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瞿秋白傳 | 上頁 下頁 |
十一 第二次赴蘇前後(13) |
|
12月初,共產國際東方部在聽取了李立三①的檢查,審查了三中全會文件等以後,寫出《關於中共中央三中全會和李立三同志的錯誤的報告》,全盤否定三中全會:「(一)三中全會沒有揭發立三路線實質;(二)三中全會模糊了這個路線和國際路線的原則上的不同;(三)三中全會沒有研究中國革命過去階段的真正教訓;(四)三中全會沒有提出並解決革命現在階段的現實任務;(五)三中全會對於全黨同志沒有解釋領導機關所作的錯誤,反而模糊了這些錯誤的實質;(六) 三中全會沒有責備在一部分中央政治局和國際不同意的時期,所表現的那些反共產國際言論;(七)三中全會上表現了領導機關之中有不健全的小團體的兩面三刀的空氣。」②共產國際執委主席團在討論這個報告時,表示完全同意上述觀點。主席團會議在批判李立三時,實際上把主要矛頭對著主持三中全會的瞿秋白。主席團的七名委員的發言,都指名通姓批判瞿秋白,指責他擔任駐共產國際代表時,「領導了『中大』小團體糾紛」;「無原則的領導了三中全會」;「以兩面派的態度對待國際」③。主席團極力吹噓王明一夥,說他們「知道列寧主義布爾塞維克的理論和實際」,是「為國際路線而鬥爭」的「很好的同志」。他們之所以「不能夠做到領導工作」,完全是「小團體利益妨礙他們加入領導機關」。④在會上,共產國際負責人曼努意斯基提出三條意見:一、李立三要向國際監察委員會徹底揭發瞿秋白的「小團體」活動;二、召集中共中央全會;三、李立三留在國際學習,認識自己的錯誤。⑤ ①三中全會後,共產國際調李立三到莫斯科學習。 ①③④⑤《共產國際執委主席團關於立三路線的討論》。《布爾塞維克》第4卷第3期。 這時米夫被派到中國,擔任共產國際駐中國代表。12月14日,米夫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出要召開四中全會。16日,在米夫干預下,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決議撤消李立三中央對王明等人的處分。25日,任命王明為中共江蘇省委書記。22日,又逼迫中央政治局發出《中央第九十六號通告》,自我否定,完全接受王明《兩條路線》小冊子中提出的兩項主要要求,即宣佈三中全會決議及中央最近各項通告無效;重新決定政治決議和改造充實各級領導機關。這樣,便暫時形成了中央政治局和王明一夥妥協合作的局面,王明說中央已放棄了調和路線,回到了國際路線上來。何孟雄、羅章龍等則認為不應再召開緊急會議,不必撤換中央領導人,不應再談改造黨的組織,而轉過來批評王明。 1931年1月7日,六屆四中全會在米夫操縱下於上海秘密召開。有的代表在會前二十分鐘接到通知,才知道要開四中全會;有的來到會場還不知道要開什麼會。會議從早上七時多開到晚上十時多。會議批評立三路線,批評三中全會「調和路線」;李立三已去莫斯科,瞿秋白便成了殘酷鬥爭、無情打擊的主要目標。會議根據米夫的旨意,撤消瞿秋白、李立三的政治局委員,而被米夫稱之為中國共產主義運動中「最出色」、「最有才華」的領導人的王明等,竟一步登天(先入政治局,後選為中央委員),鑽進了中央領導崗位。儘管羅章龍派因未能進入中央領導核心,而大鬧會場,但米夫、王明奪權的大局已定,不容更改了。向忠發雖然繼續擔任總書記,但是大權操在王明手裡。6月,向忠發被捕叛變,王明代理總書記。9月,王明去莫斯科任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秦邦憲接任臨時中央總負責人。 瞿秋白冷靜地從容地對待這一切。他按照中央的要求,在四中全會後向共產國際和中共中央寫信,聲明自己承擔責任,接受「指斥」,說自己的錯誤是「非常嚴重的」,是「懦怯的腐朽的機會主義」①。2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關於1929—1930年中共中央駐共產國際代表團行動問題決議案,再次譴責瞿秋白。決議竟指責瞿秋白以派別行動來影響李立三中央對王明等的壓迫,對共產國際清黨動搖,對國際代表極不尊重。王明一夥,大權在握,什麼罪名,都可以加在別人頭上。瞿秋白欲辯不能,只好再次向中央政治局寫了聲明書,接受一切指責,說自己陷入了「派別鬥爭的泥坑」②。 ①瞿秋白致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和中共中央的信。《党的建設》第3期。 ②瞿秋白同志聲明書。《党的建設》第3期。 這是共產國際中某些人控制和干涉中國共產黨內部事務的一幕極不光彩的醜劇。其結果當然只能招致一場大悲劇,它給中國黨和中國革命帶來的是毀滅性的災難。 瞿秋白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即使不是從馬克思主義者,而是僅僅從普通人的是非標準和道德觀念來判斷這一切,他也會看穿這場醜劇和悲劇的本質。 瞿秋白一生的榮辱功過,可以說同共產國際密切相關。他之成長為一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一個有威望的党的領導人,是與共產國際的培養與提攜分不開的,而把他從崇高的位子上狠狠地打下來,給以種種不堪忍受的侮辱,也是由共產國際某些領導人所扶植的王明集團所幹的。這件事,對瞿秋白影響極大。可以設想,當一個人長期所崇拜的權威(個人或組織),原來竟是這樣一副嘴臉,他所產生的失望、痛苦和鄙視,是可想而知的。不過,在當時,這些苦水他都自己吞咽下去,不願白白浪費氣力,再與這些後臺硬得很,而又具有流氓氣質、陰謀家手段的政客們周旋了。 雖有失望和痛苦,但是,瞿秋白並沒有灰心。他瞭解和熱愛這個黨和絕大多數的黨內的同志,熱愛中國億萬的勞苦人民大眾。從已經無法工作下去的領導崗位上下來,對他來說,可以說是求之不得的解脫;他可以在別的崗位上為黨和人民工作。醉心嚮往的文學園地,現在終於有時間和精力來耕耘了。從此,開始了他的文學活動的黃金般的輝煌時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