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粟裕傳 | 上頁 下頁 |
一 |
|
※第一章 湘西育英才 一、毛澤東笑問粟裕:你是少數民族吧? 1951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國慶節狂歡之夜。天安門廣場,各族人民載歌載舞。天安門城樓,黨政軍領導人談笑風生。 毛澤東主席和粟裕這兩位湖南同鄉談興正濃。 毛澤東笑問粟裕:「你是少數民族吧?是不是苗族?」 粟裕回答:「我們家鄉少數民族很多。我們家是漢族。」 粟裕的家鄉湖南省會同縣,是侗族、苗族等少數民族聚居區,侗族占全縣總人口的45.8%。在舊社會裡,由於存在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當地許多少數民族居民便自稱漢族。粟裕在這裡度過了童年。他聽家中老人說粟姓居民是漢族,所以一直認為自己是漢族。 直到毛澤東、粟裕逝世以後,毛澤東生前提出的問題才得到了準確的答案。1986年1月,會同縣人民政府根據當地侗族群眾的要求,經過長期的調查和識別,確認會同縣粟姓居民的祖先是由湖南省通道縣遷來的侗族。按照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全國人口普查文件,粟姓後裔全部恢復為侗族。粟裕一家也相應地由漢族恢復為侗族。 粟裕由一個生長在偏僻山區的普通侗家子弟,投身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鬥爭,成長為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戰略家,走過了一條不同尋常的道路。 公元1907年8月10日,清光緒三十三年七月初二,粟裕出生於湖南省會同縣伏龍鄉(今坪村鎮)楓木樹腳村,幼名繼業,學名多珍,字裕。17歲離家外出讀書以後,即稱字而不稱名。戰爭年代,曾經化名金米、余良、蘇群,與家人通信時稱季業、季業之。 會同縣位於湖南省西南部,南倚雲貴高原,東枕雪峰山脈,歷來是侗、苗、瑤等民族聚居的地方。在漫長的歷史歲月裡,這裡一直被中原人士視為荒涼落後的「蠻夷腹地」。然而,這裡不僅有秀麗的山川和豐富的物產,而且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會同縣屬亞熱帶季風溫潤氣候地帶,境內層巒疊嶂,溪流交織,景色如畫,滿山林木,遍地礦藏,是久負盛名的杉木、桐油、黃金產地。所產杉木,以高大、通直、少節馳名國內,被譽為「廣木之鄉」。所產桐油,在清末民初就以「洪油」為名遠銷海外。漠濱金礦已開採600餘年,至今年產仍在2000兩左右。 會同縣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幾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80年代發現的文化遺址表明,與北京山頂洞人同時,這裡就有先民繁衍生息,而且與中原地區的發展息息相通。春秋戰國時代,這裡屬楚國的黔中地。秦始皇統一中國,這裡屬天下三十六郡之一的黔中郡。兩漢時代,這裡是「武陵五溪」之一的雄溪所在地。三國時代,諸葛亮曾經掌管湖南一帶徵調賦稅、安撫少數民族事務,在這裡留下了「諸葛營」、「諸葛井」等遺跡。唐宋以後,先後有王昌齡等文學家、政治家被「流放蠻荒」,在這裡做官,客觀上促進了中原與湘西的文化交流。北宋崇甯初年,縣名由朗溪縣改為會同,迄今沿用800餘年。從宋代到清代,會同地區多次爆發各族人民反抗封建王朝的武裝起義,並且與全國性的農民起義互相呼應。粟裕鄰村塘口人粟朝儀,在塘口創辦廣德書院,開會同書院建設之先河。清朝末年到民國初年,灑口人楊勉之、團河人馬耀湘先後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在會同等地從事革命活動,成為辛亥革命的骨幹分子。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會同地區兵連禍結,侗漢各族人文薈萃,形成了尚武奮進的民族精神和絢麗多彩的文化傳統。 在湘西會同這塊古老秀麗而又富有革命傳統的土地上,粟裕邁出了人生道路的第一步。 二、地主家的少爺偏偏和長工結成要好的朋友,立志做為民除害的劍俠。 粟裕的少年時代,是在急劇變動的社會歷史環境中度過的。 當時的中國,內憂外患,戰亂頻繁,社會動盪,革命風起雲湧。 