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傳 | 上頁 下頁 |
九八 |
|
粟裕後來談到淮陰失守的經驗教訓,進一步指出:兩淮不應該也不可能長期堅守,當時我軍還不具備殲滅整編第七十四師的條件。為了保存有生力量,主動撤出兩淮,是符合我軍戰略方針的。若因兩淮是華中首府,便以保守這個城市為目標,同敵人進行戰役決戰,則是錯誤的,那就會吃大虧。但是,我們沒有想到丟得那樣快,我們的工作又沒有放在兩淮較快失守的可能性上,以致造成工作上的被動,部隊、地方一度產生思想混亂,甚至埋怨情緒。這是一個值得十分重視的教訓。 二、華中分局建議山野和華野集中行動改變戰局。 中共中央指示:「戰役指揮交粟負責」。 華中野戰軍撤出兩淮以後,華中戰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南北兩線國民黨軍隊對華中形成半包圍態勢。主戰場將由解放區前部轉人縱深地區。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在淮海地區會師,有必要也有可能從戰略上配合作戰轉變為戰役上協同作戰。 面對這種形勢,如何迅速改變戰局,奪取戰爭的主動權,成為當時戰略決策的中心問題。 粟裕認為,隨著戰爭向解放區縱深發展,戰線逐步縮短,敵我雙方兵力更加集中,戰役的規模越來越大,將是戰爭發展的必然趨勢。兩大野戰軍會師,為我軍集中兵力打大殲滅戰創造了必要條件。爭取主動、改變戰局的關鍵,在於集中更大兵力打更大規模的殲滅戰。只有大量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才能打破敵人的戰略圍攻,掌握戰爭的主動權,使戰局朝著有利於我的方向發展。 9月20日,即撤出淮陰的第二天,粟裕就和鄧子恢、張鼎丞、譚震林一起發電報給中共中央軍委和新四軍軍部,提出了兩個野戰軍集中行動以改變戰局的建議。電報說:「為了改變華中局勢,我們建議,以集中華中、山東兩個野戰軍攻下宿遷,得手後再向西擴張戰果,攻佔睢寧、靈璧、泗縣,並掃除隴海東端之曹八集、大許家等處敵人,以恢復淮北路東地區,第二步攻佔津浦路,配合劉鄧包圍徐州。這樣李延年部必然東調,我可在其運動中求得逐步殲滅他之有生力量。」(《粟裕軍事文集》,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第282頁。) 陳毅於9月21日發電報給中共中央並張鼎丞、鄧子恢、粟裕、譚震林,「同意華中分局哿(20日)夜建議,山野、華野集中由淮海區向西行動的辦法,並主張兩個野指合成一個」。 張、鄧、粟、譚和陳毅的電報先後傳到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 9月22日和23日,中央軍委先後發出由毛澤東起草的兩份電報,同意集中兩個野戰軍「統一指揮,向淮海行動,打開戰局」,並且指示:「山野、華野兩軍集中行動,兩個指揮部亦應合一。提議陳毅為司令員兼政委,粟裕為副司令員,譚震林為副政委。如同意請即公佈(對內)執行。」(《毛澤東年譜》下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9103年12月,第1版,第136頁。) 這個戰略決策和與之相應的組織決定,是在上下結合的基礎上作出的,並且為後來的戰爭實踐證明是正確的。然而在實踐中落實,卻經歷了一個艱難曲折的過程。 粟裕接到中共中央9月23日電示,立即率華中野戰軍主力由益林縣城(現阜甯益林鎮)北移漣水以東地區,並指示華中野戰軍司令部趕印淮海地區的地圖,準備執行兩軍會合在淮海作戰的任務。 兩軍會合以後第一仗怎樣打,才有取勝把握和有利於轉變戰局?在中央軍委和陳毅、粟裕之間進行了反復的討論。 9月26日,中央軍委發電報給粟裕、譚震林:「山野、華野會合後,第一仗必須打勝。你們對於當前戰役意見如何?兩軍何時可在何地會合?你們兩人是否應當早日去陳處共同計劃一切?」 粟裕、譚震林於9月27日將與陳毅會商的結果報告中央軍委,說華野與山野已在漣水南北地區會合,並與陳毅反復會商作戰部署。陳毅提出,集中21個團殲擊由宿遷東進之桂系第七軍。粟、譚建議,第一仗以打蔣系整編第七十四師為宜。