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潘漢年在上海 | 上頁 下頁
對日抗戰中的第八路軍


  ——潘漢年

  ①本文原載《良友畫報》1937年第131期。

  自從八路軍開入山西抗戰,由於他們將士的英勇善戰,已經好幾次給了暴敵嚴重打擊,特別是平型關一役,勝利的轉變了晉北的戰局,因此全國父老兄弟妹妹,無不以驚奇眼光注視著八路軍。報紙流傳,街談巷說,八路軍幾乎神秘化了,朱彭英名固蜚聲全國,即八路軍運用自如的遊擊戰術,也變成高深莫測,好像八路軍獨得錦囊秘訣似的。這是一種錯覺,我們願意全國同胞對於八路軍有平常正確的瞭解。他們不過是全國抗戰範圍以內英勇善戰的一小部分,他們參謀處並無諸葛孔明傳授的錦囊,他們的士兵並沒有吞下了符咒,或者身藏「千人針」,更不是銅皮鐵骨,三頭六臂,他們不過是一群有堅強民族意識的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

  然而,他們究竟為什麼能夠一鳴驚人?是的,八路軍雖無神秘可言,確有出奇之處的原因。這原因也不是八路軍獨得之妙,而是全國抗戰部隊必須普遍強化實現起來,方能最後戰勝日本軍閥。我可以簡略的介紹八路軍所以成為抗戰中一支精銳部隊的原因給全國同胞為參考。

  提高部隊的民族意識,堅定將士民族戰爭勝利的信心,發揚每一個戰鬥員抗戰中的政治自覺的積極性,這是八路軍年來準備抗戰一刻不敢疏忽與懈怠的基本任務。中央社記者王少桐君,最近從晉北發出關於八路軍的通訊,有這樣一段:

  「他們的部隊,此次參加抗日,他們每一個士兵,平時早已都明白日本軍閥的罪惡,和侵略中國種種的野心,他們每一個兵士的腦中,早已存著對日本非打倒不可的觀念,無疑的他們在抗日戰線上步調一致,精神一定團結,而且一定能產生偉大的力量。」

  他們依靠什麼辦法,完成這個工作呢?是經常的運用那有系統而嚴密深入的政治工作,這就是政治部的任務。當年蔣委員長訓練党軍,以迄北伐,早就實行過的政治部的訓練教育制度。八路軍從民國十六年,南昌八一事變起,與中央軍分離以後,經過10年,重歸蔣委員長指揮,參加全國抗戰,黃埔時代的政治部制度,始終沒有改變,而且比較民國十六年前更強調了政治部在軍隊中的領導與作用。

  「政治工作的任務,就是在政治上領導部隊和訓練部隊。這種政治領導和政治訓練的目的,首先在於鞏固部隊,和提高部隊的戰鬥力。」這是朱德、毛澤東幾年前給各軍政治部主任的訓口令。

  「中華民族處在生存死亡的決定關頭,迫切需要抗戰軍隊犧牲奮鬥到底的戰鬥力,迫切需要軍隊與人民團結共赴國難,爭取持久抗戰的最後勝利!而今天要消除現有軍隊一切派系,要消滅保存實力及把軍隊作為個人工具的觀念,要消滅上壓迫下,官壓迫兵,軍壓迫民的一切軍閥制度,要消滅一切畏縮不前,藉故推諉,當友軍險危而不援,望風而逃的恐日病等等可恥現象,只有發揚大革命時代(指北伐時期)的革命政治工作,使全國軍隊成為民族解放而堅持奮鬥到底的革命軍隊!」這是前任八路軍政治部主任李富春,在全國抗戰開始後,對於全國抗戰部隊必須恢復北伐時代的革命政治工作的建議。

  正是因為他們這樣重視政治教育訓練的工作,所以普遍的提高了士兵的政治認識,「隨便問他們一個十四五歲的勤務兵,他能告訴你為什麼要打倒日本,和他們這次來前線的任務的。」(中央社王少桐的話)八路軍部隊既有這樣普遍深入部隊中的政治教育工作,堅決反抗日本的戰鬥力量,當然要大大的發揚起來了!

