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宋慶齡 | 上頁 下頁
二〇五


  §(八)高風亮節國之瑰寶

  〖哀榮、安息〗

  接著移靈至人民大會堂舉行連續三天的弔唁、瞻仰遺容。她安臥在水晶棺中,上面覆蓋著有鐮刀斧頭的中國共產黨黨旗。共有12萬人前來弔唁,其中有許多少年兒童、還有在北京的一百多個國家的駐華使節和她的外國友人。

  《人民日報》於5月31日發表了題為《高風亮節國之瑰寶》的悼念社論。

  治喪委員會向在臺灣和海外的宋慶齡親屬和友好發出邀請,歡迎他們前來參加喪禮。親屬中包括蔣介石夫人(宋美齡)、孫科夫人、宋子良及夫人、宋子文夫人、宋子安夫人、蔣經國、蔣緯國以及宋靄齡和孔祥熙的子女孔令侃、孔令傑、孔令儀、孔令偉等。治喪委員會還通知,臺灣中華航空公司的專機可在北京及上海降落、一切費用由該會負擔。(但臺灣電信局顯然奉上峰的指示無理拒收這些電報。)

  ①新華通訊社1981年5月29日、30日及6月2日電訊稿。

  孫科夫人陳淑英獻的花圈上寫道:「沉痛哀悼親愛的媽媽——兒媳陳淑英敬挽」,擺放在棺前,還有其他到場的親屬們獻的花圈。從美國發來唁電的有二弟宋子良及夫人、小弟宋子安的夫人、大弟宋子文的長女。

  宋美齡沒有作出任何反應,看來她還在堅持她的那套政治,儘管她一定會懷念她們的姐妹之情。在表面的沉默下,事情可能要複雜得多。廖承志後來在一篇講話中說,北京這些電報發出後,特別是邀請宋美齡參加葬禮,「蔣經國很惱火,又派人到美國去,又寫信去,又如何如何,又通過孔令侃,怎麼樣怎麼樣。」(可能要孔令侃去阻止宋美齡回復)廖承志認為,這些訃告和邀請已完全證明是有作用的,震動了這些流亡在外的人。孫科的家屬作出了回應。盡可能廣泛地爭取人——不是像有些人所反對的那樣,說是圈子太大了——已經產生了積極作用,並體現了盡一切努力在「一國兩制」方針下實現國家統一的政策。

  ①《新時期港澳新聞工作應注意的幾個問題》(1981年9月4日),《廖承志文集》下卷,第624頁。

  治喪委員會成員共392人,包括國家和中共及其他民主黨派的主要領導人、來京的宋慶齡親屬以及宋慶齡的外國友人(本書作者完列其中)。

  國家給宋慶齡以元首級的哀榮。從5月30日至6月3日,在天安門、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及所有駐外機構下半旗志哀;6月3日舉行追悼會當天,全國各地都下半旗志哀。世界各國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著名人士、以及宋慶齡生前友好紛紛發來唁電。

  追悼會由當時的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主持,鄧小平致悼詞。鄧簡述了她一生漫長的政治歷程,讚揚她那「堅定忠誠、恭謹謙遜」的性格以及「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著堅定的政治原則性,威武不屈,富貴不淫,高風亮節,永垂千古。」

  ①《鄧小平同志致悼詞》,載《宋慶齡紀念集》,第25—29頁。

  鄧稱宋慶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締造者之—……中國各族人民包括臺灣同胞和海外僑胞衷心敬愛的領導人,舉世聞名的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共產主義的偉大戰士,保衛世界和平事業的久經考驗的前驅,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

  廖承志的回憶錄把他60年來同宋慶齡的情誼以及對她在國事中所起作用的評價結合起來,是一篇更富於私人感情色彩的文章。像他的父母廖仲愷和何香凝一樣,他的一生確實是同她的一生密切相聯的。他第一次同她和孫中山在一起照相時才7歲,正是1915年她和孫中山結婚的時候。(到1983年75歲時,他正有可能擔當宋慶齡長期擔任過的國家副主席的職位,不幸因心臟病去世。)

  ①《我的回憶》(1982年5月29日),《廖承志文集》下卷,第650—652頁。

  在那篇回憶錄裡,他寫道,「回憶真有一大堆。兒童時代的,歐洲時代的,香港時代的,解放以後的……從她一生革命的長河中每個階段都可以看到,她一生是革命家,是鬥士,以共產黨員自許,而最後獲得黨證,是我們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名譽主席。」

  6月3日,她的遺體火化。第二天骨灰用專機送往上海,安葬在宋氏墓園。

  為什麼她要長眠在這裡,而不是在首都某處建造宏偉墓地或者在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同她的丈夫合葬?

  廖承志已經說明了主要的原因,但還可以作些補充。她會認為,孫中山的歷史業績是他的功勳,她不應去分享。另外,在第十七章中曾經提到,解放前,國民黨中曾有人對她作為孫中山遺孀的地位妄加訾議,她氣憤地說,「他們可以說我不是孫夫人,但沒有人能夠否認我是父母親的女兒。」這也許可以作為另一個原因。她父母的墓地在「文化大革命」中曾遭破壞,後經周總理下令修復。是不是因此而使她覺得她必須永遠陪伴在她父母旁邊?她的一生為公,但在她看來,死是私人的事情。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