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傳 | 上頁 下頁
八三


  執行小組離開南通以後,國民黨軍整編第四十九師一〇五旅就對小海鎮等地發動進攻。粟裕命令陶勇的第八縱隊實行反擊。經兩天一夜激戰,收復被敵人強佔的小海、觀音山等地,殲敵1400多人。

  中共代表看到第八縱隊獲勝,估計美蔣代表可能回來糾纏,就說:「走吧,我們到淮安述職。」

  在上海的美、蔣代表氣急敗壞地坐飛機趕到如皋,又由如皋趕到淮陰,要中共代表趕快與他們會合。中共代表心中有數,緩步徐行。到達淮陰時,美,蔣代表已經焦急地等候在碼頭上,一見面就指責中共代表:「你們擅離職守,造成嚴重流血事件!」中共代表嚴正回答:「擅離職守的是你們!小海鎮是我軍防地,你們破壞停戰協定,發動進攻,被我軍殲滅,應該!」美、蔣代表白討沒趣,此事不了了之。

  4月22日,粟裕和張鼎丞接見淮陰執行小組成員。粟裕說,對蘇中地區的軍事調處問題,國共雙方均應抱赤誠態度。我們反對內戰,但要執行自衛原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在戰和交織、錯綜複雜的鬥爭中,粟裕以其原則的堅定性和策略的靈活性,無論是在戰場的較量中,還是在會場的較量中,都穩操勝券,挫敗強敵。

  六、及時完成對付全面內戰的各項準備,
  造成「蔣不攻李,粟不攻蔣,蔣若攻李,粟必攻蔣」的戰略態勢。


  1946年4月以後,全國範圍的局勢再度緊張起來。蔣介石利用暫時停戰的時間,在美國的幫助下,把他的80%的正規軍160萬人調集到內戰前線。在蘇中區南部沿江一帶,集結了5個整編師(即原來的軍,有的仍稱軍)10萬人馬,做好了全面進攻的準備。擺在長江南岸滬寧線上的二線部隊隨時準備渡江北進。大戰有一觸即發之勢。

  1946年5月1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練兵問題的指示》,指出「國民黨反動派除在東北擴大內戰外,現正準備發動全面內戰,在此種情況下,我黨必須有充分準備,能夠於國民黨發動內戰時堅決徹底粉碎之。」(《毛澤東軍事文集》第三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193頁。)

  粟裕與華中分局、華中軍區其他領導同志一起,堅決貫徹執行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為對付全面內戰進行了積極的全面的準備。

  首先是擴充和加強三結合的武裝力量。1946年3月6日,中共中央曾經發出關於精兵簡政問題的指示,特別提出對山東、晉冀魯豫、華中3地的要求:「你們三處兵額最大,負擔極重,如何實行精簡,應速決定方針。我們意見,第一期精簡三分之一,並於三個月內外完成。被精簡人員武器,有計劃地妥善地分配到農村生產中去。第一期完成後,取得經驗,第二期再精簡三分之一。」(《毛澤東年譜》下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59頁。)華中野戰軍主力部隊當時有4萬多人,如果按照這個方案精簡,只能剩下1萬多人。

  粟裕主管華中野戰軍,精簡首當其衝。他從華中的實際情況出發,聯繫毛澤東主席關於「人民的武裝,一支槍、一粒子彈都要保存」的指示,考慮如何執行中央的指示。他認為,當時華中地區敵我力量對比懸殊,國民黨有12個整編師(軍)部署在華中南線,我軍不是兵力太多,而是兵力不足。國民黨也搞「整編」,把原來的軍改為整編師,實際上人員、裝備更加充實,戰鬥力比以前有所提高。我們應當「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中共中央指示的基本精神是「精兵」,即中共中央後來強調的「精簡老弱,充實部隊」,我們精簡的重點應當是老弱病殘人員,而不能削弱主力部隊和地方部隊。

