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宋慶齡 | 上頁 下頁
一九八


  §(二)「人民的意志是不可戰勝的」:歷史的結論

  現在轉而敘述主題更為廣泛的活動和著作。

  1979年9月她所寫的《人民的意志是不可戰勝的》一文是在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紀念時在全國發表的主要紀念文章之一。她指出:

  ①載《人民日報》,1979年9月29日。

  「粉碎『四人幫』的偉大勝利,賦予我們的十月以新的意義。……標誌著中國革命又經歷了一次轉危為安的歷史性轉折……

  「『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的口號是深得人心的。」

  她強調必須採取步驟,為科學技術、教育、文藝、醫務及其他文化工作者「盡可能提供較好的物質條件,並且一定要尊重他們的勞動,關心他們的生活,使他們……為四個現代化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她指出,由於「林彪、『四人幫』推行的最黑暗、最愚昧的法西斯文化專制主義,已經在人們思想上、道德上和紀律上造成了惡果,其中受害最深的是青少年一代」,因此教育青少年尤需「加倍地努力」。

  她總結建國三十年來的歷史時說,「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過了一條偉大的道路、一條閃耀著社會主義光輝的道路。九億人民(當時對中國總人口數的估計)堅定不移地選擇了這條光明大道。雖然這條道路也是艱難曲折的,但是,一切野心家、陰謀家都沒有能夠、也不可能戰勝九億人民的堅強意志。而且這些野心家、陰謀家沒有一個不是在人民的鋼鐵意志面前碰得頭破血流。過去是這樣,今後仍將是這樣。我堅信,人民的意志是不可戰勝的。」她祝願一我國偉大的人民,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不斷加強團結,走向更加光輝的前程。」

  在另一篇不那麼正式的紀念文章,即為《中國建設》1979年10月號寫的《致讀者》中,她對新中國的成就和前景表現出了同樣的樂觀向上情緒。她寫道:

  ①《中國建設》(英文版),1979年第10期。中文稿承《今日中國》(《中國建設》)雜誌社總編室提供。

  「我們的三十年是一次廣泛的新生。它的開始是取得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勝利:一是最終推翻了曾壓迫和剝削占人類四分之一的中國人民達兩千多年之久的封建社會制度;一是最終粉碎了帝國主義的控制,……在這種控制下,中國人民苦熬了一個多世紀。最後是,由於長期革命鬥爭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勝利的,中國人民得以根除與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緊密勾結的官僚資本主義的壟斷,走上社會主義的道路。」

  在國際關係方面,她接著說:「中國人民所進行的民族和社會解放鬥爭,與世界其他國家的鬥爭不可分割地交織在一起。美國和法國的民主革命,俄國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以及所有被壓迫國家爭取自由的鬥爭,所有這些革命和鬥爭的思想和榜樣都幫助我們前進。在我們長期鬥爭的實際過程中,真正為這種思想所鼓舞的許多外國朋友都和我們肩並肩地站在一起。……這一切我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她在談到三十年來取得的偉大成就的同時,清醒地指出:「在不同的時期,中國人民也有過挫折、停頓和錯誤。我們曾面臨過,現在也還面臨著巨大的物質和文化發展的問題,如何在所有方面充分利用社會主義所提供的前所未有的潛在力量的問題以及改造社會、自然和人本身的問題。」

  但在歷史的天平上,成就和希望是主要的:「我們現在以平等的姿態出現在國際的舞臺上。「求中國之自由平等」,這是孫中山在1925年的遺囑中對他四十年來領導中國民主革命的目標的總結。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這一目標在1949年實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毛主席宣佈:『我們的民族將再也不是一個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們已經站起來了。』從那時起到現在,我們已與一百多個大大小小國家建立了新的關係。這是一種平等的關係——現在不可能有其他關係了。……」

  她最後指出:「雖然在政治上中國與別國平等了,但在經濟、教育和科學發展方面,我們還沒有同先進國家取得平等地位。為了縮小這一差距,現在我們正在進行新的長征,即社會主義現代化。為實現這一目的所作的努力中,我們尋求同一切願與我們互利合作的人們進行合作。」

  1979年是關鍵性的一年,因為1978年底中共中央舉行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在鄧小平領導下,通過了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對此,她是積極擁護的。在給友人的信中,她說:

  ①指給美國理查德·楊的信,1979年2月15日。

  「民主和法制開始占上風並顯示出來一最近舉行的黨的三中全會是一大勝利。我們正在集中力量使我們的生產、學術和國防現代化」。

  她也尖銳地指出了她所認為的仍然存在的弊端:「……我們仍不能、也不去把幹部安排在恰當的位置上,常常指派某個不合適的人去擔任他(她)所擔當不了的工作。」

  她贊成放寬某些過分死板的作法,例如高考錄取的新生統由國家分配到指定的學校就讀,這些學校往往離家很遠,但考生本人很少或沒有選擇的機會。「除非我們改善目前的幹部委派制度和教育制度,我敢肯定,我們為『現代化』所作的努力將告失敗!」

  她的總的看法是:「任何集體的利益都必須允許有個人的自由和選擇」,否則就是「違反馬克思主義」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