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戰爭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三八


  一切安排就緒,劉英同志便和曾山同志一起先赴東南分局。我和劉英同志從這裡分手後,就沒能再見面了。我們是從一九三四年開始在一起工作的,共同經歷了北上抗日先遣隊和三年遊擊戰爭這兩段艱難的歷程。一九四二年春,劉英同志在溫州被捕。他在獄中頑強鬥爭,堅貞不屈,於五月十八日被蔣介石下令殺害了。他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革命事業。劉英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人民永遠紀念他。

  三月十八日,我們由平陽山門街出發,歡送的人群飽含深情。浙南遊擊區的革命群眾,三年來哺育了我們遊擊隊的成長,不少人以自己的生命換取了我們的新生。現在,新的革命使命在召喚我們,大家都要為新的任務而戰鬥了,這樣的分別又是很有意義的。

  我們途經瑞安、泰順、麗水、松陽、遂昌、龍遊、衢縣、常山、開化、屯溪等縣境時,都派人去同國民黨當局交涉,要求立即釋放「政治犯」,使一批被國民黨逮捕和迫害的同志得以出獄。在北進途中部隊受到各階層人民群眾的熱烈歡迎和慰勞。這時的政治形勢已與幾個月前大不相同,各地抗日救亡運動的浪潮洶湧澎湃,許多地方都成立了「抗日自衛委員會」,浙南、浙西南遊擊根據地的群眾正在以當年創建根據地那種熱情和氣派開展抗日救亡運動。部隊收到他們的傳單和慰問信,感到非常鼓舞。到達龍游以後,同志們要求乘火車到衢州,經過交涉,上了火車,一聲汽笛長鳴,同志們的心隨之飛到了抗日前線。我們行軍一個月,到達安徽歙縣岩寺,加入了新四軍的戰鬥行列,整編為新四軍第二支隊第四團第三營。

  浙南三年遊擊戰爭的道路是艱難曲折的。我們在失去黨中央和上級黨組織領導的情況下,經歷了由正規軍到遊擊隊和由國內革命戰爭到抗日戰爭兩次轉變,又經受了國民黨的一次「進剿」和羅卓英、劉建緒兩次幾十個團的「圍剿」,領導同志之間又產生過嚴重分歧,但是,不管形勢怎樣險惡,鼓舞我們的強大精神力量始終是對中國共產黨及其所領導的革命事業的堅強信念,相信我們的革命事業是正義的,正義的事業總是要勝利的,革命的前途是光明的。

  這個信念,推動著我們從失敗和挫折中接受教訓,推動著我們在新的鬥爭中逐步走向成熟,走向新的發展。三年,付出的代價是昂貴的,但成果也是豐碩的。第一,在敵人的心腹區域沉重地打擊敵人,較長期地吸引和牽制了敵人相當數量的兵力。僅以我們進行的兩次反「圍剿」為例。就先後吸引、牽制了羅、劉兩敵各三四十個團的兵力。歷時各達八個多月之久。其間,對敵人力量的消耗與打擊是難以用數字表達的。一方面,黨中央和主力紅軍的長征和南方各遊擊區的鬥爭牽制了敵軍的主力,這是對浙南遊擊區鬥爭的有力支援;另一方面,浙南的鬥爭,無疑在一定程度上策應了黨中央和主力紅軍的戰略行動,也在一定的程度上配合和掩護了鄰近兄弟遊擊區的鬥爭。第二,努力宣傳黨的路線和政策,擴大黨的影響,在敵人的心腹地區發動群眾,推進了抗日救亡運動的浪潮,並把浙南建成為中國革命在南方的一個戰略支撐點。這個戰略支撐點,在以後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第三,在艱苦卓絕的鬥爭中,培養、鍛煉和儲備了一支經驗豐富的戰鬥隊伍,成為組建新四軍的部分骨幹力量,並把「先遣抗日」的旗幟勝利地插到了江南敵後,報償了黨和人民四年來所寄予的殷切希望。

