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潘漢年傳奇 | 上頁 下頁
七〇


  ※第九章 「不管部部長」

  一、重返情報戰線

  「七大」閉幕之後剛好60天,1945年8月10日,日本政府照會同盟國,表示願意接受《波茨坦公告》,這一消息通過無線電電波很快傳到了延安。

  這天夜裡,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八路軍總部各機關的幹部戰士,同延安各界人士,紛紛走出窯洞,大家打著火炬,高舉紅旗,敲鑼打鼓從四面八方湧向楊家嶺黨中央所在地。無數火炬彙聚在寶塔山下、延水河畔,像一條長長的火龍,蜿蜒遊動,蔚為壯觀。人們圍著楊家嶺前熊熊燃燒的巨大篝火,載歌載舞,歡慶勝利。潘漢年、董慧兩人也都沉浸在這歡樂的海洋裡,盡情享受著勝利的喜悅。

  不過,包括潘漢年在內的中共高級領導人中間,都已經清楚地看到了在勝利面前將意味著什麼。早在「七大」期間,毛澤東就嚴肅地提出了兩個中國之命運的尖銳問題:是建立一個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新民主主義國家,還是建立一個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專政的半殖民主義半封建的國家,這無論從理論信仰,還是從階級的利益考慮,中國共產黨人無疑選擇前者,以蔣介石為首的南京國民黨統治集團勢必選擇後者。於是,隨著抗戰勝利的到來,國共兩黨間的矛盾衝突加劇了,激化了。

  儘管如此,中國共產黨人始終試圖以和平的方式實現自己的目標,並且為此進行了不懈的努力。這包括日本投降後不久,毛澤東親赴重慶談判,與蔣介石簽訂了著名的《雙十協定》。此後,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共代表團又繼續留在國統區與國民黨代表談判,表達了中共的和平誠意。然而,共產黨人的種種努力,億萬人民渴望國內和平的迫切願望,很快在嚴酷的現實中化為泡影。在民族戰爭的火藥味尚未消失之際,蔣介石國民黨集團卻加緊以武力搶奪抗戰的勝利果實,加快了發動內戰的步伐。於是,一支支全副武裝的國民黨軍隊從陸地、空中和海上被運往敵佔區,強佔各戰略要地;一批批接收大員,從大後方接踵而來,「接收」財產,接管淪陷區,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

  面對國民黨的步步進逼,與日本侵略軍整整拼殺了8年之久,並且付出了巨大代價的中國共產黨人,不能不為捍衛人民的勝利果實作鬥爭,不能不為可能出現的新的內戰做準備。因此,中共在努力爭取國內和平的同時,絲毫沒有鬆懈過自己的警惕性。日本投降後,中共軍隊奉命開往敵佔區周圍,同時派出大批黨政幹部到敵佔區開展工作。一場決定中國命運的較量正在醞釀之中。

  就在這樣一個重要的歷史轉折關頭,潘漢年被派往東北。東北是一塊肥得冒油的寶地。在一望無際的黑土地上,有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自然資源。這裡交通便利,還有國內第一流兵工廠,日本關東軍留下了大批武器裝備。這一切表明,誰擁有東北,誰就將在國共決戰的較量中佔有優勢。

  1945年10月,在東北局領導機關進入東北不久,潘漢年與高崗、張聞天、李富春、凱豐、王鶴壽等一批高級幹部便走上了「闖關東」之路。他們在延安乘飛機先抵達晉察冀根據地,然後乘坐汽車,風塵僕僕地趕到當時東北局所在地瀋陽。

  潘漢年此行的任務,仍作為中社部的幹部到東北負責情報工作。他們一行到達瀋陽時,內戰的火藥味已經相當濃烈,剛剛立足未穩的東北局機關正準備離開瀋陽向撫順轉移。潘漢年即與時任東北局社會部部長的鄒大鵬商量決定:鄒隨局領導機關撤離瀋陽,因潘漢年初次來瀋陽,沒有人熟悉他,由他留下指導此地的情報工作。為此,鄒大鵬將當時瀋陽情報工作的負責人張為先介紹給潘漢年,張還安排化名為陳百學的肖向前,掩護潘的活動,讓潘住在肖的家裡。

  1946年2月,董慧也到了瀋陽。為了掩護潘漢年開展工作,董慧暫時不參與任何活動,僅以一個家庭主婦的身份出現。於是,日常的油鹽醬醋,買汰燒,均由她一人操辦。這位富商的千金小姐,党的情報戰線上的女中豪傑,竟又是一個典型的在東方文化薰陶下的賢妻良母。

  正當潘漢年在瀋陽的情報工作初步展開之際,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

  一天,張為先跑來向潘漢年報告,他以前的一個關係被捕叛變了,張本人必須暫時離開瀋陽。這樣,潘漢年在此地的工作就失去了依託。恰巧這時參加軍調部的饒漱石正在瀋陽活動,他與助手住在市內一家大旅館裡,潘漢年設法送信給饒,向他請示自己下一步的工作安排。饒、潘之間雖有芥蒂,但決不影響正常的工作,這就是中共黨的組織具有強大戰鬥力的原因之一。饒見信後,遂派葉文津去見潘漢年,轉達他的意見:或去大連找華中局駐大連的機構,或去北平找軍調部的李克農,由潘自己決定。

  按照饒漱石的意見,潘漢年與張為先、董慧等商量後,決定去北平找他的老戰友李克農。

  李克農是中共情報戰線的排頭兵之一。早在中央特科時代,他就與錢壯飛等人奉命打入國民黨統治集團的領導中樞,為黨提供了不少有價值的戰略情報。潘漢年調入特科後,兩人有了直接的工作關係。此後在長征途中、第二次國共合作的談判過程中,特別是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後,他們又都擔任了中社部副部長的職務。在共同的戰鬥中,兩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七大」後,李克農仍繼任中社部副部長,而潘漢年則沒有明確的職務,雖然他還是以中社部幹部的身份重返情報戰線的。抗戰勝利後,李克農奉調出任軍調部中共方面的秘書長,進駐北平,協助葉劍英等處理北京軍調部的日常工作。

  李克農在軍調部接待了潘漢年,並電告延安,請示潘的工作安排。根據中社部的指示,潘漢年旋即飛返延安覆命。3天之後,中社部正式通知他:要他速回北平,然後南下,到中共駐南京辦事處報到,接受新的任務。對這一決定,潘漢年的確感到由衷的高興。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