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石評梅 | 上頁 下頁
三〇


  校長林礪儒主祭。會場上有五六百人,黑壓壓哭成一片。除了本校師生,還有女子部的畢業生,高中畢業生,已經步入北大、清華等大學的原本校學生,以及評梅任教過的春明女校、女一中等學校的學生。

  連林礪儒老校長都老淚縱橫。

  10月21日午後兩點,世界日報社、女師大學生會、薔薇社、綠波社、春明女校等社會團體,在女師大禮堂再次開追悼會,悼念評梅,廬隱主祭。

  12月1日,《世界日報》印發了薔薇社編輯的《石評梅紀念刊》,祭文說評梅「若君睿智,早歲蜚聞;志詰情深,待人以誠;嘯傲人寰,卓然不群。」

  林勵儒、李健吾、顏毓芳、瞿菊農、焦菊隱等都做了致辭,深切悼念石評梅女士。

  當評梅去世的時候,她的好友小鹿還在南方,當她得知評梅病危時,哀痛得要發狂,她說:「梅姊的死至少帶去我半個生命」。

  1928年秋,當小鹿馬不停蹄地趕到京城時,當她看到滿是花圈的小屋時,她的心都碎了,她大叫一聲「梅姐」便昏厥過去。

  就這樣,跪在梅姐的棺槨前,她幾次哀哭,又幾次昏厥,醒來便再哭,直至哭到評梅入葬。

  廬隱和小鹿,在整理評梅在協和醫院的遺物時,驚奇地發現,除了床頭的日記,日記裡夾著君宇的遺像,和那片遺恨千古的紅葉——此外,再沒有什麼。

  高君宇生前,評梅拒絕了他的愛,高君宇死後,她把所有的眼淚,全部的愛,都給了君宇。她只把這片紅葉保留在自己身邊,陪伴她三年,直到她死!

  石評梅日記裡夾紅葉的扉頁上,工工整整,寫著兩行秀麗的毛筆字——

  生前未能相依共處
  願死後得並葬荒丘!

  廬隱和小鹿把這些都放到評梅的身邊,和她一起入殮。

  第二年10月2日,小鹿、廬隱根據評梅生前的遺願,把她埋葬在陶然亭畔高君宇墓旁。

  小鹿受評梅母親的委託,把一個描龍繪鳳的鎏金紅漆梳妝木盒,和幾件評梅兒時心愛的玩具,放在墓穴裡靈柩前的小石幾上。用評梅少女時就喜愛的東西,拿來陪葬。

  評梅墓碑的形狀,與君宇的類似,是一座四角白玉劍牌。正面用楷書刻寫著——

  故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女教員石評梅先生之墓

  碑墓正面,用篆書鐫刻著四個大字——

  春風青塚

  墓碑上刻著墓誌全文——

  石評梅先生,諱汝璧,前清光緒二十八年陰曆八月十九日生於山西平定縣。幼聰慧,長好文學,而常有致力教育的改造社會之志。民國十二年,畢業於北京女子高等師範體育系,任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體育及國文教員,女子部學級主任,六年之間,勞績卓著。著有《濤語》、《禱告》、《偶然草》數書問世。

  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因腦病歿於協和醫院,年二十有七,葬于北平宣武門外陶然亭畔。

  人們站在評梅墓前,哀悼她,憑弔她,久久地不願離去!

  陶然亭畔,沉沉暮靄,皚皚白雪,颯颯秋風,還有這荒郊靜夜的神秘,碧藍夜空的明月,都將歸評梅和君宇共享了!生前他們未能相依共處,死後他們終於在一起,依偎著、微笑著,享受他們生前不曾享受過的人間甜美生活!

  §結語:才如江海命如絲!

  一個十七歲的少女,從山西桃河畔,來到北京九載,便顯出她橫溢的才華,而名噪京都文壇。然而,評梅薄命,遺恨千古。她來到人世間僅僅二十六年,便撒手離開了。

  惜哉,蒼天!痛哉,蒼天!

  你斷送了評梅的愛,你又斷送了評梅的命!使她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僅僅二十六個春秋!

  雖然,蒼天不成就評梅於當時,但是,歷史卻成就評梅於千古!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