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瞿秋白傳 | 上頁 下頁
一 故鄉與少年(2)


  【天香樓·家世】

  瞿秋白出生的青果巷,位於不大規整的常州府城東南角的廣化門內。由天禧橋向北不遠,有一條東西方向的小巷,在約有半裡多遠的巷路上,鋪著一塊塊長條石板,顯得整齊而潔靜。巷內有不少高大古老的石庫門宅第,其中一座坐北向南的深宅大院,就是青果巷八十六號的瞿宅——八桂堂。這座宅子分東西兩院,前後共有五進。大門開在西院,東院辟側門,都面臨青果巷;另有一後門位於東院東北角,面向雪洞巷。走進大門,第一進是門房。第二進是轎廳,專供停歇自家和往來賓客的坐轎。西院第三進是一座構築精巧、富麗堂皇的楠木大廳。上方懸著橫匾,廊柱上掛著聯語。廳前十八扇扉門,雕制精巧,窗櫺全用螺鈿鑲嵌。廳中屏門上懸「百鳥朝鳳」中堂,旁掛對聯。東西兩壁,掛滿山水、花鳥條幅。廳內高掛著一排六盞玻璃宮燈。瞿氏堂名原叫瞻遠堂,後來因為在楠木大廳堂前、堂後各植桂樹四株,共八株,「八桂堂」因此得名。廳堂前面是一條走廊,圍著精雕細鏤的短矮的欄幹。大廳後面是穿堂,天井裡一叢翠竹隨風搖曳,幾株臘梅枝杈橫伸,與玲瓏剔透的假山石相映成趣,景致宜人。穿堂兩邊的門窗裝有五顏六色的玻璃,光彩四射,很是好看。大廳西側,有一個小小的花園,紅梅,紫藤,春蘭,秋菊,花開四季,芬芳馥鬱,香氣襲人,沁人心脾。園牆上嵌鑲著一塊石刻的草書「明月廊」橫匾。園中雜草蔓生,小鳥飛潛,又是一番景色。明月廊書齋就設在這園裡。東院第四進是一幢五開間的兩層高大的樓房。正中是堂屋,有扶梯可供登樓,堂屋兩側是臥室。樓前有走廊,天井裡的花臺上植有芍藥、鳳仙、雞冠、牽牛花和薄荷葉。樓窗高大,陽光射入,滿室生輝。底層整排門扇的木框上面,雕鏤著葡萄松鼠,細膩生動,工藝水平頗為高超。因為樓房一年到頭籠罩在蘭、桂、菊、梅各色花木的濃芳奇香之中,又是內眷所居,就取了一個秀美雅致的名字,叫「天香樓」。

  瞿秋白就誕生在天香樓內。他是這家的長子。瞿家是一個大家族,瞿秋白在族中屬￿老二房一支內四房的第十六世懋字輩,初名懋淼,號熊伯(亦署雄魄)。因為髮際有兩個旋心(俗稱雙頂),父母就給他取了一個奶名叫阿雙。秋白小學及中學初期,學名就叫瞿雙,別號瓠舟、鐵柏、鐵梅,又作滌梅;後來,改名為瞿爽,或作瞿霜,同時又改號秋白。

  瞿秋白在十三歲前後,曾經寫過一首詠菊詩:

  今歲花開盛,
  宜栽白玉盆,
  只緣秋色淡,
  無處覓霜痕。

  這首詩中,嵌入了他的名號:霜、秋、白三字。瞿秋白在三十六歲臨難以前,在汀州獄中,又寫了一闋《蔔算子》詠梅,有句雲:

  一任風和雨,
  花落知春殘;
  待到明年春再來,
  應有香如故。

  ①瞿世瑋語詠菊詩雲:「怎麼秋色淡,怎麼無處覓霜痕?把秋白的秋字、瞿霜的箱字,都寫了進去,而且是淡而無處尋覓,充滿著不吉利語,恐怕是兒不得善終了。」世瑋喜星相之學,故有是語。金衡玉則稱讚此為好詩。據羊牧之回憶錄。

  從這些詩詞中可以看到,瞿秋白喜愛傲霜的秋菊,也喜愛耐寒的春梅。他把原來的名字瞿雙,改作瞿霜,即取菊花傲霜的精神;自署別號鐵梅、滌梅,則取梅花耐寒的風格。

  據民國重修《瞿氏宗譜》,瞿家先世居湖北黃梅,宋代南遷至吳越間,定居于虞山(今常熟)。明初,虞山瞿氏一支遷荊溪(今宜興)。明中葉成化年間,由荊溪再遷至於晉陵(武進)。明朝末年,在廣西英勇抗清壯烈死難的名臣瞿式耜,屬虞山本支,與晉陵第五世祖瞿士達(字元亮,號芝逵,宗譜稱芝逵公)同為明萬曆丙辰進士。「晉陵瞿氏明季巨富,號瞿半城。西郊有覆街屋,至今猶稱瞿家棚。武進縣倉廒則瞿氏之倉廒也。」「祖孫,父子,兄弟,叔侄,世世科名,兩朝勿替,迄於今已數百年簪纓不絕」。清代,「自世祖以來至今,奕奕縉紳,蟬聯八代,……蓋相繼為士大夫者十余世矣。」晉陵瞿氏傳至十三世,瞿秋白的曾祖父瞿錫保(申之),是道光丁酉順天鄉試舉人,揀選知縣。叔祖父瞿賡甫(廷韶、舜石),同治庚午舉人,在湖北為官三十餘年,曾經參與鎮壓撚軍起義,輔佐張之洞辦理新政。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升授湖北按察使、布政使,赴京師陛見。瞿秋白的祖父瞿貞甫(廷儀、酉同)跟隨賡甫擔任文案,清朝政府也授給他一個「奉政大夫」的五品官銜。貞甫死得很早。瞿秋白的大伯父(通常習慣地稱他為四伯父,在堂兄弟間排行第四)瞿世琥(世瑄、薛齋),是貞甫的長子,附貢生出身,清朝末年歷任浙江省桐鄉、山陰、常山、長興、黃岩、嵊縣等縣知縣,民國時仕江蘇省丹陽、泰興等縣知事,後來因為失職被罷去官職。據說是由於屬下的一個官吏偷蓋知縣關防,私自放走了犯人;實際上是因為瞿世琥居官比較清正,不善於也無意于向上司行賄阿諛,所以被排擠了下來。晚年只在錢塘尹衙門做過一次書辦的小吏。瞿世琥很喜歡瞿秋白,尤其賞識他的聰敏好學。瞿世琥常常對人說:「秋白,吾家之千里駒也。」後來對瞿秋白資助、提攜甚多的堂兄瞿純白(常),就是瞿世琥的長子。

  ①③民國二年重修《瞿氏宗譜》卷十一。
  ②同上,卷二。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