  浙南三年遊擊戰爭的勝利,是許多党的優秀幹部、戰士和革命群眾鮮血、意志與生命的結晶。挺進師政治部主任(後兼任浙西南特委書記)黃富武同志,領導浙西南反羅卓英「圍剿」鬥爭,於一九三五年十月三十日被俘,堅貞不屈,蔣介石親自下令,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十二日下午二時許被殺害于麗水南明門外。師宣傳科長王維信同志,一九三五年四月底在齋郎戰鬥中負重傷犧牲。師組織科長兼地方工作科長(浙西南特委第一任書記)宗孟平同志,一九三五年五月在龍泉茶嶴嶺戰鬥中犧牲。第一縱隊前後兩任縱隊長朱寶芬同志和王屏同志,在開闢浙東地區的鬥爭中犧牲。第二縱隊長李重才同志和政委洪家雲同志,在反羅卓英的「圍剿」時,在浙西南戰鬥中犧牲。第三縱隊長劉漢南同志,一九三五年九月二十六日在安仁鎮赤源坑戰鬥中犧牲。第三縱隊政委兼龍浦縣委書記方志富同志,一九三五年十月七日在龍泉茶園坑戰鬥中犧牲。

  第四縱隊長王裔三同志和政治委員李凡林同志,在遊擊於閩北根據地時犧牲。第六支隊政委王春華同志,一九三五年十月十四日在英山附近的戰鬥中犧牲。還有如地方工作團團長、浙西南特委副書記楊幹凡同志,工作幹部朱幹、楊林同志,第三任浙西南特委書記許信焜同志,以及我在前面已經提到過的陳鳳生、盧子敬、陳丹山等同志,都為堅持浙南三年遊擊戰爭灑下了最後一滴血。還有更多的,我所不知道的無數的無名英雄。這些有名的和無名的英雄們,他們的革命精神是永垂不朽的!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對南方遊擊區工作的決議》莊嚴指出:「…南方各游山區的同志在主力紅軍離開南方以後,在極艱苦的條件下,長期堅持了英勇的遊擊戰爭,基本上正確的執行了黨的路線,完成了黨所給予他們的任務,以致能夠保存各遊擊區,在今天成為中國人民反日抗戰的主要支點,使各遊擊隊成為今天最好的抗日軍隊之一部。這是中國人民一個極可寶貴的勝利。」我以為,在三年遊擊戰爭中英勇奮鬥而犧牲的烈士們,是奪取這些勝利的最光榮的功臣!

  ※第七章 挺進蘇北與黃橋決戰

  這段歷史,發生在一九四〇年。當時,抗日戰爭已進入相持階段,國民黨頑固派加緊推行反共政策作為其準備投降的重要步驟,挽救民族危亡的領導責任,更加集中地落到中國共產黨的肩上來了。為了堅持抗戰,反對投降,我新四軍江南指揮部奉命率領所屬主力部隊挺進蘇北,執行開闢蘇北、發展華中的戰略任務。在陳毅同志的領導下,把黨中央制定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同實際情況緊密結合,正確地處理了黨內外、敵友我、軍事與政治等一系列錯綜複雜的關係;經過五次戰鬥,贏得了以黃橋為中心的戰役決戰的勝利;實現了新四軍與八路軍的勝利會師,奠定了蘇北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基礎,打開了華中抗戰的新局面。

  多年來,回憶和歌頌這段歷史的作品已經不少。我願以這場鬥爭的親身經歷者的身份,為讀者提供一些背景材料。我的回憶,將側重在一些重大問題的決策和軍事指揮方面。

  【江南新四車挺進蘇北】

  蘇北地區在抗日戰爭中具有特定的戰略地位,它是一個有兩千多萬人口,盛產糧、棉、鹽等戰略物資的重要基地;是控制日寇沿江進出的重要側翼;又是連接我新四軍同八路軍的重要紐帶。蘇北抗日局面一旦打開,向南可以與我江南抗日根據地相呼應,扼制長江下游,直接威脅設在南京的日本侵略軍總部和汪精衛偽政府;向北、向西發展,可以與山東、淮南、淮北抗日根據地連接,分別直通華北、中原。控制蘇北,對於我發展和積蓄抗戰力量,更沉重地打擊日寇,以及制止國民黨頑固派反共投降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所以,蘇北是日、頑、我必爭之地。

  新四軍向蘇北發展,是黨中央早就確定了的方針。一九三八年春,黨中央,毛澤東同志對江南新四軍的發展方向有過明確的指示:「目前最有利的發展地區是茅山山脈」。五月四日又指示:「在茅山根據地大體建立起來之後,應分兵一部進入蘇州、鎮江、吳淞三角地區去,再分一部分渡江,進入江北地區。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