  八路軍的組織是肅清了封建軍閥制度,官長與士兵之間沒有絲毫隔膜,長官欺壓士兵,或者克扣薪晌……等等軍閥殘餘習氣,在八路軍裡面已經找不到影跡。我再抄一段新聞記者對八路軍官長與士兵生活打成一片的描寫:

  「總司令也罷,伙夫也罷,除了職務的區別外。平時是一塊娛樂,一塊談天。一個士兵去見總司令,是很平常,沒有看見太拘束的窘狀,也沒有看見長官無謂的威武。一個士兵作錯了事,沒有以打罵來責罰,只以和善的指示,糾正他們的錯誤。……再說到物質方面,完全是平等待遇,總司令今天吃肉,士兵一定也吃肉,士兵今天吃青菜,總司令一定也吃菜。總司令服裝和士兵沒有分別,簡直沒有例外。」(大公報通信)

  不僅如此,八路軍還有一個特點,像朱德、彭德懷一類的高級官長,沒有一個人有私人財產在後方,因為他們不特不許克扣士兵薪餉,誰要利用軍隊搜刮民間財物,或者仗勢欺壓人民與紳商,藉口敲詐謀財,這是滔天大罪,決於槍斃,毫無寬假。就是一般士兵,都知道尊重人民利益,「不擾民,不害民」是他們對待地方居民的紀律,私取民間財物,或者向人民勒索強欠,不論官者士兵有此行動,都要軍法從事。這些紀律的執行,是依靠平素的政治工作,他們有這麼一個口號:「紀律要建築在士兵政治自覺的基礎上。」換句話說,強迫命令是不能有如此效果。

  八路軍對於抗日的民族戰爭,根據他們自己的政治觀點,在戰略戰術上有這樣的認識:「中日戰爭雖勝雖負的問題,是不能在短期內最後解決的。中日兩國的戰爭,將帶有持久的性質。」「我國這次為自衛而戰,所以戰略上是防禦戰雌因我國兵器,遠不如人,國防設備,又極微弱,如果採取單純的防禦,如(必)然遭受失敗,所以我們在戰術上,必須採取積極的防禦,即攻勢防禦,這種攻勢防禦,就是要乘敵人於運動中,或在敵人立足未穩之時,集中我們優勢兵力,向其猛攻,庶可殲滅敵人」。(彭德懷的意見)他們對於抗戰的戰略戰術,是堅決認為必須采持久的攻勢防禦運動戰。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特點,就是他們對於發動廣大群眾起來,武裝他們,在敵人的兩側翼或後方,進行廣泛的遊擊戰爭,配合生(主)力軍作戰,是戰勝敵人依靠優勢的現代兵器壓迫我們的最好辦法。朱德曾經這樣說過:「為了使抗戰能夠有勝利把握,必須動員千百萬群眾上前線去,武裝群眾,編成無數的遊擊隊,在日軍的左右側翼,或者日軍已佔領的區域,進行廣泛的遊擊戰,襲擊敵人,疲勞敵人,破壞敵人的一切交通,與抗戰的主力軍配合起來作戰,這才是最有效的抗戰方策。」他們開入晉北,在平型關及其他地區的勝利,就是執行了這個辦法。

  所以八路軍並無神秘之處,不過他們是這樣三個特點:一,有堅強的民族意識,與抗戰的政治自覺;二,官長與士兵打成一片;三,軍隊與人民打成一片。此外就是他們是堅決執行勝利的戰術。他們形成這樣一支精銳的無數不怕犧牲不避艱難的幹部,提高了每個戰鬥員的政治認識,由於他們運用完善的系統的深入的政治工作制度,方能在今天抗戰中,表現了他們的英勇。確無任何神秘,如要全國抗戰勝利,全國部隊,都有根據他們的經驗,加以改造的必要。

  因為八路軍不過是全國200萬部隊中的一小部分,整個抗戰的勝利,單純希望他們是不能的,毛澤東很坦白的指出:「第八路軍在今天對整個抗日戰線,還只能起一部分的作用,還不能起決定的作用,但他們的一些政治上軍事上組織上的優點,是足供全國友軍之採擇的。這個軍隊也不是一開始就有現在的情形,曾經經過許多改造工作,主要是政治上肅清之(了)封建主義,實行了官兵一致與軍民一致的原則,這一點可以供全國友軍的借鑒。」

  10月30日,上海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