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戰爭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六八


  【先在內線打幾個勝仗】

  一九四六年六月中旬,中央判斷:「觀察近日形勢,蔣介石準備大打,恐難挽回。」對於大打以後的結局,當時中央作了這樣的估計:「六個月內外的時間,如我軍大勝。必可議和;如勝負相當,亦可能議和;如蔣軍大勝,則不能議和。」

  黨中央、毛澤東同志鑒於敵人大舉進攻在即,迫切需要制訂我軍的戰略方針,於六月二十二日沒想了一個南線作戰的戰略計劃,請劉伯承、鄧小平、陳毅等同志考慮。這個計劃,是在全域破裂,國民黨軍向我大舉進攻時,我山東、太行兩區主力實行外線出擊,向南作戰。要求我太行區的部隊以豫東地區為主要作戰方向,集中主力盡可能攻取隴海路沿線南北十幾個縣城,著重在野戰中消滅敵軍有生力量,相機佔領開封;山東野戰軍則以徐州地區為主要作戰方向,集中主力配合蘇皖北部的部隊攻取律浦路徐蚌間以及隴海路黃口、徐州段的各點,著重調動徐州之敵在野戰中殲滅之,相機佔領徐州。而我華中主力須對付江北之敵,予以配合。還考慮在形勢有利時,兩區主力南渡淮河,向大別山、安慶、浦口前進。

  這個戰略計劃,同後來我軍實施的內線殲敵的防禦方針是不同的。其戰略意圖是在外線出擊中大量殲滅敵人有生力量,建立和擴大新解放區,保衛老解放區,並保障中原新四軍第五師的安全。

  中央為了實施太行、山東主力向南出擊的計劃,六月二十六日指示華中分局,應以一部在蘇中吸引並牽制(南)通揚(州)線上之敵,要我和譚震林同志率領不少於十五個團之主力部隊,兵出淮南,與山東野戰軍主力配合,一舉佔領蚌埠、浦口間鐵路,徹底破路,殲滅該地區之敵,恢復淮南(三、四分區)準備打大仗,殲滅由浦口北進之敵;並限於七月十日以前完成一切準備,待命攻擊。新四軍軍部根據這個指示,於二十七日命令我華中野戰軍主力西進,集中於六合、天長之間整訓。

  以上籌劃的一場大戰,對未來戰局的發展關係至大。接此命令時我正在海安。我從實際情況出發,對可能產生的各種情況進行了認真的分析研究,於六月二十七日向中央軍委和陳毅軍長發電建議,在蘇中先打一仗再西移,並立即趕回淮安,同華中分局的鄧子恢、張鼎丞、譚震林諸同志共商,他們同意我的意見。當時,我們考慮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淮南地區人口僅一百三十余萬,抗日戰爭後期,該區環境比較安定,轉入戰時狀況需有一個過程。戰爭初期,我華中野戰軍主力如在淮南作戰,不僅糧草需由蘇中供給,就連支前民工也需由蘇中補給。主力部隊開到、加上民工、幹部、每天至少需要糧食十萬斤。兩三個月的糧食將達數百萬斤,其他軍需供應也相當繁重,將給初期作戰帶來很大困難。

  第二,蘇中當面有敵軍九個旅。如我華中主力西進,留守部隊難以擔任箝制任務,該區有被敵迅速佔領之極大可能。蘇中地富人稠,人口九百萬,占華中總人口的五分之二,糧食亦占華中總產量的五分之二,沿江商業繁盛,稅收占華中的一半,這些都是支援戰爭的巨大力景,一旦淪入敵手,就為敵人所用。而且蘇中地近京滬,如不戰而棄,政治影響也不利。

  第三,淮南之敵有第五軍,整編第七十四師一個旅也在淮南(另兩個旅在南京,一打起來勢必北渡淮南)。這兩支部隊均屬蔣軍五大主力,加上淮南其他敵軍,兵力較強。相對說來,蘇中之敵較弱。

