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宋慶齡 | 上頁 下頁 |
七八 |
|
1931年夏,從國內傳來宋太夫人病重的消息。7月23日,宋太夫人在青島——因避暑從上海移住在這一濱海城市——病逝。 慶齡動身回國並邀胡蘭畦同行作伴。她答應胡,將來不論她要在國內找工作或仍回柏林繼續學習,她都會幫助她。胡向柏林的黨小組彙報請示,得到批准。但她從中國回柏林後卻被黨組織開除了。她記述道:「早在我陪宋慶齡先生回國之前,我就發現:我們〔德共華語支部〕柏林小組內有少數同志當時很信奉宣揚『左』傾立三路線的文章。他們……盲目輕視一切非共產黨人,其中最突出的例子,是他們對當時也在德國的宋慶齡先生不理解。總認為她不是共產黨,是國民黨的大官。個別同志甚至還說些無聊的話。這使我非常氣憤。因為我在國內、在柏林和陪宋先生回國途經莫斯科時,都曾親自見聞,無論是我們黨內的重要領導同志,還是德共中央、蘇共中央的領導人,他們在言談行動中,對孫先生都充滿著敬意……因此就常常據理與他們爭論……他們也因此對我極端不滿。個別同志甚至……說我為宋先生說話,是有封建意識(意思是因為宋先生是孫中山總統的夫人)……」 中國共產黨當時仍在「左」傾路線統治之下——國際共運也是如此。1928年共產國際第六次代表大會迫使所有參加國際的各國黨都接受這一觀點,即:革命的主要危險不是來自右派,而是來自激進的中間派。中國黨內的宗派主義者把這一條甚至用到堅定的國民黨左派身上,從而喪失掉許多可能建立統一戰線的極好機會,正如德國共產黨即使在面對希特勒上臺的威脅時也仍然拒絕同社會民主黨人(稱之為「社會法西斯」)合作。直到多年之後;經歷過一些嚴重的失敗和災難,這樣的態度才改變過來。 宋慶齡是取道蘇聯,乘火車回國的。胡蘭畦的回憶錄為我們提供了關於這次行程的一些情況。接待都是小規模的,不公開宣傳,來的主要是一些私交,也有少數官員,他們同時又是私人朋友。宋慶齡這次是回去奔喪,所以她喜歡這樣簡樸的方式。 胡蘭畦紀錄道,火車到達莫斯科時,到車站來迎接並送上鮮花的有外交部長李維諾夫的妻子支維、曾任武漢國民政府軍事顧問的加倫將軍以及陳友仁的兒子陳依范(畫家)和女兒思蘭(舞蹈家)。陳家兄妹陪同宋慶齡和胡蘭畦到莫斯科一家大旅館沐浴、進餐,接著去文化休息公園散步。 據胡回憶,她們只在莫斯科停留一天就繼續登程。蘇聯政府送了一瓶礦泉水、一些乾酪和另外一些食品供她們路上用。胡在西伯利亞鐵路沿線看到一些令人沮喪的情景;市鎮稀少、車站破舊、衣衫襤褸的女人到處撿東西吃。她記得曾問宋慶齡,「俄國為什麼這樣窮?」來回答說,「你如果見過過去的俄國,再同今天比一比,現在就算在進步,在好轉哩!」 她記載道,當她們回到中國境內,又看到熟悉的景色、人們和食物時,她們都很高興。 在國境車站滿洲里,軍政官員前來迎接並特備一節貴賓車廂供她們乘坐赴大連。 杭州市長周象賢是宋家的親戚,他專程趕到哈爾濱迎接並陪同去大連。在車上,他把宋太夫人患病及去世經過詳告慶齡,慶齡聽著十分悲痛,「幾乎哭了整整一夜」。她還詳細詢問了兄弟姊妹的情況,顯示出骨肉情深。但是——胡寫道——為了人民的緣故,她同他們都分開了,顯示出她是領導中國女革命者的典範。 他們一行從大連乘船赴青島。慶齡來到現已無人居住的宋氏消夏別墅,看守的人指給她看老夫人病故前所住的房間,她又悲痛飲泣。但即使在這樣的悲痛中,她也總在想著別人。她知道胡蘭畦是第一次來青島,所以專門派車讓她在市內觀光一番。 8月13日抵達上海,市長和親屬到埠迎接。宋慶齡立即乘車到宋氏老宅,在母親靈前致哀。 她這次回來是為私事,但幾乎立即又投人了公眾的戰鬥。 而且,正如以後的事件所顯示,她這次回國以後就不再離開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