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潘漢年在上海 | 上頁 下頁
五二


  潘漢年在參加完8月10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後,即受中央派遣前往張學良部工作。但不久,即8月26日,潘漢年又收到毛澤東關於「現急需兄去南京並帶親筆信與密碼去」,希望他「取道膚施」(即延安)回陝北的電報。①9月上旬,潘漢年回到保安。不久,便接到中共中央通知,要他準備不日啟程,經西安赴上海與國民黨談判。

  ①《我們政策重心在聯蔣抗日》,《文獻和研究)1985年第3期。

  9月24日,潘漢年攜《中共中央致國民黨書》、《國共兩黨抗日救國協定草案》(即《八項條件》)、毛澤東致宋慶齡、章乃器、陶行知、沈鈞儒、鄒韜奮的信以及周恩來致陳果夫、陳立夫的信等有關國共兩黨合作談判的重要文件離開保安。在西安作短暫停留後,於10月中旬到達上海。就在潘漢年到達上海前後,鑒於蔣介石繼續對蘇區實行「圍剿」,缺乏談判誠意,10月14日,中共中央決定先由潘漢年作初步談判代表。這樣,在西安事變前,潘漢年就成了共產黨方面談判的最高代表。

  考慮到國民黨方面在接到中共有關合作談判條件後將有一個討論研究過程,潘漢年在從西安返滬路經浦口時,將《中共中央致國民黨書》交給了事先約好在那裡等候的張沖,請他轉交給國民黨中央。10月中旬以後,南京方面有了回音,張沖親至上海請潘漢年赴南京與陳立夫見面。潘漢年隨張沖抵南京後,下榻於中央飯店。第二天,即與陳立夫見面。潘漢年首先向陳立夫表明此行完全是受中共中央委託前來共商國共兩黨合作談判問題。陳立夫則表示潘漢年通過張沖轉去的中共有關合作談判的文件他均已過目,但由於國民黨中央還未就此事開會討論,目前尚無正式的談判意見,因此只能就個人的觀點提幾點看法。

  必須說明的是,蔣介石集團消滅共產黨的基本意圖是一貫的。1935年蔣介石命鄧文儀到蘇聯主動與中共代表團接洽兩黨合作談判問題,主要是試圖借用蘇聯壓力政治解決共產黨。當這種可能化為烏有後,國共兩黨在莫斯科的秘密接觸便停止了,1936年後,國共兩黨雖然就合作談判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的接洽與聯絡,但蔣介石對紅軍的進攻和對蘇區的封鎖與圍剿一刻也沒有停止。以後隨著日本帝國主義步步侵入,中國人民抗日熱潮的日漸高漲,特別是國民黨內部鬥爭的激烈化,陳濟棠、李宗仁、白崇禧打出「北上抗日」旗幟,發動兩廣事變,迫使蔣介石顧此失彼。為全力解決兩廣事件,蔣介石被迫對西北採取和緩政策,因而對國共談判十分重視,並於5月通過陳立夫向曾養甫、湛小岑口授了有關國共談判的四項條件:(一)歡迎共方的武裝隊伍參加對日作戰;(二)共方武裝隊伍參加對日作戰時,與中央軍同等待遇;(三)共方如有政治上的意見,可通過即將成立的民意機關提出,供中央採納;(四)共方可選擇一地區試驗其政治經濟理想。但是,到1936年10月,蔣介石在解決兩廣事件,消除內部隱患後,便騰出手來,調兵遣將,雲集西安,企圖一舉消滅紅軍,解決西北問題。因此,陳立夫此時的政治態度,必然帶上這一烙印。陳立夫的所謂個人看法,其中心是希望中共放棄割據,交出軍隊由國民政府統一指揮。在這裡,對等的談判已不復存在,而是居高臨下的收編。鑒於陳立夫事先聲明其談話只是個人意見,因此潘漢年對此沒有作更多的辯析。會面很快結束,潘漢年隨即離開南京。

  回到上海後,潘漢年立即就國民黨方面政治上的倒退向中共中央作了詳細彙報。11月9日,潘漢年奉命去南京等候與陳立夫正式會談。是日晚,張沖告訴潘漢年陳立夫已飛往上海,潘漢年隨張沖即刻趕回上海。10日,在上海滄州飯店,潘漢年與陳立夫開始了首輪正式會談。

  潘漢年首先向陳立夫轉交了9月22日周恩來致陳果夫、陳立夫的書信,並闡述了毛澤東起草的《國共兩黨抗日救國協定草案》的八項條件。陳立夫以冷淡的態度表明他此次完全是受蔣介石之命前來對中共合作談判條款作答的,並就此作了具體陳述。第一,既願開誠合作,就不好有任何條件;第二,對立的政權與軍隊必須取消;第三,目前可保留3000人之軍隊,師長以上領袖一律解職出洋,半年後召回按材錄用,黨內與政府幹部可按村適當分配南京政府各機部服務;第四,如軍隊能如此解決,則你們所提政治上各點都好辦。面對蔣介石在合作談判上的倒退,潘漢年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是蔣先生站在剿共立場的收編條件,不能說是抗日合作的談判條件」。「當初鄧文儀在俄活動,曾養甫派人去蘇區,所談均非收編,而是合作,蔣先生為甚目前有如此設想,大概誤會了紅軍已到無能為力的時候,或者受困日本防共協定之提議,磋商合作條件尚非其時?」

  潘漢年堅定的立場,迫使陳立夫轉換話題,提出「你我均非軍事當局,可否請恩來出來一次」的設想,潘漢年斷然回答:「暫時停戰問題不解決,我想他是無法出來」。由於雙方各守其則,談判難以進展。張沖提議潘漢年能否先打一個要求周恩來出來與蔣談軍隊問題的電報,至於蔣提到的其他各點,看有沒有複電再說。潘漢年沒有繼續張沖的話題,而是另闢蹊徑,對陳立夫提議,可否與陳先生直接所負各種政治的、群眾的運動,以至於反對政學系漢奸等部分問題進行局部統一運動的談判,以形成將來整個合作的基礎。陳立夫拒絕了潘漢年的提議,並且再次要求潘漢年打一個請周恩來出來的電報。最後,潘漢年為使談判不致陷入僵局,接受了陳立夫的提議。國共雙方滄州飯店的會談就此結束。①

  ①《潘漢年關於與國民黨談判情況給毛澤東等的報告》,《黨的文獻》1993年第5期。

  事隔9天,即11月19日,潘漢年與陳立夫又進行了第二次正式會談。其間潘漢年旗幟鮮明,堅持中共的先暫時停戰,再繼續談判的原則。陳立夫則繼續推出蔣介石收編紅軍的方案,只是把保留紅軍的人數從3000增加到3萬,並且把前次談判中潘漢年提到的曾養甫派代表送往蘇區的國共合作談判條件說成是子虛烏有之事。潘漢年再次拒絕了陳立夫收編紅軍的方案,並將中共中央提出的國共合作八項談判條件交給陳立夫,說:「這是對民族國家最負責任的意見。」

  中共中央在接到潘漢年有關兩次談判的彙報後,於11月22日致電潘漢年,指出:「恩來事忙,暫難出去。」「迫蔣停止剿共,此是目前抗日統一戰線的中心關鍵。」①

  ①《迫蔣停止剿共是目前中心關鍵》,《文獻和研究》1985年第4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