  在這個思想指導下,他們只精簡了1017名老弱病殘人員,卻擴充了主力部隊,並將一部分地方武裝上升為主力部隊。經中央軍委和新四軍軍部批准,繼續使用新四軍第一師、第六師番號,將第八縱隊擴充為第一師(粟裕兼師長、政委,副師長陶勇,副政委王集成),第六縱隊擴充為第六師(譚震林兼師長、政委,副師長王必成,副政委江渭清),每個師由下轄5個團擴充為2個旅6個團;充實了第七縱隊、第九縱隊;又將第五軍分區等部隊和一部分起義部隊改編為第十縱隊。為了適應大兵團運動戰和連續作戰的要求,充實戰鬥連隊,每個步兵連一百五六十人,每個團2000到3000人。華中野戰軍由4個縱隊4萬餘人發展到2個師、3個縱隊共6萬餘人,超額完成了中共中央給予的組建5萬野戰軍的任務。同時,擴大和加強地方武裝,地方團隊發展到6萬餘人。還組織了民兵參戰團,建立了支前司令部和傷員轉運站、糧草供應站等兵員補充和後勤保障系統。

  根據中共中央和華東局的指示,在部隊中廣泛開展「百日練兵運動」,提出的口號是:「敵人磨刀我磨刀,我比敵人磨得更光亮!」

  毛澤東後來總結這一段精簡的經驗教訓說:「今年(按:指1946年)一二月,以為蔣介石有辦好事的模樣,結果還是辦了壞事。我們復員吃了虧,部隊不充實,減少了民兵。」(《黨的文獻》,中央文獻研究室編,1994年第4期。)而在華中地區,特別是在粟裕直接指導下的華中野戰軍和其他武裝,並沒有出現這種情況。通過精簡整編,華中地區的主力部隊、地方部隊和民兵不僅沒有削弱,反而得到擴充和加強,為對付後來的全面大打準備了必要的武裝力量。

  華中地區為對付全面內戰採取的另一項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措施,就是普遍深入地開展土地改革運動。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土地改革問題的指示。華中分局書記鄧子恢和常委曾山參加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的土地問題會議,返回淮安後立即召開華中分局和地委書記聯席會議,決定在華中全區普遍展開土地改革。當時有一種意見,認為內戰迫近,不宜搞土地改革。粟裕堅決主張立即開展土改運動。他認為,土改和備戰相輔相成,並不矛盾。通過土地改革,把廣大農民群眾發動起來,動員他們為保衛土改的成果而鬥爭,才能更好地鞏固解放區,充分發揮人民戰爭的優勢,這是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戰爭準備。他教育廣大指戰員堅決執行土地改革的政策法令,旗幟鮮明地支持農民群眾的翻身鬥爭。在粟裕長期工作過的蘇中區,貫徹執行「五四指示」尤其堅定和積極。在內戰已經打響的地方,提出的口號是:「一手拿槍,一手拿算盤」,「白天打仗,夜晚分田」,「前方打仗,後方分田」。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不僅大大激發了農民群眾保衛解放區、發展生產、支援戰爭的積極性,而且提高了人民子弟兵的階級覺悟和戰鬥意志,掀起了洶湧澎湃的參軍熱潮。農民原來有「三樂三愁」:打敗了鬼子心裡樂,聽到「刮(國)民黨」要來心裡愁;進行土改心裡樂,生怕地富暗中搗鬼有點愁;鬥爭地主心裡樂,擔心逃亡在外的地主還鄉團反攻倒算有點愁。經過教育,翻身農民認識到了掌握槍桿子的極端重要性。他們說:「槍在地主手,農民吃苦頭。槍在農民手,保田不用愁」。「得田容易保田難,大家保田就勿難。上千青年進主力,勿怕地主還鄉團」。一隊一隊年輕力壯的小夥子,穿過父老鄉親的歡送人群,奔向主力部隊。據(南)通、如(皋)、海(門)、啟(東)地區的不完全統計,翻身農民參加主力部隊和地方武裝的有27918人,還有21200人參加支援前線的活動。土改和戰備互相促進,為即將到來的解放戰爭提供了堅實的群眾基礎和源源不斷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

  對於這件事,陳毅在1948年4月召開的華野一兵團高幹會議總結時說:「粟裕同志在蘇中自衛戰爭開始時,堅持先搞土改,這是政治水平很高的表現。當時戰爭情況很緊張,軍事指揮員強調地方搞支前工作是很自然的,他反而注重土改,這是很好的。」

  面對日益緊張的形勢,粟裕加緊籌劃對付全面內戰的作戰部署,首先是選擇有利於發揮人民戰爭優勢的戰場,及時完成軍事力量的戰略集結。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