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傳 | 上頁 下頁
四五


  早在三個月前,即在江南水西村時,粟裕便對局勢發展作出了正確判斷,極有遠見地斷言:「可能不久的將來,我們要打更大規模的仗。」如今江南新四軍主力已北渡,「不久的將來」變成了「就在眼前」。因為韓德勤秉承蔣介石意旨,決不容新四軍在蘇北立足生根,必定要乘新四軍立足未穩而解決之。粟裕形象地分析說:他(指韓德勤)來進攻,我們背靠長江,退無可退,只有堅決自衛,下定破釜沉舟的決心,要包打勝仗。這一仗打成平手不行,或者只消滅他一部分也太可惜,非要打個乾淨徹底的殲滅戰不可。假如打得他只癢不痛,他以後還再來,所以現在的問題是如何能把他吃乾淨的問題,只要我們從各方面進行充分準備,一定能搞好。

  粟裕提早進行了戰略戰術動員。他在東進前的一次會議上說:「像今天這樣集中兵力準備打的大仗,還是五六年前在內戰中打過,在座的高級幹部有的參加過,中下級幹部基本沒有參加過。在南方三年遊擊戰爭中和抗日戰爭以來,沒有打過這樣的大仗。這幾年部隊長期分散,開展獨立自主的遊擊戰爭,通信聯絡很困難,都是各打各的。雖然部隊遊擊戰術有了進步,但滋長了一些遊擊習氣。這種情況,對於集中兵力打大仗是很不利的。」為了確定和貫徹好打殲滅戰的作戰指導思想,他要求部隊第一要絕對服從命令,第二要嚴格遵守時間,第三要樹立兵團觀念,第四要協同一致。

  7月25日,陳毅、粟裕率部按計劃開始東進。部隊通過口(岸)(州)線上的「二李」防區時,李部如約讓路,朝天鳴槍,以掩韓頑耳目。「二李」給韓德勤報告稱:「在繆灣一帶發生激戰」,「新四軍傷亡慘重,一部繞道東去……」

  韓德勤得知新四軍東進消息,一面打電話責問李明揚為何不阻攔,一面命令何克謙率保安第四旅由黃橋及其以南地區向北攻擊;命令陳泰運稅警總團由曲塘南下至北新街一帶,妄圖南北夾擊,消滅新四軍於運動中。陳、粟早已成竹在胸,把同頑固派爭奪中間派的策略思想運用於軍事,把政治仗同軍事仗結合起來打。新四軍東進到北新街以南,粟裕突然命令部隊調頭向北,擊潰陳泰運兩個團,殲滅1個多營,然後把俘虜的官兵都釋放,並歸還了繳獲的武器,叫他們回去告訴陳泰運,只要不打內戰就可相安無事。在對付陳泰運的同時,命令第二縱隊攻佔黃橋以北及東北的蔣垛、古溪、營溪,第一縱隊攻佔搬經,截斷何克謙的退路,第三縱隊攻佔黃橋及其以南地區。

  7月27日,二縱已經包圍營溪,何克謙部負隅頑抗。粟裕親臨第一線指揮。在接敵運動中,隨行的兩名參謀人員被冷槍打傷。粟裕處險地而不慌,依然堅毅沉著,雙目炯炯注視周圍,機敏前進。天濛濛亮了,粟裕靠近到距敵三四百米的斜坡上,用望遠鏡仔細觀察敵人火力點和兵力配置。二縱這時繳到了一門八二炮,但不會使用。粟裕得知此事,要王必成找使用過這種炮的解放戰士來打。王必成叫人把從蔣垛俘虜的國民黨軍炮兵排長帶來,用這門炮摧毀了敵碉堡。營溪被新四軍攻克。之後,又經28日一夜激戰,各部勝利完成了任務。29日淩晨解放黃橋。此戰殲何克謙部主力近2000人,在共產黨團結抗日號召下,何部兩個團由陳宗保等率領於戰後起義。隨後,陳、粟率指揮部開進黃橋。當晚各界群眾1000余人在黃橋中學操場舉行軍民聯歡大會。

  順利攻取黃橋,是實現建立大黃橋根據地戰略目標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步。緊接著,陳、粟馬不停蹄,以黃橋為中心,積極開展大根據地建設的各項活動:分兵發動群眾,清剿散兵游勇;成立泰縣、如皋、靖江、泰興、江都5個縣政府,委派惠浴宇、梁靈光、劉萬里、陳同生等任縣長;指示管文蔚籌建蘇北臨時行政委員會;成立蘇北軍政幹校;出版石印的《抗敵報》(蘇北版);建立4個稅卡,5天便收稅近6000元;10天內擴大新兵100多名。同時,陳、粟還派部隊攻下了黃橋以南靖江縣屬的孤山、西來鎮等日、偽據點,挫敗了日軍兩次報復性「掃蕩」。根據地的各方面建設開展得有聲有色,扎實深入,共產黨及其領導的新四軍聲威大振,群眾情緒高漲,以黃橋為中心的大根據地很快初具規模,為以後與韓德勤決戰準備了比較理想的戰場。

