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傳 | 上頁 下頁 |
五七 |
|
結婚以後,粟裕一直恪守自己的諾言,尊重楚青的志願,支持她獨立工作。在戰爭年代,他們各自戰鬥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新中國成立以後,他鼓勵楚青儘早轉業做地方工作,使視野更加開闊一些。粟裕的晚年,既長期身處逆境,又多種重病纏身。楚青毅然離開原來的工作崗位,陪同粟裕與病魔作鬥爭。幾十年來,他們一直保持著互敬互愛、禍福與共、始終如一的親密夫妻和戰友關係,經受了戰爭環境和政治風浪的嚴峻考驗,如同凜冽寒風中的蒼松勁草,表現了他們堅貞不渝的純真愛情。 粟裕逝世後,楚青填詞悼亡,藝術地再現了他們獨具特色的夫妻關係。 長相憶, 兄長與伴侶。 甜酸苦辛共品嘗, 崎嶇坎坷相扶攜, 能不記心裡。 六、在反「掃蕩」、反「清剿」中堅持武裝鬥爭,堅持原地鬥爭。 創造平原水網地帶遊擊戰新戰法。 從1942年開始,蘇中的抗日鬥爭進入最困難階段,粟裕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日本侵略軍在1941年12月發動太平洋戰爭以後,進一步加緊對蘇中地區的控制和掠奪,繼頻繁發動日益殘酷的「掃蕩」後,又發動「清剿」和「清鄉」,企圖把蘇中佔領區變成他的後方基地。以蘇、英、美、中為首的世界反法西斯陣線形成以後,蔣介石擔任中國戰區最高統帥,成為「四大巨頭」之一,也更加神氣起來,變本加厲地推行消極抗日、積極反共政策,在大江南北加緊制造反共軍事「磨擦」。蘇中地區再次成為矛盾鬥爭的焦點。 隨著鬥爭形勢的發展變化,蘇中區的管轄範圍日益擴大,蘇中區黨委和第一師的任務也日益加重。 1941年12月,華中局和新四軍軍部重新調整各戰略區管轄範圍。這時新四軍第六師領導機關和主力部隊已經陸續由蘇南撤到蘇中,第三師在鹽城地區的部分防務已由第一師接替。華中局和新四軍軍部決定,將蘇中區的管轄範圍向南擴大到京滬路以北的鎮(江)丹(陽)武(進)地區,向北擴大到鹽城;後來又決定將蘇南的澄(江陰)錫(無錫)虞(常熟)和蘇(州)常(熟)太(倉)地區劃歸蘇中區黨委領導。 1942年春天,華中局和新四軍軍部決定,第一師與第六師合併(對外番號不變),第六師部隊統一歸第一師指揮,任命粟裕為合併後的第一師師長,譚震林為政委(華中局和新四軍軍部已批准第一師政委劉炎長期休養)。譚震林沒有到職。新四軍軍部決定:「一、六兩師政委即由粟師長兼代,一、六兩師統一歸粟指揮,以便利事權統一」。1942年10月26日,中央軍委和總政治部根據華中局和新四軍軍部的建議,正式發佈命令:「一、六兩師領導機關對內合併,由粟裕同志統一指揮」。 1942年11月,根據中共中央和華中局的決定,撤銷蘇中區軍政党委員會,成立中共蘇中區委員會,粟裕擔任中共蘇中區委員會書記。 這樣,粟裕集黨政軍主要領導職務于一身,擔負起蘇中以及江南部分地區抗日鬥爭的領導和指揮重任。 粟裕密切注視形勢的發展,全面謀劃自己的對策。他對蘇中形勢的觀察和分析,總是與對華中形勢、全國形勢以及國際形勢的觀察分析結合起來。他常說:「蘇北(這裡所說的蘇北,泛指江蘇省北部地區,包括蘇中。)的形勢不能單獨地講,因為蘇北不是單獨存在的,它是華中的蘇北,也是全中國、全世界的蘇北,國內國際形勢的變化,都會影響蘇北的形勢。」(《粟裕論蘇中抗戰》,江蘇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第99頁。)他認為,蘇中的鬥爭形勢將更加尖銳與複雜,鬥爭形式雖有可能由反日偽「掃蕩」為主轉變到日頑我之間的三角鬥爭,但是日我之間的矛盾仍然是主要的矛盾,我們要準備對付日寇更兇狠、更殘暴、更毒辣的進攻。他估計,位於長江與黃海三角地帶的第四分區對敵人的威脅最大,勢將成為蘇中全區鬥爭最尖銳的地區,敵我爭奪的重心將由第二分區轉移到第四分區。因此決定率領第一師指揮機關轉移到第四分區,直接指導那裡的鬥爭。 