  於是,我們聯名於六月二十九日再次上報中央和新四軍軍部,建議在第一階段中,華中野戰軍第一師和第六師仍留蘇中解決當面之敵,改善蘇中形勢與箝制敵人,在山東及太行完成第一階段任務後,華中野戰軍第一、第六師再加入蚌埠、浦口線作戰,完成第二階段任務。

  軍委對比建議極其重視,次日複示華中:部隊繼續隱蔽於待機位置,聽候安排。

  情況在急劇變化。七月初,中央從各方偵悉:膠濟、徐州、豫北、豫東、蘇北的國民黨軍隊可能同時向我進攻。指示我們:「先在內線打幾個勝仗,再轉至外線,在政治上更為有利。」

  確定先在內線打幾個勝仗,再轉至外線,這是戰爭初期中央軍委對原定戰略計劃的一次重要調整,對於解放戰爭的勝利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蘇中戰役,就是在中央調整了戰略計劃指導下發起的。在蘇中戰役實施過程這,中央軍委密切關注戰局的發展,多次就戰略方針有關的問題徵詢新四軍軍部和華中的意見。蘇中戰役在戰爭初期起著戰略偵察作用,並對中央調整戰略方針起著實踐檢驗作用,這個情況將在敘述戰役過程中逐步提到。

  七月十三日,軍委電示:「蘇北(按:指長江以北的江蘇北部)大戰即將開始,蔣軍將由徐州向南,由津浦向東,由江邊向北,三方面同時動作,先求解決蘇北,然後打通津浦、平漢,在此情況下,待敵向我蘇中、蘇北展開進攻,我蘇中、蘇北各部先後在內線打起來,最好先打幾個勝仗,看出敵人弱點,然後我魯南、豫北主力加入戰鬥,最為有利。」軍委還提醒我們:「一切要作長期打算,爭取最後勝利」。這使我們感到,大戰將從蘇中開始。蘇中戰役實際上具有解放戰爭戰略初戰的性質。軍委要我們「先打幾個勝仗,看出敵人弱點」,實際上賦予了我們的作戰以戰略偵察的任務。

  【選擇蘇中解放區前部地區作戰】

  敵入進犯蘇中解放區的企圖,看來是首先攻佔我蘇中南部地區,然後在淮南及徐州之敵的配合下,進佔兩淮,速戰速決,一舉佔領我蘇中、蘇北。當時我蘇中有第一師(兩個旅六個團)、第六師(兩個旅六個團)和地方武裝上升的第七縱隊(四個團)、第十縱隊(三個團),共十九個團,約三萬餘人,敵人兵力為十二萬,敵我兵力對比懸殊。

  但是,敵人有兩大致命弱點。就是他喪失人心和驕傲狂妄。

  對於敵人的驕狂,可以舉一個例子來說。這年的三月二日,「三人小組」檢查停戰協定執行情況時,我和譚震林同志隨陳毅軍長飛徐州向周恩來同志彙報,並向「三人小組」控告蔣軍違反停戰令,侵佔我解放區若干城鎮。我返回的那天,在徐州的因民党軍隊負責人到機場送行。當時,一批美制P51型蔣機在機場起飛、降落,嘯聲刺耳,有意耍弄「威風」。國民黨軍徐州綏靖公署的副參謀長站在我的身邊,趾高氣揚地笑指天空說:「現代的空軍,威力真是偉大啊!」這顯然是欺負我軍還沒有空軍。我也冷冷地笑著說:「可惜它有個缺點,目前還不能下到地面上來抓俘虜。」敵人以為我新四軍江南主力北撤是打了「敗仗」,同時停戰期間他又侵佔了我一些地區,更以我為可欺,加之受其高級將領的欺騙宣傳,以致盲目地以為我軍不堪一擊。「驕兵必敗」,這是蔣軍的一個致命弱點。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