於三日行程內趕到進入戰鬥。

  接到陳毅同志的五個作戰方案時,我正在鹽城以南指揮作戰。我結合當面的敵我情況進行了認真的研究,認為在四路敵軍中以進攻沭、新一路對我威脅最大。只有集中主力殲滅這路敵人,才能取得主動。但目前我軍阻擊該路敵人的兵力比較單薄。為此,我與譚震林同志商量聯名建議陳毅同志率山東野戰軍主力迅速南下,至少進到隴海路邊的機動位置上,以便決心打進攻沭陽一路敵人時,能在約二日內趕到參戰。

  十二月九日,陳毅同志複示,決定親率山東野戰軍第一縱隊和第八師於當夜移到郯城西北的碼頭鎮以西地區,兼顧打擊魯南之敵,如需南下殲擊宿沭地區之敵,兩夜即可趕到。這樣,集中兵力,先打宿沭一路敵人的決心,基本上定下來了。

  軍委對宿沭這個方向極為關注。十二月九日軍委來電要我待鹽城作戰結束,敵情完全明瞭後,考慮部署,提出計劃,電報軍委。十二月十一日下午,軍委來電「慶祝鹽城大勝」,並指示我「即日北返部署沭陽作戰」。我立即由鹽城兼程出發,於十二日到達陳毅同志處。十三日,毛澤東同志認為我尚未趕到陳總處,又再次給我和震林同志發電指示:整編第十一師到達宿遷後,必配合整編第六十九師向沭陽進攻,只有殲滅該敵方能保持沭陽在我手中。如沭陽失守,華中野戰軍主力即難以在蘇北連續作戰;有被迫轉至魯南的可能,對比點的嚴重性必須估計到,並要我們將處理意見及作戰部署報告軍委。

  我們進一步調整了部署:(一)華中第九縱隊位於葉海子、五花頂地區(均宿遷以北),監視宿遷的敵人,(二)第六師、華中第十縱隊的第六旅、第七師的第十九旅,位於漣水地區,監視淮陰的敵人;(三)華中第七縱隊的第三十一旅、第十縱隊的第十三旅和第三十旅,位於鹽城地區,監視東台的敵人,魯南第十師、濱海警備旅位於嶧縣以東地區,監視台(兒莊)、嶧(縣)、棗(莊)之敵;(四)第一縱隊、第八師集結於郯城西南地區;(五)第二縱隊與第七師的第五旅集結于沭陽南北地區,執行機動作戰任務;(六)第一師由鹽城向漣水地區轉移。這是一個以尋殲宿、沭之敵為重點,兼顧蘇魯兩個方向的部署。

  在這裡我要補敘一下。我放棄兩淮後,自十月中旬至十二月初,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分別在魯南、漣(水)南、鹽(城)南抗擊來犯之敵。其中戰鬥規模較大的有:(一)東台防禦戰,自十月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我蘇中第七縱隊殺傷自海安北犯東台之敵兩千餘人。(二)漣水保衛戰,自十月十九日至十一月一日,殲敵七十四師八千餘人。(三)嶧縣以東傅山口之戰。自十月二十七日至三十日,反擊嶧縣東犯之敵,給敵七十七師兩個團以殲滅性打擊。(四)(兒莊)(莊)反擊戰,自十一月十日至十一日殲敵七十七師一部。(五)(陰)(陽)路反擊戰,自十一月十九日至二十二日,殲敵四千餘人。(六)鹽南反擊戰,自十一月二十六日至十二月八日反擊由東臺北犯之敵,殲敵五千餘人。以上六次戰鬥共殲敵約三萬人。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