中共中央根據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新形勢,明確提出了全黨全軍的方針和任務,作出了後來概括為「十大政策」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華中局第一次擴大會議提出華中區工作的總方針總任務是:「繼續堅持華中敵後抗戰,完全鞏固各根據地,加強與聚集力量,以便在適當時機反攻敵人,爭取中國抗戰的最後勝利與中國人民的徹底解放」(《粟裕戰爭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第265頁。)。 1942年4月中旬,粟裕在啟東縣海複鎮主持蘇中區軍政黨委員會第二次擴大會議,根據中共中央、華中局的指示和蘇中的實際情況,提出把「一面鞏固,一面發展」作為當前和以後一段時間的指導方針,既要堅持原地鬥爭,粉碎敵人的一切進攻;又要積蓄和加強力量,準備和迎接反攻。他在會議上作總結報告,再次系統論述蘇中的特殊戰略地位和戰略任務,深刻分析蘇中的鬥爭形勢及其發展趨勢,指出:「蘇中是各方面爭奪的重要地區,今後的鬥爭形勢將更尖銳與複雜,戰爭也更加殘酷、艱苦。今後的鬥爭形式雖有可能由反『掃蕩』為主轉變到三角鬥爭,但這一鬥爭形式不能長久存在,仍然要歸併到日我兩方的尖銳鬥爭。勝利的取得主要決定於我們主觀實力和政策的正確運用。」(《粟裕論蘇中抗戰》,江蘇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第140頁。)這次會議,對於統一蘇中區黨政軍的思想和行動起了重要作用,為迎接更加嚴重的鬥爭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蘇中大部是水網和半水網地帶。從地圖上看,河渠縱橫,密如蛛網,城鎮村落,港汊環繞。在這種特殊地理條件下作戰,用木船對付敵人的汽艇,有許多不利條件:敵進我退,難以擺脫敵人追擊;敵退我追,難以阻止敵人逃竄。敵人卻憑藉裝備上的優勢,在河湖港汊中橫衝直撞,對抗日根據地發動突然襲擊,使抗日軍民遭受重大損失。 粟裕總結群眾鬥爭的實踐經驗,針對有人認為「利用水網以建立相當鞏固根據地已不可能」的論斷,指出:「對於戰爭中的地形條件,應該辯證地看。水網地形其實是既有利又有弊,只要充分發動群眾,加強對地形的改造,加強部隊的適應性訓練,就可以變對我不利為有利,變對敵有利為不利。」(《粟裕戰爭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第267頁。)粟裕的結論是:在平原水網地帶創建鞏固的抗日民主根據地是可能的。主張積極創造條件,堅持原地鬥爭。 從1941年底起,蘇中區軍政黨委員會在總結群眾鬥爭經驗的基礎上,利用農閒和冬季水位降低的有利時機,掀起改造地形的群眾運動。 他們在河道上構築明壩、暗壩、交通壩、阻塞壩,使當地的平底木船(吃水淺,可數人拉過壩)通行無阻,敵人的尖底汽艇寸步難行。 他們改大橋為小橋,改固定橋為活動橋,改大路為小路,改直路為彎路,使新四軍行軍作戰來去自如,日偽軍行動困難重重。 他們開鑿了許多小運河,使河流連接起來,溝通了各個分區之間的水陸交通聯繫。 在改造地形的同時,粟裕又領導部隊改進作戰方法,根據改造後的地理條件,進行適應性作戰訓練,掌握在水網地帶打遊擊戰的規律。 改造地形、改進戰法的群眾運動,為在平原水網地帶堅持抗日鬥爭,創建鞏固的基本根據地,創造了有利條件,在反「掃蕩」、反「清剿」鬥爭中大見成效。 1942年春天,第一師與日偽軍爭奪的重點由第二分區的三倉地區向南推移到第四分區的啟東、海門地區。形勢發展完全在粟裕預料之中。 1942年1月,為掩護啟海地區抗日根據地建設,粟裕指揮第一師部隊進擊並收復三陽鎮,又乘勝擴大戰果,攻擊二廠、久隆,兩度擊退敵人的進攻,前後戰鬥共達半月之久。1月下旬,日偽軍500多人分5路「掃蕩」江(都)高(郵)寶(應)地區,以後日偽軍又多次「掃蕩」。這一地區,並增設據點,增加駐軍。2月,日偽軍「掃蕩」第二分區的泰東地區,襲擊新四軍後方兵站、倉庫及行署機關,並進佔一倉。2月28日、3月2日,日偽軍兩次對啟海地區發動「掃蕩」。3月底,又將偽第三十二師徐承德部調來啟東以西地區,企圖複占三陽、二廠、久隆一線。遭到第一師部隊打擊後,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