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傳 | 上頁 下頁 |
一五八 |
|
1950年7月7日和10日,根據毛澤東主席指示,周恩來總理先後兩次召開國防會議,討論朝鮮局勢與我國國防問題。會議決定,抽調戰略預備隊4個軍以及配屬的炮兵、空軍等部隊共25.5萬人,組成東北邊防軍,其任務是保衛東北邊防,必要時支援朝鮮人民軍作戰。東北邊防軍,以粟裕為司令員兼政委,蕭勁光為副司令員,蕭華為副政委,李聚奎為後勤司令。後來,毛澤東又派陳毅向粟裕傳達,明確要粟裕擔負抗美援朝作戰指揮任務。 這是毛澤東主席第二次點將,首先考慮把抗美援朝的重任交給粟裕。 這時粟裕身體狀況不好,高血壓、腸胃病、美尼爾氏綜合症時常折磨著他。但是,解放臺灣和華東方面的軍事重擔在肩,仍然堅持工作。得知中共中央的決定,他認為這是黨中央對自己的信任,義不容辭,理應勇挑重擔。又考慮到自己的身體狀況,恐怕頂不下來,要誤大事。因此,向毛澤東主席提出,是不是可以考慮另外的同志。他說:接受了這個任務,如果指揮不當,下面就難以指揮了,是要誤事的。毛澤東仍堅持要粟裕去。 粟裕立即著手進行擔負新任務的準備,要華東軍區司令部選配指揮作戰的參謀、通信班子,要華東空軍的蔣天然調查研究侵朝美軍空軍的飛機數量和作戰能力,並向中央軍委建議增調原準備用於攻台作戰的三野第九兵團參戰。他說:「如果毛主席一定要我去,我就不能推辭了,我還是要去。」 不料他的病情日益加重,不僅難以堅持工作,甚至不能左右環視,吃飯時要把飯菜擺在正面一條直線上。不得不向毛澤東主席請假治療,力求儘快康復。7月14日,經中央軍委、華東局批准,到青島療養。半個月後,病情仍未見好,他心急如焚。8月1日,特地托到青島的羅瑞卿帶信給毛澤東主席,報告自己的病情和心情。 毛澤東看到粟裕的信,立即覆信如下: 粟裕同志: 羅瑞卿同志帶來的信收到了,病情仍重,甚為繫念。目前新任務不甚迫切,你可以安心休養,直至病癒。休養地點,如青島合適則在青島,如青島不甚合適,可來北京,望酌定之。 問好! 毛澤東 八月八日 1983年4月,粟裕將這封保存多年的毛澤東來信送給中央文獻研究室時,親筆作了如下說明:「這是1950年我在青島休養時向主席寫信報告我的病情後主席給我的回信。信中所指新任務是參加抗美援朝作戰,因我的病經久未愈,後來改由彭德懷去擔任了。」 中共中央作出決定,將東北邊防軍改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由彭德懷擔任司令員兼政委。同時,與蘇聯協商,安排粟裕到莫斯科繼續治療。 1950年11月2日,粟裕抱病出席在上海召開的華東軍區高級幹部會議,並在會上講話,就抗美援朝的軍事戰略(主戰場與次戰場、突擊方向與牽制方向、持久戰與速決戰)、軍隊現代化建設以及如何認識和對付原子彈等問題,提出了深思熟慮的意見。他說:「承中央和華東局關心,允許我到外邊休息,但我感到不安,因為時局很緊張,任務很緊迫。只有等休養好了,再回來同大家一道工作。」 四、以滄海一粟自況,以普通一兵自律。 1949年9月和10月初,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解放戰爭取得基本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粟裕積極參與了開國建國的一系列重要活動。他作為第三野戰軍代表團首席代表,出席了9月下旬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會議期間,劉伯承稱讚「粟裕將軍百戰百勝,是解放軍最優秀的將領之一」,《人民日報》記者稱他為「常勝將軍」。9月30日,參加莊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儀式。10月1日,在天安門城樓參加具有歷史意義的開國大典。在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委員會議上,被任命為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還陪同毛澤東、朱德會見和宴請民主人士、起義將領。 這時,中國兩種命運兩個前途的決戰以中國人民的勝利宣告結束,開始了人民中國建設的新紀元。3年以前,當戰爭與和平兩種可能同時存在,內戰尚未全面展開的時候,粟裕曾經預言:這場戰爭可能一直打下去,直到打出一個新中國。現在,這一預言已經變成現實。在這場鬥爭中,人民一定勝利,蔣介石一定失敗,這是由戰爭的性質決定的,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歷史發展趨勢。