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戰爭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二七


  【挺進浙西南】

  浙南三年遊擊戰爭,是緊接著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的失敗開始的。那時,黨中央已率領主力紅軍離開了中央根據地,正在長征途中,留下蘇區中央分局和中央政府辦事處,統一領導原來中央根據地和各遊擊區的工作,領導人是項英同志和陳毅同志。一九三五年一月底二月初,我們率領抗日先遣隊的懷玉山突圍部隊到達閩浙贛根據地不久,中共閩浙贛省委向我們傳達蘇區中央分局轉來的中央指示,要我們以先遣隊的突圍部隊為基礎,迅速組成挺進師,由我任師長,劉英同志任政治委員,立即率部進入浙江境內,開展遊擊戰爭,創建蘇維埃根據地,以積極的作戰行動,打擊、吸引和牽制敵人,保衛閩浙贛基本地區和鄰近的根據地;並從戰略上配合主力紅軍的行動。

  我們得到上述指示的時間是在黨中央召開遵義會議以後,但在這個指示中沒有傳達遵義會議的精神,那時我們也不知道有遵義會議的召開。受領任務後,我們立即進行研究。我們對於浙江並不完全生疏,上一年,北上抗日先遣隊曾在浙江地區渡過了艱難的階段。浙江是國民黨統治的腹心地區,蔣介石的老巢,反動勢力強大,大部分地區黨的組織被破壞,更沒有紅色根據地或遊擊區域作為我們的依託。但是浙江的工農勞苦大眾是有革命傳統的,浙江有些地域的地形條件對我也很有利。從全域來看,其時中央蘇區雖已喪失,但是國民黨的主力正被我主力紅軍吸引于北上途中,那裡是主要的戰場,相對地說來,浙江的敵人比較空虛,而且我們可以同堅持在南方的幾個老蘇區互相配合,互相支援。先遣隊北上時未能在浙江省立腳生根,主要是由於當時沒有分散打遊擊的認識和決心。如果我們接受這個教訓,自覺地把正規軍變成遊擊隊,不打正規戰而打遊擊戰,來一個決定性的轉變,我們相信是可以在浙江立腳生根,完成黨交給的任務的。

  我們認真地分析了浙江的地理位置與地形,選定以仙霞嶺為中心的浙西南地區作為我們創建遊擊根據地的第一個目標。這個選擇的主要理由是:第一,那個地區是在閩、浙、贛三省交界處,可以同閩東、閩北、閩浙贛幾塊遊擊根據地互為犄角,互相支援,而三省敵人之間的矛盾,又可以為我利用。第二,那裡的群眾基礎比較好。該地區在一九三O年曾受到過党所領導的紅十三軍革命暴動的影響,革命的火種還在一些基本群眾的心底埋藏著。那裡有一個青幫組織,其領導人對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反抗已久,有打富濟貧的要求,同我們有一點聯繫,可以成為我們初步的依託。第三,那裡雖然交通發達,有杭(州)(山)鐵路(即浙贛鐵路東段)和三條公路幹線,但大部地區山嶺連綿,森林茂密,道路曲折,便於我隱蔽和機動。

  在中共閩浙贛省委和省軍區的幫助下,我們立即進行挺進師的組建。

  先遣隊突圍的部隊主要是一個迫擊炮連、一個機關槍連(已經沒有炮彈和槍彈)和二十一師的第五連,再就是一些康復了的輕傷病員,以及政治部、供給部、保衛局的機關工作人員,共四百多人。此外,省委又將閩浙贛獨立師第一團一百多人編入挺進師。為了適應遊擊戰爭的需要,下面不設團、營、連,而是編成三個支隊和一個師直屬隊。支隊實際上相當於連,但大都由團級幹部擔任領導。任命了王蘊瑞同志為師參謀長,黃富武同志為師政治部主任。師部機關有司、政、供、衛各部,但極其精幹。後來還把機關人員編成一個政治連。

  當時確定的行動路線是:由閩浙贛根據地南下,先到閩北根據地,和那裡的黨組織取得聯繫後,再去浙江。經過了個把月的整訓,二月底,指戰員們抱著繼承先烈革命遺志、開創新的遊擊根據地的堅強信念,誓師出征了。

