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石評梅 | 上頁 下頁


  §一、無憂少女

  公元1902年9月20日,在秋色宜人的山西桃河畔平定縣城姑姑寺八號的小院裡,一個眉目清秀的小女孩誕生了。女孩兒一落地,她的父親石銘——

  一個清末老舉人,便和母親歡喜萬分,視自己的寶貝女孩為心上明珠,於是親熱地稱呼她為「心珠」,這就是本世紀初我國著名的女作家石評梅的乳名。

  石評梅自幼聰明好學,智慧、才思都超過常人。

  兩歲時她便跟著父親認字學書,四歲時就能熟讀三字經,千字文,及唐詩三百首。隨著年齡的增大,她逐步又閱讀了五言七絕,四書五經,以及稗官野史等。

  她的父親石銘雖說是個清代舉人,但是思想開放,允許她閱讀自己喜愛的各類書籍,並教給女兒琴棋書畫,使她的天賦得以超常的發揮。

  評梅很小時,石銘便把女兒送到省城求學,以求廣闊視野。評梅小學畢業,直接升入太原女師,她的詩詞文賦,琴棋書畫,樣樣都表現出了出眾的才能,被公認為省裡的才女。

  評梅有一個自幼就很要好的小夥伴吟梅,她們兩家都住在「觀音堂」附近,兩個人形影不離,一塊玩耍,成了小「知音」。評梅到省城上學以後,常常懷念吟梅,每次放假回來,總不忘記去找吟梅玩耍。一次吟梅站在「觀音堂」前,念著柱子上的一副楹聯:

  「紫竹林中觀自在,蓮花臺上笑人忙」,她邊念邊想,總也琢磨不透其中含義。評梅告訴吟梅說:「別總念那幅舊聯了,趕明個我給你寫副好的。」

  過年的時候,吟梅跟著父親來到評梅家裡,看見評梅為父親的一幅畫題了一首詩:「我乃上方一老仙,東方幾次竊桃還。想因王母朝天去,白鶴仙童樹下眠。」

  原來父親畫的是一幅中堂掛畫,畫面上有一個白髮老翁,赤著腳,嘴裡還叼著一枝鮮桃,活靈活現,頗有點仙風道骨。而石評梅的一首詩,又似是這幅畫中的魂靈,既頑皮又風趣而且又不乏貼切地道出了畫中的內容。吟梅父親看了父女倆的傑作,讚歎不已。一旁的吟梅瞪著一雙羡慕的眼睛,崇拜地瞅著自己的小夥伴,評梅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評梅少年時,長得清秀俏麗,她喜歡穿一身淺藍色的旗袍,圍一條長長的白圍巾,這在封建舊習濃重的平定縣城被看成是一個怪物。而評梅卻很坦然,不顧忌任何目光。只有吟梅,很喜歡這身衣裳,她說:

  「梅姐,你穿這身衣裳,真好看啊!」評梅便高興地握住吟梅的手,視她為知己朋友。

  又是一個春節,年已十六歲的評梅,長得越發好看、俊俏了,她的才識,也越發敏銳、成熟了。這年冬天,下了一場厚厚的大雪,一向酷愛梅花的評梅,有感而發,她畫了一幅雪梅圖——雪,是那樣地潔白無瑕,仿佛還在飄飄灑灑地下個不停;梅,是那樣的豔麗、挺拔、崢嶸俊逸,朵朵紅梅,紅得可愛,紅得耀眼,仿佛在寒風中枝動花曳。不僅僅是生動的畫,而且是上面生動的題詩,吸引了許多縣城的人來光顧,詩是這樣寫的——

  有梅無雪不精神,
  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
  與梅並做十分春。

  然而,這種詩情畫意、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少年時代很快就結束了。太原女師畢業以後,石評梅準備進一步求學深造,以滿足自己不倦的求識和才情。

  在度過她一生中最美好的黃金時代後,她帶著少女青春的熱情,懷著對美好未來的憧憬,以及同樣純真歡悅的心境,辭別了父母及故鄉,去京城投考女子高等師範學校。

  但是,評梅,這位年僅十七歲的晉東少女,她哪知道,蔔算她命運的天神,正悄悄地把她引向了人生的無邊苦海,從此開始了她痛苦命運的延綿。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