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潘漢年在上海 | 上頁 下頁
上海人民的「好當家」(2)


  潘漢年對待生活的態度,更令人欽佩。他所住的「市長官邸」外表宏偉,內部卻都是最簡單的舊家具,而且是已離滬的老房主所遺棄的舊東西,未添置像樣的新家具。至於吃飯更是簡單。我們3人,早餐是稀飯和醬菜,外加每人一根油條和一個雞蛋,有時是一碗豆腐漿。中午在單位按等級吃份飯。晚餐三人共吃一小盤葷菜,一小盤半葷菜,一小盤青菜和一小碗湯。在這樣的生活條件下,他心安理得,過著滿足的生活。他每天回家時,因勞累了一天而精疲力竭,但還要審批公文,接待有關業務單位負責人的請示彙報,簡直累得不成樣子,但還是那麼拼命工作。他的生活,除了工作之外,還是工作。從未出去遊山玩水,過一天清閒的日子。我覺得很不忍心,便背著他給買了一隻大魚缸,放養了幾十條漂亮的金魚,他見此十分高興,每天早晚和休息日,總在魚缸前觀賞,從中獲得休閒和享受。後來,為了增加他的生活情趣和身體的適當運動,我從公安局弄來一張桌球臺,一套球具。他高興極了,一有空就和我打桌球散心。他對魚缸和桌球那樣歡喜,可見他並不是什麼「怪聖人」,而是一位有血有肉也需要娛樂的普通人。還有一次,我建議他周日到「百家俱樂部」去遊玩一次。那裡湖光山色,綠草如茵,清靜安謐。他聽後非常高興地說:「通知那些有空的局、處長,大家一起去。」我照辦了。那天,二十來個終日辛苦不堪的局、處長和他一起,在那美麗景色和閒靜的環境中,在翠綠的草坪上談心、散步,觀賞花木,談笑風生,還吃了一頓簡單的午飯。

  潘漢年在與滬上知名人士交往中,是嚴格按黨的統戰政策辦事的。既有團結,又有鬥爭。在「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鬥爭中求得更好的團結。他懂得如何做好這些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團結他們一起貫徹落實黨的各種政策法令,並通過他們在同行、朋友中擴大影響。他平日從不指責他們,而是用極平靜的態度和言語陳述利害,啟發他們自覺地糾正失誤,從而使上海解放初期的統戰工作取得極大的成績。至今,這些人除了已經逝世者外,都堅定地跟著黨走了幾十年,成為各界的帶頭人或政府的高級官員。當時有些別有用心的人指責他「右」、「跟資本家走」。這完全是錯誤的。舉例來說,當時由於統戰需要,經常召開人代會、協商會,吸收各界知名人士參加,共商市府大事,又吸收其中著名人士擔任市府委員會的委員。鎮壓反革命運動中,又吸收一些知名人士與党的幹部組成反革命案件審查委員會,共同對案件進行最後審決。每一案件都事先經過「三長」(公安局長、檢察長、法院院長)共同審批量刑,並送軍管會秘書處政法科會審,再經三級分審定案。無期徒刑以上的都由潘漢年最後審批。雖然要經過這許多程序,但由於都能實行「公文不過夜」而能及時送到反革命案審查委員會進行集體討論決定。凡討論中有少數案件被一致認為「過輕」或「過重」的,潘漢年在最後定奪時,對提得合理合法並不違反原則的,一般都接受他們的建議改判,以資更好地鼓勵、團結他們,使他們感到不存在「空職」而是「實務」。其中也有鬥爭。本市某著名紡織集團的人事科長黃龍華,因長期利用職權敲詐勒索,並姦淫不少求職女工而被判死刑。案件在審查委員會討論時,該紡織集團資方也是審查委員,建議從寬處理,引起爭論。會後,我們向潘漢年彙報,他指示組織一個黃龍華罪行調查委員會,讓事實說話。當委員們到廠裡調查時,工人們群情激昂,許多女工們悲憤哭訴,委員們都深受教育,該資方也深受教育,不斷自言自語地說:「真是民憤大,該殺!該殺!」會後意見完全一致,執行槍決。事後,潘漢年和這位委員就像沒有發生過此事似的照樣和他友好往來,合作共事。

  潘漢年平易近人,從未當面指責或背後議論過任何人。各級幹部和各界人士都樂意和他接觸。每當潘漢年發現某一領導人或身邊工作的人員出現失誤時,他從不直接指責,而是從另一側面提出問題,啟發他們在思考中發現自己的失誤而加以改正,所以備受各級領導幹部的敬佩和愛戴。對此,我自己也有切身的體會。有一次,市府設宴招待朝鮮歌舞團。宴會上有近十桌酒席,每桌都有一名上海著名文藝界人士作東,並在座位上掛有姓名的牌子。當客人們都入座時,交際處長對潘漢年說:有一位作東的沒有到會,現在又無法找人代替。潘漢年略一思考,就叫我去,用原作東人名義作東。我到那個桌上入座時,貴賓們都十分驚奇,說沒想到中國這樣著名的作家竟是一個如此年輕的人。因為在座的都是年輕的藝人,我和年輕人在一起時,心情特別高興。由於過份的激動,我多喝了點酒,本來每逢宴會時,我都身藏手槍緊隨潘漢年入場或離場,但這次自己竟不知如何會昏昏然呆坐在門外的沙發上。後來突然聽到交際處長大聲對我說:「喝醉了嗎?潘副市長要離場了。」我睜開雙眼,看到潘漢年仍是那樣安詳地站在我面前。我立刻陪他上車一起回家。一路上我想總要受一次嚴厲的批評。可是事實卻相反。他在車上不發一言,一直到回家以後,才對我說:「今晚你不要工作了,早點睡覺吧!」當晚,我一夜不能入睡。第二天,和他一起用早餐時,我懷著沉重心情對他說:「昨晚我喝多了,今天寫一個檢討給你。」他笑了一下說:「檢討倒不必了,但你是有地位的人,以後要注意影響。」從此,我再也沒有在宴會上喝過一口酒。

  潘漢年在各種場合和集會上所作報告更具特色。解放初期,党的幹部和各界群眾,對於黨的政策、方針、路線和某一特定問題,有不同的認識,需要領導進行教育、宣講。對於為了解決思想和認識上的問題,以及宣傳黨的重大方針政策而召開的會議,他是有請必到,並發表講話。他的報告,從不需要秘書代筆起稿。他從主辦單位的領導處得知會議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後,晚上作一些思考,並記下幾行要講的提綱,第二天就上臺開講。他的報告,從不講空話、套話。一開始就進入問題關鍵,從理論、政策、方針以及具體問題作精闢的講解。他語言生動;深入淺出地從各個方面論證問題的癥結所在,以及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這些問題,表達清楚,層次清晰,邏輯性強,富有說服力和感染力,結構嚴謹,一氣呵成,聽者都為之傾倒、動容,常常博得聽眾的掌聲。

  1951年12月,我因工作調動與潘漢年分別時,我徵求他對我的意見。他考慮了一下,說:「你熱情有餘而考慮不足。」我和他相處兩年,從他身上學到不少好東西和當一名幹部應有的品德。但當時我對這一評斷不能很好地理解和體會,因而未能引起重視。直至在後來的政治運動中為此而受到挫折,才對這一臨別贈言有比較深刻的認識。」

  公理自在人心,冤案已經昭雪。漢年同志,安息吧!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