  從7月29日進入黃橋那天起,粟裕更加繁忙了,他除了參與領導根據地建設的各項工作外,還對照著軍用地圖,一一實地核對黃橋及其附近地區的橋樑通道、村舍、房屋、樹林、田疇等等,對黃橋地區的地形特點從宏觀到微觀都有個準確的瞭解和把握,隨時準備在黃橋地區同韓頑進行一場大的較量。

  二、從攻佔黃橋到退出薑堰。政治仗與軍事仗巧妙結合。積極準備「獨立作戰」解決韓德勤。

  陳、粟進佔黃橋,建立以黃橋為中心的大根據地,韓德勤感到這是對他的莫大威脅。他的主力在興化附近,鞭長莫及,只有強令南面的「二李」和陳泰運等地方實力派武裝來對付陳、粟。但他知道,「二李」、陳泰運等是靠不住的。於是,他於8月14日派一姓仇的代表來黃橋向陳、粟問罪,誣稱陳、粟率部「擅自江南北進」,「此次攻佔黃橋各地,尤違中央抗戰及團結禦侮之旨」等,最後假惺惺地以高姿態同陳、粟達成協議:韓部駐姜堰、曲塘一線,不再南下;新四軍駐黃橋、蔣垛、營溪、花園橋一帶.不再北進。實際上韓頑暗中卻在調動兵力,調整部署,妄圖消滅新四軍于立足未穩之時。

  粟裕根據多方面的情報分析,對韓德勤軍事上的陰謀看得非常透徹:韓方作出和平姿態,同意各守防地,一是緩兵之計,在他們的主力尚未到海安、薑堰一線之時用來限制新四軍,使新四軍不好進一步奪取薑堰等要點;二是懈兵之計,使新四軍麻痹鬆懈,不作應戰準備,以便他們密調主力,突然襲擊。粟裕精確計算、判斷,還有半個月時間韓德勤將向新四軍發動進攻。8月15日,粟裕以個人名義報告中共中央和葉挺、項英、胡服(劉少奇),提出對付韓德勤挑戰的部署:(一)派一縱隊(即管文蔚、葉飛部)全部即東進如皋以東南及南通以北攻石港,以截斷省韓與上海之交通,使海門、啟東全人我手;(二)二、三縱隊主力及直屬隊仍控制于黃橋至如皋之線,加緊江北地方工作及本身擴訓;(三)為集中力量以對付不可避免之省韓的進攻,決將張道庸(即陶勇)全部東移,而將塘頭、宜陵地區暫放棄並借此為爭取二李之中立;(四)今後與江南交通已由江上另新建路線,正在開始。粟裕在報告的最後表示:「我們決以全力對付」韓德勤。

  從軍事實力看,韓德勤數倍于蘇北新四軍。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中原局原來的意圖,是要等黃克誠率領的八路軍增援部隊南下後,與蘇北新四軍一起解決韓德勤。中共中央為此還對韓德勤公開提出了「韓不攻陳(毅),黃(克誠)不攻韓;韓若攻陳,黃必攻韓」(《毛澤東年譜》中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208頁。)的嚴重警告。粟裕分析形勢,認為蘇北局勢已發展到「箭在弦上」的緊要關頭,離決戰的時間不多了,蘇北新四軍必須立足于獨立解決韓頑而不依賴八路軍部隊南下的遠道增援上。陳毅報中共中央和胡服的電報也建議,八路軍和新四軍五支隊迅速推進到運河以東增援,同時表示:「我們亦積極準備單獨解決決戰任務。」(《陳毅傳》,當代中國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第241頁。)

  粟裕果斷地將塘頭、宜陵一帶的新四軍撤離東移。這樣雖然使蘇北指揮部與淮南五支隊的間隔更遙遠了,蘇北指揮部也更不能抽出部隊去接應五支隊東渡運河過來增援了,但達到了集中兵力。後來的實踐證明,粟裕的這個決心是正確的。由於種種原因,八路軍南下部隊前進速度不快,不可能對蘇北指揮部新四軍作直接的戰役配合。暫時放棄的「已得陣地」,在決戰勝利的條件下恢復並不太難,而最大限度地集中兵力才是對決戰生死攸關的第一要著!更何況與韓頑相比處於絕對劣勢的新四軍,每增加或多集中一名士兵,便可增加幾倍的信心和勇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