電報回答中央軍委關於當前戰役的詢問說:「我們意見,兩軍會合,初戰必須全勝。華野全部經兩淮月餘之戰鬥,未得休整之前,暫不宜與桂頑進行惡戰。山野部隊亦應以先打較弱之敵以提高士氣為宜。如我主力與桂頑決戰於沭(陽)漣(水)中間地區,則沭漣兩城有被七十四軍(按:即整編第七十四師)及六十九師攻佔可能。因此,我們曾建議以山野一部守沭陽,使一部鉗制桂頑,而集全力解決由兩淮進攻漣水之敵七十四師(可能有二十八軍之一部配合),而後再依戰況發展集全力殲滅六十九師或桂頑。如獲全勝,也可乘勝收復兩淮」。 中央軍委於9月28日電示陳毅:「兩軍會合第一仗必須打勝。我們意見:(一)不要打桂系,先打中央系;(二)不要分兵打兩個敵人,必須集中打一個敵人。」(《毛澤東軍事文集》第三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500頁。) 粟裕分析華東戰區敵我態勢及其發展趨勢:徐州綏靖公署主任薛岳指揮下的12個軍(整編師)29個旅,其中12個旅集中于淮海地區;山東野戰軍與華東野戰軍合併後總兵力將達到10萬人以上。他認為,我軍必須在1946年冬到1947年春殲敵20個旅20萬人,才能根本改變華東戰局。只要在指揮上不犯錯誤,是可以完成這個艱巨任務的。淮海地區的作戰是有決定意義的作戰。「淮北戰鬥之勝敗,不但關係華東及山東之安穩,而且對全域都有重要之作用。如果我在淮北把敵人打下去,逼蔣無法分向其他方向增援,這對山東、熱河、東北、山西都是一個直接的援助」。9月30日,他和張鼎丞、鄧子恢、譚震林、曾山聯名,將上述分析和估計報告中共中央和華東局。(《粟裕軍事文集》,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第283頁—284頁。) 同一天,中央軍委電示陳毅、粟裕、譚震林並告劉伯承、鄧小平:「你們須力爭於三個月內外殲滅薛嶽七至十個旅,劉鄧則擔任殲滅五軍及十一師。總之,今後一時期內,主要打擊薛嶽,轉換戰局。」(《毛澤東年譜》下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138頁。) 中央軍委和粟裕的電報同時發出,不謀而合,對華東戰局、主要打擊對象和作戰任務的分析判斷幾乎完全一致。 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陳毅與華中分局諸同志一起,商定了作戰部署以及山野、華野合併後的指揮體制,于10月1日上報中共中央。陳毅在報告中提出,集中山野、華野主力于宿遷、沭陽之間,六塘河以北地區,準備殲滅渡運河東進之敵,或西渡運河收復淮北。報告中還說:「兩次到分局會議,他們戰爭方針很正確」,「今後集結張(鼎丞)、鄧(子恢)、粟(裕)在一起,軍事上多由粟下決心,定可改變局面」。 中共中央於10月3日電複陳毅並告張鼎丞、鄧子恢、粟裕,指出:「部署甚好,望堅決執行」。「希望你們在淮海方面打幾個好勝仗」。「目前你處與劉鄧之任務是集中全力殲滅薛嶽十個旅左右,即能轉換戰局」。(《毛澤東軍事文集》第三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511頁。) 中共中央這個戰略決策和相應的組織決定(山野和華野兩個指揮部合併,陳、粟統一指揮),由於敵情的變化和我軍內部不同意見的討論,未能立即付諸實施。 10月上旬,敵情發生變化。國民黨軍隊得知華中野戰軍主力北移,並且得知山野、華野主力有進攻宿遷、截斷其後路的企圖,便採取避實擊虛的策略,一面由兩淮東犯漣水,威脅華野後方,一面由魯南進佔嶧縣、棗莊,威脅山東解放區首府臨沂。 面對這種形勢,粟裕和張鼎丞、鄧子恢於10月7日連發3電給陳毅,建議首先殲滅由兩淮東犯漣水之敵,同時積極準備執行淮北作戰任務。他們認為,如此才能保障堅持蘇中之後路,對今後進入淮北亦有很大幫助,否則蘇中全失,於華中固不利,于山東及整個大局亦不利,並且提出「盼軍長來此間統一指揮」。電報中說,「我們始終認為,統一指揮是今後取勝的基本條件,因此建議山野、華野司政機關必須合併,不要仍存兩套司、政」。「為確保指揮統一、指揮協同計,建議陳、粟會合在一起」。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