但是,勝利如此之大,來得如此之快,卻大大出乎人們的意料。這不能不歸功於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的正確領導,以及全軍全國人民的集體奮鬥。在戰爭進程中,在戰略決策的各個關鍵時刻,粟裕都提出了關係全域的重要建議,並以出色的戰役指揮保證中央軍委戰略意圖的勝利實現,對於縮短戰爭進程,奪取全國勝利,對於豐富和發展毛澤東軍事思想,作出了獨特的貢獻。 解放戰爭的勝利,執政黨的地位,對於每一個共產黨員,特別是戰功卓著的領導幹部來說,都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面對接踵而來的信任、榮譽和職權,粟裕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始終以滄海一粟自況,以普通一兵自律。他對身邊工作人員說:「我之所以能對革命作出點貢獻,是毛主席、中央軍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各野戰軍配合的結果,是廣大指戰員流血犧牲的結果,是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支持的結果,我個人只是滄海之一粟。」(《一代名將》,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第533頁。) 在即將進入南京、上海等大城市以前,粟裕就針對幹部中正在滋長的居功驕傲、貪圖享樂的不良傾向,反復告誡大家: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不能動搖,防止腐化思想和私有觀念的增長。進入上海以後,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28周年的幹部大會上,再次敲響拒腐防變的警鐘。 粟裕在講話中指出:我們雖然取得了很大的勝利,但是不能驕傲。正如毛主席所說,還只是萬里長征走了第一步,今後的任務更偉大更艱巨,我們不能滿足現狀,鬆懈鬥志。翻開歷史看一看,李闖王進北京,腐化了,墮落了;國民黨最初是革命的,後來進入大城市,也腐化了,墮落了。我們革命為了誰?為廣大人民。上海600萬人,至少有550萬生活是不好的,不要只看少數坐汽車的人。現在「武戲」已經演過了,人民要看「文戲」。「文戲」是什麼?政治鬥爭,經濟鬥爭,思想文化鬥爭。勝利以後,有些同志產生了享樂觀念,以為敵人已經消滅了,就可以享福了,而沒有看到還有沒有被消滅的敵人,敵人還會採取各種形式同我們作鬥爭。公開的敵人拿著槍桿子,我們一個普通戰士就可以看出來,把他消滅;而對付隱蔽的敵人,則必須有清醒的頭腦。上海是個大熔爐,也是個大染缸。我們要立場堅定,在這裡鍛煉成鋼,而不要跌到污水坑裡去。 在當時的情況下,這個講話恰似一聲警鐘,起了振聾發聵的作用。 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粟裕代表第三野戰軍指戰員莊嚴地表示:「中國人民解放軍是永遠屬人民的,是人民自己的子弟兵,人民利益的保衛者和人民祖國的捍衛者」。「我們深刻體驗:經過八年的抗日戰爭和三年的解放戰爭之後,人民生產尚未完全恢復,人民生活尚未改善,國家建設百業待舉,經費開支浩繁。我們當想盡辦法,克服困難,以維持最低生活為滿足,並以『多貢獻少享受』為我們革命軍人的無上光榮」。他的發言體現了人民軍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精神,在與會代表中激起了強烈的反響。 1949年10月24日,粟裕由北京回到南京的第二天,在南京幹部大會上作《新形勢下的各種轉變》的報告,指出:「中國人民已經勝利,但還要從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文化上爭取建設工作的勝利,來鞏固和發展革命的勝利。要從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工作方式上來一個轉變」。「幹部從舊的工作崗位轉到新的工作崗位,要虛心學習,從頭學起,不要計較地位,不安心。因為幹部少,幹部要多才多藝,適當保持『萬金油』。將來幹部多了,要提倡專、精,做專家。安心不安心工作,要以這一工作是否對革命有利為原則」。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