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潘漢年在上海 | 上頁 下頁 |
潘漢年與上海左翼文化運動(1) |
|
——曹力奮 在潘漢年充滿傳奇神秘色彩的革命生涯中,早期曾從事左翼文化運動的經歷,人們知之甚微。當我們把歷史的鏡頭移回到60多年前的上海,就不難發現,潘漢年受命轉入黨的隱蔽戰線之前,已在左翼文壇馳騁了5年。他編輯出版新文學刊物,發表大量別具風采的雜文、小說和新詩,積極投身大革命的滾滾洪流,由一個創造社出版部的「小夥計」成長為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員會書記。他組織領導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左聯)的籌備與成立,推動了上海左翼革命文化陣營的形成,並擴展至平、京、津、漢、廣等各大城市,為開創無產階級文學事業的新局面建立了不朽的功績。 一、嶄露頭角的創造社「小夥計」 1923年10月12日,17歲的小學教員潘漢年以刊登在《民國日報》副刊《覺悟》上的一首新詩《不敢》叩開了文壇之門。望著報上印成鉛字的一行行小詩,那種發自內心的喜悅令他興奮不已。兩年後,潘漢年隻身離別故鄉宜興,踏進了中國最繁華的都市——上海。和所有的文學青年一樣,潘漢年迫切希望能在這片洋溢著五四新文化清新氣息的土地上盡情汲取更多更新的知識。他先是考取了文藝界知名人士黎錦熙、黎錦暉兄弟開辦的中華國語專科學校。不久,學校因故停辦,潘漢年經朋友介紹,進入中華書局《小朋友》週刊編輯部。五卅慘案的發生,把不甘於終日埋首書案的潘漢年捲入中華書局職工反帝愛國遊行示威的行列,其間結識了中華書局印刷廠的中共黨員。隨後,潘漢年還積極參與發動中華書局職工向資方要求改善待遇的罷工鬥爭。校對工作之余,潘漢年筆耕不輟,創作的新詩、童話、雜文、短論陸續見諸報端,逐漸在上海文壇嶄露頭角。 1925年9月,潘漢年應同鄉周全平之邀去《洪水》編輯部幫忙。該刊是著名新文學團體創造社自五卅運動後一改浪漫主義創作傾向而創辦的,它注重對社會、政治、文化問題的討論,抨擊現實生活的黑暗與不公,很受青年讀者青睞。編輯部因人手緊,沒有明確分工,編輯、校對、發行,大家樣樣都幹。這給了潘漢年一個極好的鍛煉機會。次年春,創造社出版部成立,租了閘北寶山路三德裡A字11號作門市部,潘漢年正式加盟其間、和周全平、葉靈鳳、柯仲平、周毓英、成紹宗等幾個風華正茂的年輕人,自稱創造社的「小夥計」。出版部主要出版、發行創造社成員的作品和《洪水》半月刊,工作緊張忙碌。 潘漢年所分管的是刊物訂戶工作,他善於同各種不同階層的人員交往,與許多讀者建立了良好的聯繫。精力充沛的「小夥計」們不滿足於出版部的繁雜工作,餘暇閒聊中,潘漢年提議辦一份「小夥計」們自己的刊物,大家一致響應。說幹就幹,一張由潘漢年全權負責編輯的八開四面小報《A11》誕生了。從取自出版部門牌號的刊名,足以看出潘漢年等年輕人不拘泥于傳統,富有創新意味的鮮明個性。潘漢年在《A11》創刊號上寫道:出版部被「四圍的亡國氣、妖氣、奴氣、烏氣包蔽得沉悶異常,時常想伸出頭來聯合著『狂叫』、『狂喊』、『胡言亂語』,加大我們的聲音,打破那亡國氣、妖氣、奴氣、烏氣,掃除那周圍的碳酸氣。」①《A11》為「小夥計」們對社會現實的不滿而憤世嫉俗提供了宣洩之處。十餘篇短小精悍的雜文出自潘漢年的手筆,其中《原來如此「內除國賊」》一文,就進步報人邵飄萍因「有宣傳赤化嫌疑」慘遭殺害發出悲憤的感歎:「中國的國賊,原來不是軍閥,不是資本家,不是串通外人的賣國者,是『有宣傳赤化嫌疑』的不愛國者!誰說的打倒軍閥呢,『內除國賊』的『國賊』還要請軍閥去除的。」② ①尹騏;《潘漢年傳》,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第44頁。 ②《犧牲者》,花城出版社,第188頁。 《A11》僅出至第5期便夭折了。十余天后,潘漢年又主編出版了內容比《A11》更豐富充實的32開《幻洲》週刊。不幸的是該刊也只發行了兩期即被查禁。緊接著,淞滬警備司令部以「宣傳共產,發行過激刊物,肆意譭謗政府」的罪名查封了創造社出版部,沒收了全部《洪水》半月刊,並抓走了葉靈鳳、柯仲平等4人。潘漢年、周全平因不在場而倖免。事情發生後,潘漢年等人四處奔走,設法營救。他首先想到同在三德裡的中國濟難會,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以救濟革命被難者為主要職責的革命群眾團體。 潘漢年向濟難會負責人、中共黨員阮仲一、王弼說明原委,他們答應聘請律師為葉靈鳳等出庭辯護,又陪同潘漢年他們帶了衣物食品去警備司令部探聽消息,安慰被捕人員。在友人的指點下,潘漢年上門拜訪商務印務館老闆高夢旦,懇請他出面向淞滬督辦疏通。經多方努力,終於獲得圓滿解決。創造社出版部複業,葉靈鳳等人獲釋歸來,只是《洪水》未能復刊。 在參與編輯《洪水》半月刊的同時,潘漢年面臨著人生旅途的重要轉折點,他作出了神聖而莊重的選擇。1925年秋,潘漢年由阮仲一、王弼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他不再是一個單純的文學青年,他已把個人的前途命運同黨和人民的事業融為一體,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一員文化戰士。 二、《十字街頭》的文壇驍將 短短數月中,創造社一系列刊物《A11》、《幻洲》、《洪水》遭禁,這非但沒有使潘漢年心灰意冷,相反激起他向封建軍閥政府奮起抗擊的勇氣和信心。在冷靜總結前一階段辦刊經驗的基礎上,1926年10月,潘漢年與葉靈鳳合編的《幻洲》半月刊問世了。該刊以「擺脫一切舊勢力的壓迫與束縛,以期能成為一無忌地自由發表思想」為宗旨。分上下兩部,葉靈鳳主編上部《象牙之塔》,專登小說、詩歌、散文等文藝作品;下部《十字街頭》由潘漢年主編,主要刊載雜文、述評、隨筆。上下兩部風格迥異,給人一種標新立異的感覺,但也可能是潘漢年為避免重蹈《幻洲》週刊覆轍而巧妙運用的一種策略。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