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宋慶齡 | 上頁 下頁 |
一 |
|
◎第一章 青年時代:美國,1907—1913年 在本書所選用的照片中,有一張中國姑娘的大學畢業照,面容堅毅、眼神深邃。她就是1913年獲美國威斯裡安學院學士學位的宋慶齡。後來,她成為領導辛亥革命推翻兩千年封建君主制度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夫人和助手。1949年,作為另一場更深刻的革命的成果,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到本世紀末葉,她在快到90歲時,以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的榮譽稱號,與世長辭。 宋慶齡1893年生於上海,1907年①去美國求學,那時還不到15歲。她先在新澤西州薩米特市一所高中上學,不久就到南方,入佐治亞州梅肯市威斯裡安學院。她在學校裡還有一個名字「洛士文②·宋」,她的親密朋友則稱她「蘇西」——對她的姓氏英文拼法簡化而來的昵稱。那個帶點浪漫色彩的名字「洛士文」後來隨著時間的過去而消失了,但另一個樸素的名字「蘇西」,她卻繼續經常用於給新老好友們英文信的署名,直到生命的終結。 ①她赴美求學的年份常被寫作1908年。這是她進威斯裡安學院的年份,在此之前她在薩米特市上過一段時間學。 ②此名英文為Rosamonde,現音譯為「羅莎蒙德」,但過去譯作「洛士文」,各種史料中均用此譯法,故仍其舊。——譯者 前面所說的那張照片,就是她20歲在威斯裡安畢業時的照片。它同她後來的許多照片不一樣,那些照片給人的印象是一位嫻雅——有時顯得柔弱——美麗的女性。但如果仔細看,人們也能感覺到那種內在的力量。這種堅強的力量在那張畢業照裡表現得最早、也最明顯,所以它被選來作為向讀者介紹宋慶齡的第一張照片。 當然,年輕時的面容,不論如何顯示本性,不能說明一個人的一生。性格可能改變,有時會改變得很厲害。但宋慶齡性格中的力量卻是始終不變的核心。 力量有各式各樣,特別從後果來看是如此。她的妹妹宋美齡和姐姐宋靄齡,她們的堅決不下於她——前者後來嫁給了國民黨的獨裁者蔣介石,後者則成為蔣的財政部長、聚斂自肥的孔祥熙的妻子。但正如30年代在她們的同胞們中間所流傳的那句話說的那樣:宋氏三姊妹中,一個愛權、一個愛錢、一個愛國——這最後一個指的是宋慶齡,她愛國愛人民。她的聲望來自她在狂風暴雨、驚濤駭浪中始終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的戰鬥經歷。至於說到財富,她是一無所有的。 在拍攝畢業照那個時候,宋慶齡已經顯示出她未來的品質和人格。從校刊中不難看到有關她的興趣和才能的線索。校刊裡一般都會寫明每個畢業生的課外活動和所得獎勵。關於宋慶齡是這樣寫的:「1912—1913年,校刊《威斯裡安》文學編輯;舞蹈戲劇社社員;哈裡斯文學社通訊幹事」。更引人注目的是照片旁的題詞:「從她的兩眼和額頭流溢出內心的光彩」。①一個人能從同學中引發出如此富有詩意的文辭一定是很不尋常的——不只是給人印象深刻,而且熱誠、受人喜愛。她確實是這樣,而且將始終是這樣。 ①關於采自威斯裡安學院出版物和檔案的材料,本書作者首先要感謝他的朋友、《中國建設》老同事張彥,張在1981年擔任《人民日報》駐美記者期間曾赴梅肯市收集有關宋慶齡的史料。還要感謝紐約州立思派亞學院的A.湯姆·格倫斯菲爾德教授、西佐治亞學院的喬納森·戈爾茨坦教授以及北京宋慶齡基金會研究室的傅伍儀和張愛榮女士,她們去訪問了威斯裡安學院和新澤西州薩米特市,帶回了更多材料。 她在校刊《威斯裡安》上發表的文章反映了許多她當時的看法。其中最突出的是愛國主義。 在1911年發表的《受外國教育的留學生對中國的影響》①一文中,她寫道,中國人出國留學的目的應該是「把一切有價值的、好的東西學到手」,以便帶回國去「解決中國當前存在的各種重大問題」。確實,她還幻想現存的君主政府——它直到這時才裝出一副贊同現代化的樣子——會實行某些積極的改變。而且她認為,國家的復興和進步只要增加受過西方教育的「較好階級」出身的青年的人數並讓他們有所作為就可以達到。他們將成為行政和技術進步的傳送者和教育者。他們將帶頭廢除婦女纏足、男子留辮等陋習、消除最惡劣的貧民窟式的居住條件,作為前進的起步。 ①見《威斯裡安》(英文),1911年11月出版,第42—44頁。這是她在校刊上發表的第一篇文章,顯然是在1911年10月10日爆發的辛亥革命前寫的。她署名宋慶齡(「慶」字的英文拼法稍有不同),可見她的父母雖給她取了「洛士文」這個英文名字,她的同學也這樣稱呼她,她自己在正式的場合(如載入學校紀錄的正式發表的文章)卻不用。 這是她寫的第一篇政治評論,那時才18歲。她是在西方受的教育,對西方的一些體制和方式是稱讚的。即使如此,宋慶齡堅定地立足于本國。她深信,中國的革新只能是中國人自己的事——他們用自己的才智和努力是能夠完成的。她對中國的落後狀態感到憤慨,但她沒有絲毫民族自卑感;她非常贊成向別人學習,但她一點也不認為有必要請外國人來當指導或者監督。她也從沒有——不管是當時或以後——表示過任何想要移居國外的念頭。她回國後近70年的生涯中,除非是在政治上被迫或者是為了實行她的政治信念,她從未離開過中國,不得已或有必要出國也都儘快回來。1949年前,曾有幾次出國的計劃,由於蔣介石政權的阻撓而未實現。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她擔任了高層公職,多次出國正式訪問。但她從未為消遣或遊覽出過國。直到最後,到了暮年,她才說想再去少女時代生活過的一些地方看看,同僅存的幾位當時的好朋友見見面,但這時她的年紀已經太大了,身體也不行了。 儘管民族自尊心在宋慶齡身上是如此根深蒂固,她始終沒有一點排外思想。她在一生中都廣泛閱讀英文及其他外文出版物,並且同許多外國友人聯繫或通訊。 她的父親宋耀如(英文名字是查理·瓊斯·宋)很早就傾心于孫中山的共和思想。從這一點看來,她毫無根據地期望清朝政府會進行改良似乎有點奇怪。但可能當時她的父親沒有把他的思想以及同孫中山的關係告訴她,因為這是很危險的。另一種可能是,她的文章同她的姨父溫秉忠的地位和觀點有關係。正是這位在清朝政府駐美留學生監督處任職的姨父把她帶到美國來的。 不管什麼原因,在那一年的辛亥革命驟然勝利之後,改良主義色彩在宋慶齡的文章裡就從此消失了。她對辛亥革命勝利的反應是熱情爆發。「她的同學們談到她在收到父親寄來的共和國新國旗①後就站在椅子上扯掉牆上那面清朝的龍旗,把它扔到地上,用腳去踩,興奮地大喊『打倒龍!高舉共和國的旗幟!』」② ①《來威斯裡安上學的中國姊妹》(回憶錄摘要),載《威斯裡安校友通訊》(英文),17卷1期(1941年2月出版),第4—8頁。 ②指象徵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的紅黃藍白黑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初成立時的國旗。——譯者 在幾個月之後寫的《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事件》①一文中,充滿了她的歡樂的聲音:「這一非常光輝的業績意味著四萬萬人民從君主專制制度的奴役下解放了出來……壓迫導致了這場奇妙的革命……」 ①載《威斯裡安》1912年4月號,第206頁。中譯文曾載《中國建設》雜誌中文版1983年5月號,張玨翻譯。 男人頭上的辮子是令人厭惡的、屈服於清朝統治的明顯標誌,也是中國落後于現代世界的象徵。現在,這些辮子正在革命的剪刀下如秋風掃落葉似地紛紛落下。亟待解決的許多重大問題要比剪辮子複雜得多。但宋慶齡滿懷信心:「我們堅信,中國人能夠明智地、有效地處理這些問題。」在這裡又一次流露出她對國家和人民的自傲感。 她不無誇張地寫道,「革命已給中國帶來了自由和平等」。但她看到更遠的目標,「博愛是人類尚未實現的理想……」、「缺少了兄名情誼,自由就沒有牢靠的基礎;在人們還沒有彼此以兄弟相待之前,真正的平等也只不過是夢想」。 這個姑娘高興地默想,她自己的國家將首先達到這樣一種境地:「指出通向博愛之路的任務可能就落在中國這個最古老的國家身上……拿破崙·波拿巴說過,『一旦中國動了起來,她將推動整個世界。』……多少世紀以來,中國人一直是熱愛和平的民族。……中國以它眾多的人口和對和平的熱愛……必將推動那個人道主義運動,即實現世界和平,使權利無需依靠軍隊和『無畏』戰艦作後盾」。在國際事務上,她還沒有用革命變革的眼光去分析問題。她天真地寫道,「一切政治分歧都將最後由海牙法庭來裁決。」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