  挺進師南下,首先要通過敵人在信江以北佈置的幾道封鎖線。由於我們的準備工作比較充分,行動隱蔽而且敏捷,以一夜一百四十裡的急行軍翻過了靈山,通過了封鎖線,渡過了信江,勝利到達閩贛邊境。可是,當我們剛剛到達福建邊境時,突然遭到了敵保安團的伏擊。這次伏擊給我們帶來的最大損失,是把我們僅有的一部電臺打掉了,從此我們就同黨中央和上級黨組織失去了聯繫。

  我們從閩浙贛根據地出發前,曾向閩北黨組織通報,請他們派人接應。但當我們打垮敵人的伏擊進入閩北根據地時,卻到處碰到敵人,找了好幾天也沒有找到閩北黃道同志的人。後來發現在一些村口和涼亭柱上貼著敵人的佈告和反動宣傳品,其中有署名李德勝的「勸降書」。這時,我們才搞清楚原閩北軍分區司令員李德勝叛變了。這個叛徒正帶著敵人來閩北「清剿」,還把我們挺進師要到浙江去的行動計劃出賣給了敵人,使我們遭到伏擊。這樣,我們只得放棄先同黃道同志取得聯繫的想法,決定以自己的作戰行動,為進入浙西南打開通道。

  這時,我們同抗日先遣隊北上時留下的兩個連隊會合了。他們有一百五十餘人,幾十支步槍和幾挺機關槍,由營政委洪家雲同志率領,歸建于挺進師。而原來編入挺進師的閩浙贛獨立師第一團在部隊離開閩浙贛根據地後,大都掉隊跑回去了。這樣,挺進師仍是五百多人。為加強挺進師活動區域黨、政、軍工作的領導,決定成立政治委員會,由劉英、粟裕、黃富武、宗孟平、王維信、姚阿寶、劉達雲、洪家雲、方志富等九人組成,劉英同志為書記。

  浙西南是一個重要的戰略地區,敵人在那裡駐有較強的保安團隊。我們必須先在外圍活動,把那些保安團隊吸引出來,給以各個打擊,才好進入該地區。為此,我們於三四月間在浙閩邊境進進出出,往返作戰,一度打到江山,又在武夷山、洞宮山區兜了幾個圈子,後來又輾轉遊擊于龍泉河以南之慶元、景寧(現已撤銷,大部劃入雲和)、松溪、政和(現已合併為松政縣)、壽寧、泰順一帶,先後打了大小幾十仗。比較重要的有溪頭、小梅、沙灣、上標、潭邊街、百丈口等戰鬥,殲滅了一批保安團隊和地主武裝。敵人自感「風鶴頻驚」,十分惶恐。此時,敵人以為我們必將在龍泉河以南的浙閩邊境立腳,遂將龍泉河以北的浙江保安團隊紛紛南調,並令福建的新十師和第五十六師北進,妄想南北夾擊,消滅我軍。

  四月下旬,我們正活動于慶元縣的齋郎地區時,敵人令浙江保安第一團團長李秀率部一千二百余人,福建保安第二團團長馬洪深率部一千餘人,並在近千人的地主武裝 (主要是「大刀會」)的配合下,從東北、正東和東南三個方向對我實行分進合擊。當時我軍只有五六百人,雖然敵我兵力對比懸殊,但我軍戰鬥力強。我們決心利用齋郎的有利地形,精心組織一次戰鬥。敵人知道我軍兵力有限,彈藥不多,更無後方補給,擬以地主武裝打頭陣,先予我軍以擾亂和消耗,然後出主力,一舉將我殲滅。這卻給了我軍以各個殲滅敵人的良機。二十八日上午,戰鬥開始,手持刀槍的地主武裝漫山遍野呼嘯而來。近一個月來,我們已經有了對付「大刀會」的經驗,我軍以軍事政治攻勢齊下,半天不到便將他們完全瓦解。接著,浙保第一團李秀部,驕縱輕進,一下深入到我軍預設陣地前沿。我集中火力,突然給以打擊,殺傷其三百餘人,俘虜約二百,敵團長李秀也被打斷了手,率殘部倉皇向齋郎東北四十裡的英川逃竄。我軍追擊了十五裡才返回。這時剛由東南方向爛泥村趕來之敵馬洪深感到孤立無援,連忙帶著他的閩保第二團狼狽遁走。戰鬥勝利結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