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傳記·回憶錄 > 歲月隨想 | 上頁 下頁 |
九〇 |
|
在我的心目中,無論你主持哪一類欄目,必須是這類欄目所傳達的知識和信息的擁有者,必須在工作的同時努力學習和總結,成為你所承擔的這個欄目內容的專家。我在解說《動物世界》的10多年中,對野生動物及生態有了專業知識,1988年我被吸收為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理事,並于1991年被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資源學院聘為兼職教授。當然,如果你一時尚不具備專家的條件,也要努力使你的觀眾看到你在努力,在不斷進步,越來越成熟。這也是一種敬業精神。觀眾怎能容忍一個不懂體育運動的人轉播體育比賽實況,不懂美術的人講解東西方繪畫,不懂古漢語的人講解古代詩詞呢?尤其不能容忍不懂裝懂、謬誤百出的人為他們主持節目。 主持人最能博得觀眾喜愛的就是人格上的魅力。儘管東方和西方在文化背景上存在差異,但在最高層次上的觀念是相通的,只有真、善、美才是最高標準或最完美的標準。因此,在長期為公眾服務的過程中,人格的忠厚、善良是一定會被觀眾所理解與接受的,從而產生一種令觀眾深深喜歡的屏幕形象。當然,盡善盡美是不存在的,我們只能努力向著這一高度去靠攏。 問:從總體看,優秀的節目主持人是少數,大多數平平淡淡,為什麼? 答:其實這就是客觀世界,無論哪一階段,都註定如此。全人類的優秀分子是少數,大多數人平平淡淡;各行各業的頂尖高手是少數,大部分人平平淡淡;冠軍只能有一個,主持人也不例外。 當然,這並不能成為我們應當平平淡淡的藉口。如今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大約有100多位,比我剛參加工作時擴大了幾十倍而且就總體素質來說,年輕的一代無論從知識文化的起點和對電視的認識上,都比我們那一代人高得多。 不過,30多年來電視不僅造就了一批主持人,也造就了一批有較高觀賞與評價能力的內行觀眾,觀眾日益提高的觀賞水平與需求和大多數主持人提高自身水平的速度有一個差距。這正如一個美食家口味越來越挑剔,而一位廚師豈能在短時間手藝大幅度提高?主持人似乎也面臨這樣的壓力。據我所知,大多數主持人都感受到了這種壓力並把它化作迎接挑戰的動力。主持人的提高主要靠自己的努力,不斷提高自己的水準與專業技能。只要假以時日,時間是會改變一切的,我相信中國節目主持人的整體水準將會越來越高。 還應指出,主持人水平的提高是個全方位的間題,是一個系統工程。譬如一支優秀球隊和一名優秀運動員的產生,自身素質固然重要,但是必須應該有一位好教練。一個影視明星的誕生當然需要一個好的劇本、一位好的導演、一個高水平的創作集體。主持人不是憑空獨自出現在屏幕上的,只有具備從管理、編導到欄目設計都上佳的情況,才有可能產生優秀的主持人。因此我們不應該把一位主持人一時的不成功褊狹地怪罪於他本人,而應以各方面尋找原因。榮辱皆系于主持人一身,這既不公正,又不合理。 主持人也要趕上好的機遇,碰上一個適合他發揮才能的欄目。倪萍主持《綜藝大觀》,楊瀾主持《正大綜藝》,都分別獲得了成功,她們短期內取得的令人矚目的成績使許多人羡慕。可是除了她們共同的特點——極度努力之外,欄目風格恰巧符合她們各自的特點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正如楊瀾自己說的,假如一開始讓她主持的不是《正大綜藝》,而是《綜藝大觀》那就不一定是如今的局面了。我認為她能這樣認識,說明她非常具有自知之明。如果倪萍、楊瀾互換欄目,可能都不會取得現今的成績,她們有才華、肯吃苦,但她們也分別遇上了一個好的利於她們發揮的創作集體,這就是她們成功的奧秘。 按常規來講,編導與欄目可以挑選主持人,而主持人也應該有機會去選擇他們喜歡的、利於發揮自己潛能的欄目。這個機會是成功的先決條件。但對大多數從業不久的年輕人來說,他們既沒有可能,也沒有資格去挑選編導和欄目,這就要憑運氣了,少數人脫穎而出,大多數人平平淡淡,正在等待機會。這就是現實,各地電視臺的情況可能也大抵如此。 問: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主持人,應被理解為個人魅力與精神完善的人。綜藝節目可否影響觀眾、指導輿論?這方面通過努力可否成功? 答:「主持人應是個人魅力與精神完善的人」無疑是一個理念上完善的典型,可惜現實生活中誰也不可能是這樣。 主持人不是聖人,即使在中國被稱為聖人的人也不認為自己完美無缺,聖人的美德之一就是聞過則喜,有錯必改。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當然在一生的方向上,我個人將向儘量完美與完善的方向努力。 正如我在第一個問題中所闡述的,新聞節目的輿論導向並不意味著是主持人的導向,電視新聞主持人只不過是新聞的外包裝,充其量只能發揮很少限量的影響,美國往往是根據公司本身的需要,根據競爭的需要誇大了主持人個人的影響。我知道美國有過李普曼和賴斯頓這樣的評論權威,但是克朗凱特等人都還沒有達到這樣的境地。因為我留意三大廣播公司的新聞播報,在播送過程中他們只能一字不差地播送,完全談不到在內容上的發揮,而這種播送過程很接近於表演。克朗凱特曾說過,主持人的技巧更接近表演,新聞信息的由來不是主持人編造的。克朗凱特所在的公司董事會曾決定每天可以給他一分半鐘自己發表評論的機會,而克朗凱持拒絕了。他說,他是習慣於客觀報道的(見《美國電視明星》)他很聰明,言多必失,個人無論素質多高,思想多敏銳,總不能保證你每天對外界的評論都是準確公允的。實際上,新聞要尊重事實的嚴肅性,使得任何一個主持人都無法也沒有權利去獨立發揮,克朗凱特被美國同行認為是在最謹慎的行當中工作的一位最謹慎的人。當然,不是說他不可能對新聞內容有所偏愛,比如,他個人喜歡科技方面的消息,因此,在他所能發揮作用的範圍內,這類消息會有所偏重。克朗凱特也曾在新聞中有揭露「水門事件」的專題新聞,把散見於報章的消息集中播放,電視的影響力當然是不可估量的,於是「水門事件」轟動起來,導致尼克松下臺。另一次是克朗凱特發表一個評論,呼籲美國從越南撤軍,據說約翰遜當晚看了這條評論後,就召開會議研究撤軍問題。我認為,克朗凱特能在這個問題上發揮一定的影響,根本原因是美國當時的越南政策走進了死胡同,國內反戰浪潮風起雲湧,美國政府騎虎難下,在這個當口,克朗凱特的評論反映了民意,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美國政府修改政策的催化劑。作為局外人,我們永遠不可能洞悉這一事件的真正的內幕。如果把主持人的作用過分誇大,認為主持人可以左右輿論甚至美國總統也要看主持人的眼色行事,那就未免過於天真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