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于翌年建立中華民國。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帝國主義趁機侵佔中國領土,袁世凱政府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 1915年,以蔡鍔為代表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派發動討袁護國戰爭,粉碎了袁世凱復辟封建帝制的陰謀。護國軍打到會同的時候,會同人民用捐款等方式積極支援。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開創無產階級革命的新紀元。「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勢如烈火燎原,迅速蔓延全國,標誌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會同也舉行了支持北京學生運動的遊行示威活動。 1920年,在帝國主義列強的操縱下,中華大地爆發了連年不斷的軍閥混戰。會同縣、特別是境內的洪江鎮一度成為激烈爭奪的地區。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革命面貌為之一新。 1924年,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實行第一次合作,展開了席捲全國的大革命。革命軍的勢力迅速發展到湘西會同一帶。 革命與反革命、侵略與反侵略、革新與守舊的激烈搏鬥,強烈震撼著祖國大地,震撼著粟裕的家鄉,震撼著粟裕的家庭,對成長中的粟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粟裕的出生地伏龍鄉楓木樹腳村,坐落在會同縣中部四面環山的丘陵地帶,是一個有五六十戶人家的村寨。侗族喜歡依山傍水結寨。楓木樹腳村,前臨雙溪河,後靠大澤嵊。從雙溪河北望,金龍山余脈銀匠界狀若臥龍,有人說伏龍鄉由此得名。大澤嵊北麓楓樹成林,村寨因而名為楓木樹腳。粟裕一家居於村寨南隅,有東西兩個院落。東院是正房,是家人居住的地方,粟裕就出生在這裡。西院是花廳和其他附屬建築,是接待賓朋和雇工居住的地方,粟裕幼年讀書的私塾就設在花廳,還有他練習武術的曬穀場。兩院建築,融侗漢兩族風格於一體。兩院之間,有山澗小溪潺潺流過。夏日水漲,粟裕常在這裡嬉水納涼。宅後有古楓、古檀、古樟,樹幹高大挺拔,枝葉鬱鬱蔥蔥,像幾把綠色大傘撐在上空,濃蔭覆蓋粟家房屋。村前雙溪河畔有粟家稻田,村民稱之為「跑馬長丘」,是粟裕幼年練習騎馬的地方。 粟裕的父輩兄弟姊妹4人。粟裕的父親粟周亨,字嘉會,是一個落第秀才,為人忠厚老實,寫得一手好字,平日深居簡出,不事勞動,除了練字、作詩以外,常常幫助別人書寫對聯一類文字。粟裕的二叔粟周貞青年時代在長沙讀書,接受了民主革新思想,畢業回鄉以後創辦新式學堂,積極傳播新學。粟裕兄弟姊妹5人,他排行第三。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環境裡,童年的粟裕就感覺到,在會同這個偏僻的山區外面,還有廣闊的天地。 1916年,粟裕9歲的時候,祖父去世,父輩兄弟3人分家,家境開始衰落。粟裕一家8口,分得100多擔谷田(約合30畝),人多地少,常常人不敷出。後來,為了躲避匪患,舉家遷入會同城內,修建新居欠了100多銀元的債,生活更加拮据,常常以酸辣子、漬乾菜佐飯,媽媽還不時提醒孩子們:「看菜吃飯。」 粟裕自幼聰明伶俐,勤學好問,心靈手巧,深得家人喜愛。夏日天氣炎熱,他把竹席漂浮在小溪水面,平躺在上面納涼。秋天橙子成熟,他爬上橙樹,背靠樹杈,用竹竿捅下橙子,悠然自得地品嘗。他見什麼學什麼,學什麼會什麼。看到別人下象棋,他就撿起打破的碗底作模具,用泥土製作象棋棋子。他還學會了理髮、縫紉、做木工活,時常幫助雇工理髮、補衣服,給媽媽做襪底,用小竹筒鋸成圓梳給家人梳頭,用竹片做成「孝子」給父母搔癢。看到媽媽纏足,行動不便,就做了一個恭凳給媽媽用。這個恭凳,媽媽一直使用了30多年。 父母親把希望寄託在粟裕身上,為他起名「繼業」,親昵地稱他為「繼業朋」(「朋」為侗語,對男孩的愛稱),一心要把他培養成封建地主家庭的接班人。 然而,與父輩的願望相反,粟裕走上了另一條道路。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