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瞿秋白傳 | 上頁 下頁 |
六 赤都心史(3) |
|
【「世間的唯物主義」】 革命後的俄國社會經濟問題,是瞿秋白考察的重要課題。1921年春,俄國仍然是不平靜的。蘇維埃國家內部的狀況非常困難。國民經濟只相當於19世紀下半葉沙皇俄國的水平,由於缺乏燃料和原料,大部分企業無法開工。按人口平均計算,生鐵的產量每人不到一公斤,棉織品每人不到一公尺。居民最必需的工業品極度缺乏。工業中心的工人常常挨餓,許多人為了逃避饑荒跑到農村去。而農村經濟也非常困難,1920年農業產值只等於沙皇俄國農業產值的一半多,糧食和其它最必需的食品都不夠。除了經濟上的困難,還發生了政治性的嚴重危機。農民不滿意戰時共產主義的經濟政策,因為根據餘糧收集制,農民必須交出全部餘糧。這種制度不能刺激他們發展自己的經濟,他們希望自由支配自己的勞動產品,在市場上自由出賣自己的產品和購買工業品。農民的這種不滿情緒,被國內的敵對勢力利用,煽動他們進行反對蘇維埃政權的活動。在坦博夫省、頓河、烏克蘭和西伯利亞等地,發生了農民暴動。1921年3月初,正當俄共第十次代表大會召開之際,彼得堡附近的喀琅施塔得要塞發生了水兵暴動,口號是「政權歸蘇維埃,不歸黨派!」企圖排除共產黨人對蘇維埃的領導,以建立資產階級專政。瞿秋白把這次事變稱之為「革命的反動」。叛變被紅軍迅速平息,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瞿秋白初到莫斯科認識的一位共產黨員,在鎮壓叛亂的戰鬥中,英勇犧牲了。 國內政治危機,促使俄共中央和列寧開始研究由適合國內戰爭的政策過渡到能夠實現和平的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政策的途徑。3月8日到16日,俄共第十次代表大會在莫斯科舉行,列寧關於用實物稅代替餘糧收集制的報告得到代表們的一致贊同。大會建議政府立即以糧食稅代替餘糧收集制。糧食稅的稅額應該大大低於糧收集制的徵收額。免征貧苦農民的某些實物稅,在特殊情況下免征各種形式的實物稅,優待勤勞的業主,在地方經濟周轉的範圍內允許買賣剩餘產品。新經濟政策保證了工人階級和農民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結成牢固的經濟聯盟和政治聯盟。 瞿秋白以記者身份參加了俄共第十次代表大會,並以滿腔熱情忠實地報道了大會情況。3、4月間,他寫了長篇通訊《共產主義之人間化——第十次全俄共產黨大會》,全文約三萬字,從6月22日起到9月23日,在北京《晨報》上連載了二十七次。他向中國人民報告了蘇俄政治、經濟、民族、外交等方面的狀況,指出蘇俄已經「由軍事時代過渡于和平時代」。文中介紹了斯大林關於民族問題的論述,指出蘇維埃俄國的民族政策,「確為世界上開一新紀元」。瞿秋白讚賞蘇俄共產黨人和蘇俄的政治制度,他說:「共產黨嚴戒黨員利用自己的地位作威作福」,「共產黨人的辦事熱心努力,其中有能力有覺悟的領袖,那種忠於所事的態度,真可佩服。」他稱讚蘇俄政治「不失為一種賢人政治」。他熱情地宣傳共產主義學說,說共產主義是「無國界」、「自由平等」的社會,「實行共產主義真是偉大,而且艱巨的『工程』。」共產主義學說在蘇俄的逐步實行,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一樁偉大事業,是世界第一次的改造事業,「共產主義從此不能仍舊是社會主義叢書裡的一個目錄了」。寫到這裡,瞿秋白不由想到了東方的故國和自己的同胞,他希望「中國人亦應當用一用心」,走什麼樣的路才能使國家強盛起來。他意味深長地寫道:「俄國革命史是一部很好的參考書呵」!因為,共產主義已經不僅是社會主義叢書中的一個目錄,而是在蘇俄開始「人間化」了。 共產主義唯其不是天上的樂園,而是人間的社會,它的發展過程中就不免發生各種困難和某些弊病,而克服這些困難和弊病,需要勇氣、決心,也需要流血犧牲。瞿秋白在旅俄通信中,如實報道了所見所聞。1921年東俄旱災,災區非常大,瞿秋白轉述俄國中央及各省報紙上的災區通信:「一堆一堆饑疲不堪的老人幼童倒臥道旁,呻吟轉側」,「齧草根爛泥」,「竟有饑餓難堪的農家,寧可舉室自焚」,「還有吃死人肉的呢」!①這是一幅慘不忍睹的景象。當時不少外國新聞記者據此百般渲染,把蘇俄社會主義制度描繪成人間地獄。瞿秋白與之相反,他在報道災情的同時,也說明蘇俄政府救災的對策:「勞農政府設著種種方法力圖救濟。各機關實行賑捐,沒有被災的農村,都派人募收志願捐助的食糧。各城市中呢,舉行音樂會,演劇,募捐;學生,赤軍,醫生,看護婦熱心參加。職工聯合會組織募捐隊,又到災區去調查。請外國紅十字會來俄考察賑助」②。瞿秋白譴責了借俄國災荒施展陰謀反對蘇俄的歐洲資本家的行徑。他說:「幾百萬人的性命在文明人眼光裡算得什麼!」指出,蘇俄國內資產階級是「歐洲政客的同類」,他們企圖組織「無黨的賑災會」,其中有些貴族老爺「想借此出境,卻不肯到困苦的災區去」,③因而被蘇俄政府解散,並逮捕了其中的陰謀分子。 ①《瞿秋白文集》文學編第1卷,第171頁。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版。 ②③同上書,第171、172頁。 瞿秋白是一個真摯熱情地追求真理的青年新聞工作者,他帶著嚴肅的科學態度,去研究科學的社會主義學說,考察革命後的俄羅斯。他對共產主義、社會主義學說的追求與信仰,同宗教的偶像崇拜和教條迷信不同。他嚮往俄國無產階級革命,但決不先入為主地觀察和描繪蘇俄社會,把那裡寫成是一片光明的極樂世界,或者匆忙得出簡單肯定的結論。他要對社會現象進行周密的調查和深入的思考,得出符合實際的結論,這就是他所說的「世間的唯物主義」。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